APP下载

论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020-08-31李霁耘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作用信息化

李霁耘

【摘   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注重農业方面发展进步,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对于农业经济管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该注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本文主要围绕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 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作用;应用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ll along, our country ha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should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for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With th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and exchange.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function; application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使得各行各业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也包括了农业,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农业的发展始终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利益,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研究项目,在未来农业经济管理中普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样能够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真正改变落后的管理模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保障国民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1  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促进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现在对农业技术培训的信息化、农业市场的信息化和农业生产各要素的信息化等方面。在建设新农村的社会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必将广泛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去。第一,有利于改变农业经济的模式。在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因而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也还十分的缓慢。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推广运用,将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使得农业朝着知识型持续发展,形成知识型农业经济,给传统农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它的活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实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竞争力,因此产业的强力竞争也随之而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要实现经济模式化、产业化经营,才能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1];第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个领域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以往农民对市场动态和需求情况不了解,信息闭塞,容易出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但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掌握更多市场信息,寻找销售渠道,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所以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1  发挥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责

在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时,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总体规划、统筹全局的作用,因此,强化和完善政府的职责十分重要。首先,要强化政府的总体规划职责,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同时进一步完善信息传播与传播相关系统。充分调动各地区、部门和行业中优秀人才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司其责,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提前规划、分工合作、统筹布局的工作。其次,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对于掌握的农业经济信息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准确地定位,把各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整合和梳理,真正发挥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职责,这是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对相关基础工程建设和实施进行监督的重要工作。现在国家在财政投入方面也开始向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而国家则必须要加强对基础建设的监督,避免出现该建设的地方没有建设工作没做到,而有点地方则出现“锦上添花”浪费资金的现象,与此同时,要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2]。

2.2   拓宽信息化运营渠道,优化整合资源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应用,各地政府部门要注重当地农业信息化技术建设工作,确保能够将农业最新信息实时传递、共享与交流。政府要及时制定颁布统一的农业信息化管理标准,同时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确保能够优化整合各项信息资源,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我国农业数据信息高度共享。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必须积极拓展农业信息的资源渠道,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创造更多的农业经济价值[3]。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让更多媒体渠道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拓宽我国农业信息化运营渠道,这样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市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2.3   充分运用多种媒体传播,做好农业经济信息服务

互联网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信息技术使农村地区的信息交流更加容易和迅速。农民作为农业经济信息的主要接收者,他们更愿意通过传统媒体,诸如报纸、电视等来获取信息,因此要让农民逐渐接受互联网信息的优势和所带来的便利,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树立农业信息网站在农民心中的权威性,特别是乡镇农业信息网站所发布的信息,一定是准确有效的,完整的,跟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才能吸引农民的浏览,从而建立对信息网站的信任[4]。还要积极融入传统媒体和社会媒体,科学地整合农业信息,扩大信息的来源渠道和传播渠道。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更快、更好地把农业信息传递出去,避免重复信息,把網络运营的成本降低,把网络运营的成本降低,切实提高网站的服务水平。

2.4  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无法根治于农民的思想意识,导致了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很难推广,更不要说实际应用了。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是推广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所在,要做好这个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制定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的培训活动,同时也要做好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工作;打造农业信息化技能培训的平台,实现在线培训,拓宽农民信息化学习的渠道;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能在培训指导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较好地结合起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必然的趋势,它能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当前,由于各种原因的阻碍,还不能十分顺利地推广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集中整个相关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树珊.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论苑, 2017(01):26-28.

[2] 魏然杰.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9(06):52-54.

[3] 刘志刚,杨 峰.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8(10):184-185.

[4] 马春明.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08):41-43.

(编辑:李丹)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作用信息化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