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及解决路径

2020-08-31王晓艳裴昱

大学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者心理健康心理

王晓艳 裴昱

[摘 要]当前00后大学生迈入大学校门,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而当代中国发展转型引发了社会文化模式的急剧变化,对00后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冲击,这一社会文化的变迁使00后大学生对其角色的认知、行为目标的选择和人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对0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为解决因文化震荡导致的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140-05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00后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大学生群体。社会文化变迁给个体的心理健康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分析和研究0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状况的塑造和影响

我国有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其中对于青少年的成才标准、道德水平、行为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细致具体的要求,浸染其中的青少年也具备适应传统文化要求的心理特征。

关于社会文化变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和詹姆士·尤尼斯(James Younniss)的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的理论视角。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利用生态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青少年发展,把对影响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做了微观、中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次的区分和概括,四个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特别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影响[1]。尤尼斯的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阐释了青少年时期参与社会活动的经验与其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青少年活动经验对其心理发展尤其是道德发展可能产生的持久影响及其机制,强调了青少年的社会活动经验对其政治、道德同一性和公民同一性形成的意义[2]。

我们从当前追溯至00后的成长阶段,总体而言,传统文化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对00后大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文化生态圈层,也为他们的道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和叙事性的架构。中华传统文化建构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心理品质。在00从后幼年到青年这个成长阶段中,中国传统文化较之前得到更加充分地提倡和发扬。普遍来说,00后较前一代接受了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包括在中小学的语文等学科教育中,其传统文化的元素逐渐得以加强,学生能够在学科教育中,即在祖国的灿烂文化中遨游,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个体的道德建构,强调坚毅、勤奋、自制、自强和诚信的品质,有“士不可以不弘毅”“克己复礼为仁”“其身正,不令而行”“兼相爱,交相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的文化经典描述;实际上早这已融入中国文化不同圈层的生态土壤之中。尽管在以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的这一重要文化传播表征,在普遍人群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断层,但是其在中国文化的社会生态中依然举足轻重。多层面、多角度的传统文化熏陶,对00后青少年的心理建构,特别是道德认知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然而,过多而零散的信息来源,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呈现为点、片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髓,其认知、领悟和把握的深度不够。另外,在00后的成长阶段中,不乏自媒体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和偏激的立場宣传传统文化,这也会对00后的认知和思想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二、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西方社会文化价值和现代社会文化理念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被迫从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逐步转型为一个现代的工业文明社会。社会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转型,而且也是文化结构的转型。中国近代至今开启的深刻的、大规模的社会转型必然会引起文化模式的变迁,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人格模式的变换。

就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而言,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中的科技文化思想起源,到17世纪至今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及城市化过程中科学文化、世俗文化、精英文化的转变及理性文化的兴起,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而言,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艺术、礼仪等传入我国后,给人们心理发展带来影响和冲击。

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形态的变化作为基础,会导致数千年建立和发展的基本稳态生活失衡。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其生产要素的变化必然引发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心理失重。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多重文化浸入与冲击中,在面对诸多新事物、新现象时,其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出现普遍失范的现象,从而引发行为上无所适从和角色上的混乱冲突。

而当代中国文化冲突与社会变迁同时进行,00后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生活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在传统社会中,一般性生存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靠人本能的生存意志来克服,所以对传统社会中的普通中国人而言,心理健康问题只是单纯的生存性问题,没有人会过多关注。但是,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混乱的文化规则时,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原始和谐被打破,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明晰和复杂,靠本能的生存意志难以被自然地超越,心理健康问题只能成为急需解决、深刻反思与不断研究的现实生活问题。

在转型过程中,生产生活从主要依赖于家庭,到更加依靠社会。以家庭为核心的小群社会得以终结,其生产要素变化连带的人际关系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圈层。相应地,出现家庭与家族生产生活关联的相对弱化和社会-人际-心理关系丰富性相对增强。而文化、观点、规则和行为方面的多重选择则容易产生更多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体现在家庭代际之间,也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内部。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00后的父母,在中国人传统社会心理的蜕变中,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其个人的职业心理、价值心理、文化心理的从失衡和冲突到更新和拓展的过程。而且,普遍来说,其较之80后、90后的父母完成得更加透彻和深刻。不过,这个变化的过程是持续的,它所带来的心理的变化也是持续的。同时,00后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统合与本有的人格结构即建构了其家庭圈层的生态。这也造就了不同的00后父母及其构成家庭文化生态的差异性的增大。这样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00后在与其朋辈比较中产生相对更多的心理冲突。

三、新时代社会文化变迁对0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取向的影响

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还是进行时,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势必给00后大学生带来新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取向。中国迈入新时代后,0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最先实践者”,他们拥有独特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和心理行为方面的特征。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冲突、融合日益加快,对保有独特传统的每一个文化来说,都面临着原有文化的“震荡”所带来的文化困惑,表现为标准的不统一、秩序的混乱等。文化困惑直接加剧各种生活事件对人心理的刺激及心理问题的产生,00后大学生正处在性格塑造及定型的关键时期,其文化影响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最基本的心理构成,而这个基本构成,越来越呈现多元性的特点。

