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念先导、制度健全下的学校教学管理
2020-08-31耿韩琴
耿韩琴
学校的工作很多,但是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管理。而一切管理都應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先导,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新型的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抓好教学制度的建设
教学制度的产生应该是学校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拟定。经过反复讨论,几经修改后,再正式公布。制度的内容要根据实际需要,目标明确,形成系列,覆盖面广,操作性强,并不断更新完善。
模式:提出目标—具体实践—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再去实践。
抓好制度建设: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必再“一事一议”;②保证了改革的连续性,避免了因前后处理不一致而造成不公正现象;③避免了因人兴事、因人废事的现象,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良好教风的形成;④保证了教学的科学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完善教师评价方式
关于教师评价改革,国家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
1.评价应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
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每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每位教师都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可能性,而评价则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因此,评价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和咨询,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发扬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
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与外在的评价者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使教学研究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1.以个人反思为基础,培养教师的反思精神,让教师在反思中获得成长。开展个人反思,主要以教后反思,撰写教学札记的形式进行。
2.以同伴互助为核心,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水平,培养教师的合作探究意识。同伴互助主要通过一个途径,并驾齐驱,促进发展。一是备课组公开教研活动,即把每个备课组分成两个同伴小组,然后围绕自己教学中一个真实的、具体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研讨对话。二是师徒结对共谋发展。
3.以专业引领为保证,通过专业策划与专题指导,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校本教研个性特色。校本教研是一项系统、复杂、艰巨,且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教研工程,只有凭借专业策划与专题指导,才能达成构建特色和追求提升的目标。
总之,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陵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