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两点注药应用于宫颈癌手术麻醉中的价值评价
2020-08-31华艳
华艳
【摘 要】目的:研究在宫颈癌手术麻醉中应用硬膜外两点注药法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05~2019.03因宫颈部位患有恶性肿瘤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按奇偶分类法分为常规组(n=33)与两点组(n=33),常规组行硬膜外一点注药(单管法),取L2~3椎间隙进行头侧置管;两点组行硬膜外两点注药(双管法),行T10~11或T11~12椎间隙头侧置管,再L3~4椎间隙尾侧置管。观察两组患者置入管难度、麻醉后翻身时间、回血情况、镇痛效果、肌肉松弛情况及牵拉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点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常规组,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硬膜外两点注药应用于宫颈癌手术麻醉中,效果好于硬膜外一点注药法,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硬膜外两点注药;硬膜外一点注药;宫颈癌;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7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
硬膜外两点注药法相对于硬膜外一点注药法,具有用药量少,麻药起效时间短等特点[1]。本文旨在研究在宫颈癌手术麻醉中应用硬膜外两点注药法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05~2019.03因宫颈部位患有恶性肿瘤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标准区分选取研究对象。常规组平均年龄在41.88±6.51岁,年龄在31~55岁之间,其中癌症分级人数为,I级有13人,II级有20人。两点组平均年龄在43.65±5.78岁,年龄在33~57岁之间,其中癌症分级人数为,I级有10人,II级有23人,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均衡性较好(P>0.05)。
1.2 方法:
①手术准备:术前行0.1g鲁米那及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两组患者均行静脉通道建立,行300ml~500ml乳酸林格氏输入,引导患者呈左侧卧姿势。术中密切监测患者ECG、SPO2。
②常规组:选择L2~3椎间隙平铺无菌布进行硬膜外穿刺进针,成功后进行脑脊液与无血液回抽,后进行4cm置管,引导患者呈平卧姿势,于导管内行5ml2%利多卡因向头推注,观察5min,确认无全脊麻现象后,于导管内行10ml0.75%罗哌卡因向头推注,探测患者硬膜外阻滞平面,对未达T6患者加用10ml0.75%罗哌卡因,等待10min~30min,手术开始。
③两点组:选择T10~11或T11~12椎间隙平铺无菌布进行硬膜外穿刺进针,成功后进行脑脊液与无血液回抽,后向头侧进行4cm置管,选择L3~4椎间隙平铺无菌布进行硬膜外穿刺进针,成功后进行脑脊液与无血液回抽,后向尾侧进行4cm置管,引导患者呈平卧姿势,于T10~11或T11~12导管内行3ml2%利多卡因向头推注,观察5min,确认无全脊麻现象后,于L3~4导管内行3ml2%利多卡因向头推注,观察5min,确认无全脊麻现象后,分别于导管内行5ml0.75%罗哌卡因向头推注,探测患者硬膜外阻滞平面,对未达T6患者加用5ml0.75%罗哌卡因,等待10min~30min,手术开始。
1.3 评价指标:
①麻醉效果:以镇痛效果、肌肉松弛情况及牵拉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患者麻醉效果:收效甚微:患者疼痛难以忍受,需要依靠药物辅助、肌肉松弛欠佳;术中牵拉反应严重;效果良好:患者疼痛尚能忍受、肌肉松弛良好、术中存在牵拉反应,但不严重;成效显著:患者无痛感、肌肉松弛满意、无牵拉反应。总有效=成效显著+效果良好。
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不良反应人数,不良反应包括胸闷、血压下降、牵拉痛、切口痛等。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两点组患者成效显著人数占比为39.39%,明显优于常规组人数占比21.21%,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评分,结果差异较大(P<0.05),两点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优于常规组81.82%,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评分,结果差异较大(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评价,其中胸闷及血压下降情况均衡性较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牵拉痛及切口痛发生率常规组大于两点组,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两点组为30.30%,常规组为60.60%,两点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硬膜外给药局麻主要分为单管法于双管法,而硬膜外一点注药法(单管法)由于注药部位单一,往往需要较多剂量才能使麻醉平面分布达标而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药分布均匀性较差;而采用硬膜外两点注药法(双管法),由于增加注药部位,不要需要较多剂量便可使麻醉平面分布达标,且麻醉分布均匀性较好,使得其镇痛效果更好,麻醉起效的等待时间更短。尤其对于年体弱患者更为适用[2],且用药量少的特点使得其对呼吸系统及血压影响情况较硬膜外一点注药更微弱,而于L2~3或L3~4椎间隙尾部置管使得骶神经阻滞更加完善,使宫颈阻滞效果较好,使经阴道手术更加轻松。且在术后可将T10~11或T11~12椎间隙导管留于患者体内,用于患者术后镇痛。本次研究也表明,硬膜外两点注药法麻醉,其镇痛效果、肌肉松弛的情况、牵拉反应发生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好于硬膜外一点注药法麻醉。
综上所述,使用硬膜外两点注药应用于宫颈癌手术麻醉中,具有麻醉用药量少、镇痛效果好,牵拉反应轻、肌肉松弛效果良好等特点,效果好于硬膜外一点注药法,增加了患者的术后预后能力及术中舒适度,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沈志耘.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54(3):10678-10679.
鐘锦光.宫颈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麻醉方法的研究中国[J].实用医药,2017,21(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