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平镇2017-2019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0-08-31王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影响因素

王萍

【摘 要】目的了解东平镇流动儿童的接种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索今后东平镇流动儿童的管理措施。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东平镇的前哨、前进、东风、长江社区作。结果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预防接种知晓情况、医院宣传与接种率有关。结论流动儿童全程接种免疫率低的原因是: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经济状况差;不知道接种时间地点、思想观念陈旧等等。建议提示加强流动儿童纳入系统管理,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计划免疫 流动儿童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6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东平镇流动人口多的特点,东平镇0-6岁外来儿童人口大于本地0-6岁儿童,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大使计划免疫宣传、接种及时率不断加大,不仅其流动性能带来本地区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而且他们本身就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1],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历来是难点和薄弱环节。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流动儿童的比例占服务区儿童总数的40—60%或更高,其全程接种率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而外来儿童因其特殊性,使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管理难度增大,漏种、迟种现象突出,本次研究从免疫预防策略的角度,分析了东平镇外来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接种策略提供了一定的根据,我们对本镇内部分外来儿童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调查对象:本次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本次调查对象为本区东平镇前进、前哨、东风、长江地区0—6岁外来流动儿童(指父母双方均为外地户口的),按照《0-6岁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调查表》,在调查点内对外来流动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2 调查内容: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情况,影响接种因素,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重视度、计划免疫信息的获得途径、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家长对儿童接种态度。

3 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处理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一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0-6外来流动儿童人,其中男性192名,占53.18%,女性169名,占46.8%。男女之比为1:0.88。籍贯均以安徽为主;占总流动儿童总数的58.1%(209/361),接种人数361名,接种率96.3%。见证人数357名,见证率98.89%,与本市户口儿童100%的接种要求相比,期接种率和见证率相等。

二 来沪时间和接种关系(见表1)

表1显示来沪时间流动儿童接种率存在差异,小于3个月接种率最低、3—12月接种率最好,随着来沪时间越长接种间隔时间越长,接种率有所下降。

三 家长文化程度与免疫接种关系(表2)

表2显示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接种情况越好,反之则比较低下。

四 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未接种原因分析(表3)

我们还对14名儿童未接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语言不通、接种地太远不方便、经济收入低是主要原因,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目标的开展宣传。

讨论

儿童的计划免疫是我国预防和控制可免疫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直接关系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这次调查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

由于他们居无定所,家长职业的不稳定性流动儿童的全程免疫接种率(表2)明显降低。往往流动与贫困存在正相关。所以,高流动性的人群计划免疫管理水平低。

2 文化水平高低与健康意识淡薄相关;

流动儿童的家长文化水平高低,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有调查显示婴儿母亲计划免疫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和社会地位的高低有关[2]。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学历高中以上的接种率为100%,而小学以下学历的接种率仅为85.84%(表3),家长学历的高低直接对免疫接种率有潜在影响。

3 宣传工作需加强

本次调查发现(表3),流动儿童未到居住地的原因为:不知道接种时间地点;小孩健康状况良好,没必要,随大流,这说明我们宣传工作力度不够,需加强适当宣传,无疑是提高接种率的重要措施[4]

对策和建議

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工作不稳定、工作不固定、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是造成外来儿童计免接种率相对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计划免疫服务和开展疾病控制活动,成为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工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外来适龄儿童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1、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宣传工作,普及免疫预防知识2、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镇政府牵头,通过网格联动、外来人口协管、卫生、妇联、计生、居委、市场监管等部门配合,对计免适龄外来儿童开展定期摸底调查和查漏补种工作、利用各新媒体进行全面宣传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度;3、适当增加计免工作人员数量及接种门诊的开放次数。

参考文献

刘东磊刘大卫孙美平等北京市1998/1999年度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活动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1995.5(增刊)179-182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影响因素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我的关怀德育梦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