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技培训对育才兴农的发展促进作用

2020-08-31曹永春陈莹莹王兰芳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培训发展

曹永春 陈莹莹 王兰芳

【摘   要】 临沧市农广校以培育农业农村专业人才为初心,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专业素质为使命,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重特色、保质量、求实效、创品牌 ”为临沧市农广校工作目标,在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中,不断探索农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员通过参加项目培训,同时接受中专学历教育,已成为当地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的领头雁。

【關键词】 农业人才;培训;发展

[Abstract] Lincang agriculture and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takes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professionals as its initial goal,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rural grassroots cadres as its mission,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posed 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the purpos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aracteristics, ensuring quality, seeking actual effect and creating bran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incang agriculture and broadcasting school,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practical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new-type vocational farmer training project, the training mode of rural professional talents is constantly explored. The trainees have become the leading geese in the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by participating in project training and receiv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alents; training; development

1  多措并举 同步推进科技教育水平

1.1  树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新理念

临沧市农广校紧密结合区域农业资源特色,以热带水果产业发展为契机,将种植牛油果、释加果、芒果等以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内容作为创新点,产销融合;高寒山区以米荞种植推广技术、核桃嫁接、养蜂技术林下乌骨鸡养殖技术等培训为重点,分类分层次开展科技培训,加快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与消费者对接,充分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引导农民自主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2  持之以恒 推进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临沧市农广校自建校至今不断深入探索涉农成人中专发展模式,对中专学历学员的招生、办学工作从未中断,特别是自2017年起,在市校开展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项目中,选择近300名未达到中专学历的学员,参加涉农成人中专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课堂到田间,让学员掌握技能、分享知识、总结经验,目前这批学员逐渐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部分农户的就业增收之路,更是得到了高质量的发展。

1.3  着力打造“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2017年至2019年期间,我校邀请北京、上海、昆明等地高层次专家学者和优秀农业企业负责人到临沧授课,让教师接触行业前沿理论,转变观念,增强产业发展技能;同时,我校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性,2018年至2019年期间,我校先后将16名教师送到宁波、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进行教师教学研修,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较为丰富的教学技巧。通过轮训,教师队伍更新理论知识、不断累积教学经验,我校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队伍的综合能力,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农民教育师资力量,为今后持续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夯实了基础.

1.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临沧农广校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临沧主导产业,以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的形式,每年为临沧市农民提供4至5期的培训机会。培训班的学员每期稳定在70至100人,培训内容涵盖生态猪、鸡、水产养殖、沃柑、牛油果、柑橘、火龙果等种养管护营销以及蔬菜产业打造、电商平台建设、向外营销对接等多个方面。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相结合,实现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

2  创新增亮、挖掘培训特点

2.1  创新创业、打造产教新模式

我校提出了“三面向、三落实”的模式,即第一面向全市农民,落实分类培养,我校将涉农相关的学科设置了两个专业、两层次学历(中专专科和本科学历)办学,学员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不同的专业及层次,其可在农广校接受系统的从中专到大学本科完整的学习,因此创新创业不是对部分人群,而是面向全部学员;第二面向区域,落实协同育人,我校利用市县农广校两级办学体系,集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一线学员,通过产业基地的实践,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第三面向现代农业,为培养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所需的不同专业人员,我校将课程形式、师资队伍、专业素养融通融合,落实到培养新农科人才。

2.2  精准合理设计培训内容

为使培训的内容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我校在每次培训前均深入学员所在自然村进行调研,研究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农民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精准设计教学内容。对于年龄偏大的农民,他们有着丰富的种养植经验,培训侧重于种养殖新技术方面内容;对于农村青年,他们有旺盛的活力与创业激情,培训侧重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农村旅游、创业与就业等方面内容;对于农村妇女,培训侧重于特色餐饮、农特产品加工、农家乐经营等方面内容。通过对农户进行分类培训,使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在培训中都得到益处,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及有效性,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3  知行合一培训开花结果

3.1  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懂政策、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30年来,临沧市农广校累计招收大中专生近万人,32万多人次参与我校各类型实用技术培训,有8000多人取得中专和大专学历毕业证书;有3.6万人获农艺工、植保工、畜牧饲养工等6个工作的农业职业资格证书,这些学员陆续成为带领当地农民创业致富的中坚力量。

3.2  培养了一批爱农村、善经营、能领路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多年来,临沧市农广校把市场经济理论、普法教育、政策宣传、道德规范等内容纳入农村干部教育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范畴,以大户带小户,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懂政策、守纪律的农村领路人;同时,我校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村干部领导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推动了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朝着和谐方向发展,努力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转变。

3.3  培养了一批致富能手,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

临沧近几年涌现出的许多种养殖大户大都是多次参与农广校教育培训的学员,其学习结束后结合当地实际,在发展种养殖业上走出了新路子,成为当地产业脱贫,带富一方的能人。云县幸福镇邦洪村华良果蔬專业合作社负责人华如良,在我校的培训学习结束后,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在学校和专家的帮助下引进优质老鼠牙水稻进行试种,最终取得成功并发挥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以大户带小户的形式,当地420多户农户建立了专业联合合作社,共同种植水稻和蔬菜,让生产的优质大米蔬菜经销到临沧、楚雄、昆明等地,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已从当初单纯的蔬菜种植逐步扩展到水稻和热带水果种植,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农民,特别是需要农村新生代农民的素质提升来支撑,农村产业的兴旺,更离不开科技的重要支撑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上下将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适应,估优化中创新,强化措施落实,为我校办学质量提升而努力奋斗。

(编辑:赫亮)

猜你喜欢

培训发展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