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

2020-08-31孙婷婷田昕贾凤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生儿效果研究

孙婷婷 田昕 贾凤利

【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产科新生儿68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新生儿各34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疼痛评分(2.61±1.08)分,对照组评分(5.34±2.25)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为88.2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临床应加大应用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新生儿由于语言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在临床针对新生儿的诊疗中,医护人员十分容易忽视新生儿的疼痛感,导致治疗难以有效进行。其实,新生儿在发生疼痛的时候会有与之相应的应激反应,虽然新生儿各身体感知系统发育还有待完善,但是对疼痛感却是有较明显的反应的,医护人员可据此判断新生儿的疼痛感和疼痛程度,本文就针对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做具体的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新生儿34例,其中男患儿16例,女患儿18例,患儿的年龄区间为1—14天,平均年龄为(6.52±1.78)天。顺产患儿22例,剖宫产患儿12例。观察组新生儿34例,其中男患儿19例,女患儿15例,患儿的年龄区间为2—13天,平均年龄为(6.49±1.52)天。顺产患儿24例,剖宫产患儿1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例等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次调查研究均是在患儿家属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

1.2 方法

对对照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护理内容有:一、疼痛的预防,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对患儿的治疗方案做好透彻的了解和分析,以此为基础为患儿展开疼痛性护理干预措施,明确在治疗中的哪一个环节会使患儿产生疼痛感,做好对疼痛的密切關注才会提高护理的效率。其次,对于会引起患儿剧烈疼痛的治疗方案要及时做好应急处理措施,当患儿产生剧烈疼痛的时候患儿会出现哪些应激反应,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在护理进行的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处理措施[1]。二、疼痛护理,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侵入性操作的时候会引起患儿强烈的应激反应,为了降低应激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护理人员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安抚患儿的情绪,例如播放一些轻音乐或对患儿进行抚摸和爱抚。其次,在进行某些较大的侵入性操作时,除了情绪的控制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应用一些镇静的药物[2]。三、疼痛治疗,有少数患儿的疼痛感极为强烈,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应激反应会很大,患儿的剧烈疼痛感只依靠单纯的抚摸爱抚和情绪放松措施已经不管用,这时护理人员就要采取疼痛治疗措施,要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儿的疼痛程度给予患儿镇静药物处理。第四,疼痛转移,婴幼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度紧张而产生恐慌感,针对这一情况,婴幼儿就会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护理人员的操作方面,进而将疼痛感无限放大,导致疼痛感加重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好对婴幼儿的情绪安抚工作,使婴幼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感,例如,可将婴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感兴趣中的事物中去,或者在不影响正常治疗以及护理活动的前提下,邀请婴幼儿的父母陪伴孩子进行检查以及治疗,达到安抚婴幼儿情绪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婴幼儿对于疼痛问题的注意力转移是其他位置,将有效降低应用,而在接受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收到良好的疼痛护理效果。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疼痛感评分,在对婴幼儿的疼痛感进行评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VAS评分法,评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依据评分项目观察婴幼儿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对婴幼儿的疼痛感进行了。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说明婴幼儿的疼痛感越低,相反,则说明婴幼儿的疼痛感越强烈,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分为4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总满意度,总满意度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个特殊的科室,针对于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都要实现精细化和较强的针对性。因为新生儿的语言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对自身的感知无法做到清晰的表达,但是新生儿的感官系统却已发育完全,对外界的刺激会出现疼痛等感觉,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轻微的应激反应属于正常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也不会对疗效造成阻碍,但是如果新生儿出现的应激反应较为严重,将会导致治疗过程无法持续,科学的治疗方案也会被新生儿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效果的发挥,这对临床新生儿的诊疗会造成重要的影响[3]。其次,新生儿强烈的疼痛感和过度的应激反应也会影响新生儿自身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水平。并且新生儿在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后的啼哭也会引起家属的过度担忧,也同时会加大医患和护患矛盾的发生。

因此,医院要提高对新生儿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感的同时,避免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指的就是针对新生儿的疼痛展开的处理措施,新生儿的疼痛感是客观存在的,针对于轻微的疼痛,护理人员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情绪安抚,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或对新生儿进行按摩和抚触[4]。针对较大的疼痛感,由于新生儿会出现较激烈的应激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就要采取相对应的镇静药物措施来最大程度的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感。并且对新生儿的疼痛位置进行有效的按摩和抚触也能够很好的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感。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采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的新生儿在护理前后的疼痛感上有较显著的改善,护理前,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为(6.96±1.45)分,护理后为(2.61±1.08)分,改善效果较显著[5]。而对照组新生儿护理前的疼痛感评分为(6.87±2.24)分,护理后为(5.34±2.25)分,改善效果一般。并且在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调查结果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8.24%,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由此可以说明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是新生儿疼痛护理中十分有效的一种护理措施,在对患儿疼痛感的缓解上效果显著,人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也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从而降低了医患、护患矛盾的发生。

参考文献

刘少贞,陈碧珠,梁婉华.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11):2660-2661.

丁婷婷,许艳勤.人文关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55-356.

覃旺军,邓昂.特殊人群的疼痛药物治疗管理——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疼痛用药[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08):563-568.

游艳,钟水平.新生儿科护士对患儿疼痛的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87-88.

卫婉蕊,戈晓华.非药物干预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04):48-52+65.

猜你喜欢

新生儿效果研究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