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纸笔测试评价分析
2020-08-31黄雅芳
黄雅芳
教师在进行纸笔测试评价工具建构时,应该充分考虑课程的特点以及三维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考核测试的内容应该包括社会常识、道德认知、法律基础知识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具体的命题。纸笔考核的目标应当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抉择能力与判断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法律基础知识,并能够将现阶段教学的情况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及时对教学方法以及内容进行调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纸笔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1. 题型设置单一。道德与法治课程长期以来都不属于主要学习科目,学校以及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科发展逐渐边缘化,体现在测试命题方面,就会出现命题随意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评卷方便,甚至还会在进行选择题命题时,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2. 难易结构不合理。很多学校与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重视,认为其纸笔测试就是走形式,因此在进行命题设计时也只是简单地进行设计,并没有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的发展情况,无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反映。除此之外,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自身学习需求,在进行命题设计时,往往没有把握住命题的难易程度,有时候会出现测试难度远超学生知识能力范围的情况。这样的测试,看似很有深度,但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
3. 测试目标不明确。首先,很多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科学性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进行纸笔测试命题时,很多都只停留在理论表面上,强调的是学生对专有名词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测试,常常严重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不符合生活化的原则。其次,很多教师无视学生的能力现状与培养,在进行测试设计时,更多的是对课本知识的再现,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后,很多教师在试题材料的选择上,没有充分联系实际,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导致测试的目标不明确,从而影响了测试的效果。
二、道德与法治纸笔测试命题原则
1. 提升测试的全面性。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纸笔测试命题时,教师应该注意提升测试的全面性,不断丰富测试的题型。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命题方式,在考查学生道德选择意识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学生的道德思想。为了形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考核,教师还应该在封闭式题型的基础上增加开放式题型,这样才能够准确、全面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在主客观题型结合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丰富题型的设置,增加单选、多选、材料分析以及案例说明等多种题型。
2. 保障测试的科学性。很多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测试命题时,都存在不够科学以及立意模糊的情况。因此,首先,教师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际,在命题中结合生活案例,杜绝知识点重现的命题现象,应该注意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其次,教师在命题时,应该注意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提高命题的引导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在命题的过程中注重人文表达,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引导,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3. 确保测试的规范性。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学情,从知识、技能层面对纸笔测试命题进行前期设计,要清楚地知道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才能反映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性与思辨性的能力。因此,科学制订“双向细目表”是命题测试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规范命题的方向。
三、道德与法治纸笔测试评价分析
1. 注重品德教育培养。教师在进行纸笔测试命题设计时,应该以品德教育培养为主要方向,在考试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际生活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试与评价,进一步落实品德教育。以下为相关案例分析。
原命题:竞选班长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修改命题:班级组织班长竞选,小A和小B都是候选人。小A是你的好朋友,平常经常在一起玩耍,但是小B更加认真负责,成绩也更好。在两人之间,你认为应该选择谁做班长?为什么?
修改说明:原题属于简单的道德论述题目,学生能够明辨是非,但面对道德选择问题,却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教师在命题设置时,应该通过设计,让学生直面真实的道德冲突,将其放置在真实的矛盾中,经过思考之后做出抉择。这样有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升华,同时还能够考查学生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态度,增强测试的教育性。
2. 创设实时教育情境。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品德形成主要源于其对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命题时,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实际,创建实时教育情境,进一步考查学生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以下为相关案例分析。
原命题:当发生火灾时,以下错误的做法为( )。
A. 马上乘坐电梯进行逃生
B. 用湿毛巾捂住嘴巴,等待救援
C. 将湿浴巾披在身上,防止受到伤害
D. 趴在地上匍匐前进
修改命题:小A与爸爸在逛商场时,商场突然发生了火灾,此时正确的做法为( )。
A. 乘坐电梯,马上逃生
B. 无论火势多大,都要冲出去
C. 什么都不做,等待別人救援
D. 用湿纸巾掩住口鼻,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进行逃生
修改说明:修改之后的命题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自然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就能够加强教育测试的效果。
3. 提升测试的灵活性。在进行纸笔测试命题时,教师应该提升测试的灵活性,增加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以下为案例分析。
命题展示:根据观察能够发现,很多校园中都存在“滑滑梯”的现象,即学生抓着楼梯扶手直接滑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
A.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B. 加强家长安全教育
C. 学校增设娱乐设施
D. 社区改善活动条件
命题说明:命题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题目情境能够提升学生主动避免危险的意识,而B、C选项也是与此相关联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提高命题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纸笔测试评价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进行命题设计时,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创设实时教育情境,提升测试的灵活性,完善测试的命题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与教的和谐统一和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