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敞开心扉,让情感融入音乐

2020-08-31陈秋樱

江西教育C 2020年8期
关键词:互动小学音乐情感

陈秋樱

摘要:情感是音乐的灵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去关注音乐本身,从而投入更多的情感。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将热情投入音乐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感   互动

音乐能启迪心智,能使人精神愉悦。音乐教师首先要明确我们要教的是什么,要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培养性情的过程,离开了情感的参与,音乐教学就会事倍功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使其能在音乐中获得生活的启示,学会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音乐中,感受音乐背后的精神力量。

一、 创设情境,进入音乐的世界

音乐的世界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却能使人获得精神的满足。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使学生的思想积极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阳光快乐的少年,就离不开音乐的熏陶。在钢琴曲、萨克斯曲等音乐欣赏课程中,很多教师会故意夸大学习内容的高雅特质,这其实是脱离了音乐的生活属性。音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高雅的音乐也不例外。

例如教学《冬天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特色鲜明的四季:有生机盎然的春季,有烈日炎炎的夏季,有落叶纷飞的秋季,有白雪皑皑的冬季。你们喜欢哪一个季节呢?老师还是比较喜欢冬季,因为那个季节就像是童话。下面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来看一看有关冬天的画面。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欣赏吧。”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音乐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

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对欣赏作品的畏惧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就要使音乐贴近现实生活,这就需要情境的创设,找寻那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开启音乐学习之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样的情境中融入情感。

二、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思考,以此来推动学生情感参与。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所谓启发性,就是要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感受音乐作品中蕴藏的情感;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满足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村庄》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欣赏。这首民歌节奏轻快、活泼,给人一种热爱生活的幸福感。接着,教师让学生再次欣赏,而后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第二次欣赏中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请大家想想,全曲分为几个部分?采用怎样的结构?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让我们在无尽的想象中思考,带着这些问题再来感受音乐吧!”“你能不能用手打节拍,为这首曲子配上合适的节奏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的倾听就会变得更加认真,也更加投入。教学效果的实现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还要关注他们的理解力和思维力的变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拓展,使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 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内在情感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而所有的不同结合在一起,就会使我们更全面地去审视作品,更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研究。情感不应该是停滞的,在音乐的世界里,它应该无限延伸。如果学生不能全身心地去感悟音乐,就不能与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互动交流是一种激励学生情感投入的实效性策略,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例如在教学《四季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北国之春》,让学生去观看相关视频,这有利于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之后再让学生欣赏《四季歌》,让学生去体会歌词,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出这首歌的歌词体现出了什么?大家可以交流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讨论交流现代版的《四季歌》与民歌的不同之处,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可以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交流。当然,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教师不能做一个“甩手掌柜”,而应积极引导,并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做出总结,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自己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知。

四、 自由想象,优化学生情感体验

时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限制因素,短短的40分钟里,教师要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还要让学生的学习充实、有效,这就需要教学艺术。音乐的世界充满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想象需要时间作为保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想象。只有在想象的世界里,学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别样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由的,教师尽量不要去打断他们,要保证他們能够完整地倾听和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热爱地球妈妈》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这首歌背后的情感。在这首歌中,学生要学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还要关注我们生活中那些环境保护的事例。“同学们,我们在欣赏这首歌时,要关注歌词,然后关注歌词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欣赏歌曲之后,就会懂得建立起生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老师,我真的想到了那些乱扔的垃圾,太给地球妈妈造成负担了。”“老师,我们要多植树,只有树多了,我们呼吸的空气才会变得更加清新。”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真正融入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打开音乐之门,使学生把情感融入课堂当中。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想象,使其在想象中感受音乐。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情感和想象的问题,让学生去交流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只有这样,音乐的世界才有学生情感的参与,才能发挥音乐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刘琛.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J].黄河之声,2019(20):118.

[2]陈蓓蕾.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少年,2019(32):49-5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猜你喜欢

互动小学音乐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