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31陈建红

课外语文·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初中文言文阅读中思维导图这一崭新的图标技术的应用,首先介绍思维导图的特点,接着从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产生困难的角度,运用思维导图来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优势,它提高了学生参与文言文阅读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阅读活动具有了趣味性和可感性,使学生的快速而又持久的记忆生成变为可能。

【关键词】思维导图;文言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2-0133-02

【本文著录格式】陈建红.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0,19(22):133-134.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特点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它用图表来表达个人学习与思维的过程,思维导图符合人的大脑神经的生理性规律,更贴近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从大脑细胞中央呈“树状”的形态向四周发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在文言文段落中寻找关键词,帮助学生构筑完全个性化的“树状”思维框架。思维导图的优势就是文图并举,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导图中心的位置写明本文主旨。(2)主旨发散出的第一层级的粗线条称为“主干”。(3)由主干发散出来的第二层级的细线条或其他图标都称为“支干”。(4)若内容繁杂,还可在线条四周标注关键词或画有简易的关键图形。(5)带有色彩。学生阅读文言文时,教师可依据这些特征指导学生绘制出阅读课文的思维导图。

二、学生文言文阅读的问题

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尤其是阅读难懂的文言文,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障碍,才能达成阅读的目标。

(一)文言文语法的障碍

首先,汉字属表意文字,由于古人多样的造字方式和复杂的古汉语语法,初学文言文的学生阅读上的困难就显而易见了。其次,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文言文中出现了许多语法现象: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还有,古代文人雅士的儒释道情怀,现在学生知之甚少,许多观点尚不能理解与接受。因此,学生阅读文言文无法完全理解文章的主题,也就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而成为教师为其答疑解惑的重难点。

(二)记忆方式的枯燥单一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枯燥无聊的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并记忆晦涩的文言内容,只有知识的硬性记忆,没有记忆方法策略的传授,忽视个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于是文言文阅读就出现了“记忆障碍”“诵读困难”“学商过低”的后进学生。

(三)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程式化

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的主体性、自主性。“句子阅读、文本翻译、话题概括、语法特征、写作分析”的一般模式,使学生不得不把这些知识点像拍摄照片一样复制在笔记本上。学生在反复的抄写、测试等强化记忆之后,暂时完成了文言词汇的短时记忆,但时间稍长,学生对实词、虚词的意思依然模糊不清,张冠李戴的现象也就频频出现。

三、思维导图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不是一个简单朗读的行为,它是一个依靠调动人的左右脑同时进行的思维活动,对文言文阅读,更是如此。文言文阅读包括对文本的识别、理解、吸收、记忆、交流等学习活动,而思维导图能建构文言文阅读的支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意旨。

(一)借助思维导图克服文言文字词知识障碍

对文言文篇目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对字、词、句、段等各个知识点的理解与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文言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树状”思维导图,把字、词、句等知识点有序地连接成知识网络。比如:学生在阅读《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对重点字、词进行预习和理解,让学生顺畅地进入到整体阅读这一学习环节。学生必须先学习理解:通假字:如“要”( 同“邀”,邀请);过去和现在不同的含义:鲜美、绝境、如此、交通、妻子、无论;重点虚词:乃、之;重点实词:缘、寻、中、异、并、悉、延等。学生只有在积累了这些字、词后,进而才能翻译句子再到翻译全文的学习环节。这些看似简单的学习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掌握得好坏或快慢有很大不同。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读得快,也不会有太多的阅读障碍。学习程度差些的学生,阅读中就会感受到读懂文意的艰难,它不仅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会失去阅读的快乐,更会挫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老师引导学生将这些零碎的字词归类,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记忆格式化、可视化,则全体学生都可以融入到课文的阅读中来。学生借助老师构建的字词知识思维导图,从字、词的学习着手,由易到难,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复杂到简单,不断激起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培养积累文言词汇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信心,为文言文阅读扫清字词障碍,实现知识迁移,因此铺平了一条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道路。

(二)勾勒思维导图幫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

思维导图的绘制是以文本的整体性为特点的,它又是以学生个性化阅读为特征的。以学生阅读《陋室铭》为例,在检测学生预习成果时:学生从自主解题到了解作者生平,运用工具书解析字、词,接着独立自主翻译,参与小组互动合作,学生间相互激励,夯实基础。在绘制思维导图揭示文本主题时:从居室环境(幽雅)、生活情趣(高雅)、交往人物(儒雅)的特点,到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最后学生总结课文主旨(中心)。小结课文时:明确陋室主人安贫乐道,高雅脱俗的情趣。课外拓展延伸时:着重培养学生洁身自好、高雅脱俗、自尊自爱的高尚品质。这个教学过程可以在一张思维导图上完整地呈现:主干是“陋室不陋”,第一层支干是居室环境——幽雅,第二层支干生活情趣——高雅,第三层支干交往人物——儒雅,支干第四层以“陋室主人自比古贤的居室”,画龙点睛,表明志向。这幅图可视性强,知识点、识记点全面完整,有序地形成了一张知识网络体系。当然,学生还可以利用符号、文字、图形、颜色等特殊记忆的材料,借助自己的特长以及喜好的表现形式绘制出富有特色的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独有的魅力,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构筑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很有意义的。

(三)基于思维导图可视性彰显学生阅读主体性

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有效区分,它能够让学生迅速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体现在思维导图上。以学生绘制《醉翁亭记》的思维导图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可以快速绘制出一张思维图:学生可以以文章的主题(与民同乐)为主干,支干第一条线:山水之乐——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支干第二条线:游宴之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支干第三条线:日暮归来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最后再归纳出一条主干线: 画龙点睛,揭示主题(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幅思维导图,能围绕主旨(中心),发散出两条主干,三条支干,层层延伸,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课堂里绘制图文并茂的“树状”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了进来,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运用思维导图对文言文教学进行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文言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大大优于没有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学生。思维导图以其具体可感性、直观可视性的特点,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为文言文阅读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文言文阅读的强有力的抓手。同时,初中语文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文言文教学,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了学生的人文涵养和文化素养,培养了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彩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

[3]高瑾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

猜你喜欢

文言文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