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哲理诗“芝麻开门”的最佳路径
2020-08-31周信东
【摘要】教材中有许多哲理诗,它们把深刻的哲理融汇于客观事物的描摹中。教学这些古诗,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核心目标之一。笔者尝试结合具体诗歌,探究通过咀嚼诗眼、破译符码、追溯背景、编织生活等路径,引导学生揭示哲理诗中的道理。
【关键词】哲理诗 咀嚼诗眼 破译符码 追溯背景 编织生活
哲理诗是把某种哲理融汇在对客观事物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的诗歌。哲理诗可以使读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领悟出某种深刻的道理,获得高层次的审美趣味。哲理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哲理诗往往包含丰富、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无不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使得哲理诗不同于抽象描绘或训诫说教的哲学、伦理学讲义。
其次哲理诗蕴含的道理含蓄曲折,诗中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触发诗人思考的形象往往交织在一起,浑然一体,含而不露,发人深省。
再次是哲理诗富于想象,诗情丰富而情趣盎然,诗情和哲理的统一是哲理诗的重要特征。
教学中如何针对哲理诗的特点,破译哲理诗“芝麻开门”的最佳路径,以下试作阐释。
一、咀嚼诗眼,字句张力中见哲理
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或者最关键的某个词句,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准确把握并咀嚼诗眼,有助于学生准确体悟诗歌中蕴含的道理。
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人以哲人的眼光观眼前之景,借“红杏出墙”这个具体形象,把读者引向情感和想象的天地,展现出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其中的妙理呼之欲出:不只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人世间一切生命勃发的力量或者新生的美好事物都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如何引导学生弄懂这个道理呢?教学中可以紧扣“关”这个诗眼进行拓展并对比阅读。“红杏出墙”这个形象在叶绍翁之前已有若干诗人写过,如宋朝陆游“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唐朝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等。但之前的这些诗重在描写红杏的美丽、春色的美丽,而叶绍翁诗写红杏的着力点并不在外表美丽的形象,一个“关”字与红杏的“出”字形成强烈对比,其张力得以充分展现,使红杏成了“生命力勃发”的形象。虽然“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也有一个“遮”字,但前面又多一个“不”字,“不遮”使红杏的这种勃发的生命力明显减弱了。
这样紧扣诗眼对比品评、赏析揣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思辨中进行智力挑战,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就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破译符码,造境意趣中得哲理
意象(叶嘉莹也称之为“符码”)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我国古典诗歌形成了很多传统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借用西方符号学中的语码、阐释学中的互文等方法解读。
比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提取了江南诸多典型意象,如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春风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生动、富庶的画面。画面中的意象有点有面,有疏有密,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前两句以“映”来体现万物之繁茂,以“风”来衬托天气之和煦,都是刻意的勾画,也只有江南的春天才如此清爽、明艳、惬意。后两句“寺”“烟雨”的意象,“寺”为主体,有静穆、深寂之意,“烟雨”加深了这种意境的朦胧感、距离感,与前两句形成强烈对比。
解开这些符码的含义,我们便可借助想象、联想再现诗歌意境,把深蕴在诗句中的主旨和意趣发掘出来:人们为求眼前美好的世界永恒而建庙求佛,可多少曾经的繁华皆已消散,正如这烟雨里的“楼台”。再与一、二句映照,虽然人事间风云变幻,但江南依然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在典型意象的强烈对比所营造的意境中,人世浮沉而自然永存的哲理便依稀可见了。
像《江南春》这样的哲理诗多是诗人“造境”的作品,诗中意象多是诗人刻意选择并安排的,掌握了这类古诗中意义相对固定的符码就相当于掌握了古诗解读的“密码”,结合全诗的整体意境,诗中的哲理就明朗了。
三、追溯背景,言外玄机中悟哲理
诗人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往往决定了他的诗歌中可能具备特定的含义,因此教学哲理诗要重视诗歌的背景资料分析,研究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人生阶段等。
比如《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大多数时候教师只把它当作纯粹的写景诗来教,因而教学过程中师生便会遇到解不开的疑惑:凭什么说诗人的快乐不同于少年的快乐?凭什么说少年的快乐是偷闲,而诗人的“心乐”却是高于偷闲的快乐呢?
要解开这个疑惑需要追溯诗人的思想背景。程颢是宋朝儒学大师、理学创始人之一,他会这么说与他的哲学观、人生观必然有一定联系。宋朝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对“乐”曾有过一番论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这里欧阳修专门探讨了三种不同的“乐”。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把中国人的境界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这样认为,《醉翁亭记》中的“山林之乐”,属于自然境界;《醉翁亭记》中的追随者以及《春日偶成》中的偷闲少年等追求外在一时之乐的人们,属于功利境界;太守之乐则属于道德境界。程颢的“余心乐”是否属于道德境界呢?我们知道,程颢和程颐开创了理学,认为“理”既是宇宙自然也是社会人事,二者密不可分,因此他所要表达的“乐”是“我”与自然天人合一,“我”的内心与天地万物、与黎民百姓汇合交融,属于天地境界。
像这样了解了诗人的思想背景,就容易理解作为诗人隐藏在诗句之外的玄机,洞悉其中的哲理了。
四、编织生活,生命共鸣中觅哲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杨万里《小池》中富有哲理的诗句,“小荷”意象所传达的理趣已被广泛运用,而诗人同样写“荷”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理趣,却常被忽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果说前诗“小荷”象征孩子,那么诗人在这里送别林子方时不正是以“六月中”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喻在皇帝身边如日中天、前途大好的林子方吗?
要引导学生领悟诗中藏着的这个奥秘,只要将学生以及他们身边熟悉的人编织进去,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即在座的同學们刚刚崭露头角,那么同学们的父母老师呢?过渡到本诗,进行改写:“毕竟人生(爸爸、妈妈、老师……)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可以理解“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所指了。然后再拓展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句,理解“枯荷”即指暮年。
如此与学生当下身边的生活进行编织,“小荷、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枯荷”这一组意象所代表的人一生的旅程就蕴含其中。杨万里送林子方诗时劝他珍惜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的哲思也沉淀其间了。
综上,针对哲理诗将哲理隐含于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思辨,破译诗歌意象隐含的文化“密码”,追溯诗人自身的文化背景,将千百年前的诗歌与学生当下的社会生活、当下生命进行编织,产生共鸣,探寻体悟的最佳路径,让哲理诗“芝麻开门”,使诗歌成为学生人生的一个部分,让哲理深深扎根心田。
【参考文献】
[1]刘德明.古典哲理诗艺术探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查洪德. 吟咏理学境界的名诗[J].文史知识,2002(8).
[4]周信东.一节颇有成效的古诗教学课——有感于干国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