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评估价值
2020-08-31崔乃玲张默涵赵美琪李文文张小茜
崔乃玲 张默涵 赵美琪 李文文 张小茜
【摘 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UC患者104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患者40例作对照组,将观察组分为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信息及 NLR、CRP、ESR等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不同活动期的外周血内的NLR、CRP、ESR差异。结果:UC患者的NLR、CRP、ESR均高于对照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NLR、ESR、CRP均高于缓解期,重度活动期NLR水平高于轻度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在UC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作为UC疾病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011-0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结直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1],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的基本方法,作为侵入性检查,患者依从性较差,不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临床中常用白细胞计数、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标志物来间接监测疾病活动性[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作為一个新的炎症标志物,在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预后等密切相关[3],有研究证实NLR与UC的活动程度有关。本文分析NLR作为血清学指标在评估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9月-2019年12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04例UC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UC诊断标准均符合2012年《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排除标准:.入院病史、内镜信息或血清学检查不完整者;2同时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病或有新近感染的患者;2.近三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其中男性54例, 女性50例, 平均年龄 (51.71.±7.84)岁。根据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进行分期,包括排便次数、便血、内镜表现、医师病情评估四项,≤2分为缓解期,3~5分为轻度活动期,~10分为中度活动期,11~12分为重度活动期,分为活动组(57例)和缓解组(47例)。同时随机选取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 ,女21例,平均年龄 (49.60±10.75)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血常规、ESR、CRP及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报告结果。根据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计算NLR值。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两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LR、ESR、CRP水平
结果表明,UC组NLR、ESR、CRP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比较UC患者缓解组与活动组NLR、ESR、CRP水平
结果表明,UC患者活动组NLR、ESR、CRP较缓解组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比较UC患者不同活动期的外周血的NLR水平
结果表明, 重度活动期患者血常规的NLR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活动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度活动期患者及中度与重度活动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肠镜及病理活组织综合分析 。结肠镜检查的基础需排除感染性及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4]。CRP和ESR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评估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炎性指标,研究报道显示,NLR作为反映系统炎症水平的指标,被认为与冠心病[5]、肺癌[6]等肿瘤疾病的预后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中性粒细胞在固有免疫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炎性反应时中性粒细胞数量迅速增加,通过吞噬及脱颗粒作用吞噬分解细菌及组织碎片[7]。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上皮损伤有关。疾病活动度随着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及渗出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是体现宿主免疫系统反应程度的指标,有研究报道:与健康人群相比,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DNA表达明显受损[8]。因此其比值变化NLR反映了体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水平的平衡状态,二者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及严重程度。
本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LR、ESR、CR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活动期NLR、ESR、CRP较缓解组显著升高。通过比较不同活动期的NLR水平,得出重度活动期患者较轻度、中度活动期患者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NLR可随着其病情的活动和加重而升高。临床中可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NLR作为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特异性指标。
参考文献
[1] 夏文祥,琚坚.溃疡性结肠炎综合治疗进展分析[J].名医,2020(02):12-13.
[2] 卢加杰,李莉,木尼拉·买买提,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12):1837-1840.
[3] 肖烨,韩雪晶,庞训雷,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4,40(17):2042-2044.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胃肠病学,2012.17(12):763-781.
[5] 张朝义,刘泽森,孟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冠心病患者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8(07):773-780+798.
[6] 张国强.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0):173-175.
[7] 梁新月,张云云,闫建设.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双刃剑[J].自然杂志,2019,41(05):370-375.
[8] 景丽玲,高谦,周正宇,等.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判定的临床意义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5):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