中国国力的增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为00后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建构了更为坚实的文化自信,而多元的社会价值选择、相对落后且不平衡的社会心理建设、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教育差异和留守经历等作为重要而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仍然可能会构成诸多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难题。特别是在某些教育情境中,其与生活环境中的差异,会引发更多的心理冲突和行为偏差。

在持续的社会文化更新中, 家庭和家族的代际影响,以及文化心理和家庭组织两个层面的传递形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在文化心理的代际传递和影响中,因为社会文化圈层的丰富性大大增加,并且在时间维度上不断刷新,家族、家庭的影响在认知层面的代际影响会相对弱化。然而,在行为模式层面,因早期家庭影响下的心理烙印,会在子代的生命历程中持久地发挥作用。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会出现社会生产生活的行为变化先于家庭的认知,而家庭关系行为方式的变化则滞后于家庭成员的认知。而子代的思想认识能更快地受到新的文化现象的影响,其“知—行”分离的状态,以及其内在行为模式的不协调可能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问题。

四、新时代促进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研究

每次一个重大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个体而言都意味着一种脱胎换骨式的转变,迫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重新评估和选择,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综合上述各个层面的社会文化变迁特征,笔者尝试对社会文化变迁中00后心理健康中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实现对00后新生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引导。

(一)增进对文化现象的认知和对文化交融的理解,发扬中华文化本身的能动性

从中国的近代至今,外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其进程中需要区分不同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中国社会及中国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非西方化国家而言,现代化的进程往往同时伴随着西方化的冲击,现代化和西方化两个价值体系对中国青少年,尤其是00后大学生带来的文化冲击,需要仔细甄别,区别对待。

作为00后大学生的重要生态圈层和要素——大学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者——需要认真研究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梳理当今的新时代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新目标,引导00后大学生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大学教育者在该层面的着力,有重要的承接和转化的作用。教育者要充分理解国家的、时代的、宏观的文化要求,进而多维度、多視角地去诠释这一要求,在这一层面为大学生调节心理状态提供相应的支撑。

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分析中,区分西方化和现代化两个概念,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心理行为的正确方向。教育者如果把西方化和现代化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则会导致很多现代化应该具备的文化精神在中国无法健康移植成长,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教育者明确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特征非常重要,尤其应当关注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科学文化和创新精神等重要概念的来源和发展历程,帮助大学生对当今社会中发生的种种热点问题及自身素质的塑造形成正确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3]中国传统文化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心理品质的过程中,不是固态的,而是流动的,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吸收、积淀和转化。可以说,中华文化不断渗入每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结晶出新的闪光点,而每个闪光点,又饱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开拓、兼收并蓄、创新与发展的精神。

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表征是不同层面的、动态的多元性和高质量的包容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是其天然的特质要素。不管是世界文化和文化现象其本身的积极因素,还是全球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新观念、新举措,都必然被中华文化和中国教育所借鉴和参考。其对中华文化的融入性不仅仅是全球化的必然,也是中华文化本身特质的必然;既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的巨大张力使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素质使然。

发挥中华文化和中华教育其自身的能动性,积极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就成为关键。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我们的文化是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而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点面,都可以被重新构建和利用。我们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现代社会文化的高品质的融合,以及文化育人和心理育人的融合,进而使之作用于00后大学生,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着眼于多圈层的文化生态系统,通过启发道德行为和增进积极体验来培植积极人格

我们知道,在相对宏观的文化圈层中,建构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武装教育者,以正向的舆论引导人,增进人文关怀,仍然是项长期的工作。而作为00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和具体实践者,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承接宏观圈层的现状与要求,以更加积极的视角和行动,启发不同圈层文化元素之间的互动。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帮助大学生把道德认知转为道德行为,通过道德行为巩固和优化道德认知。这就要求教育者充分理解和识别00后特征性的行为和体验,有效参与到他们的活动经验中,以期对其心理发展尤其是道德发展产生良性的影响。

例如,在启发家国情怀方面,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家国情怀的弘扬能够在增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提振文化自信。不过,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只有将认知和情怀与行动匹配起来,才构成协调统一的自我。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更为广泛的认知、更加思辨和多样化的立场。中国文化传统强调社会或角色的一致性, 在社会互动进程中, 传统中国人不是以内在自我意向为重心, 而是以外在社会情境为重心。而00后大学生则更充分和鲜明地感知着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接受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多重且深刻的影响。在自我和集体之间,个人发展和社会要求之间,00后大学生拥有了更为丰富和多维的文化参照体系。因而,00后大学生往往也需要更多的心理建设和成长功课,去梳理、协调和统合其行为表现和思维认知之间的张力和能动。也就是说,多重文化背景提升了00后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任务难度。因此,00后大学生的内在统合,既依赖于大学生本身,也更需要教育者或者说更大范围的教育环境施与良好的引导、梳理、启发和转化,需要教育者充分认知00后大学生独有的家国情怀方面的行为表现,并加以肯定、强化和升华。

面对0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中的差异化问题,不同层面、不同工作角色的教育者应当更加投入和细致地体察、理解个体当前思想和行为背后的,诸如城乡二元结构、留守经历以及各种有时代特征性的家庭生活事件。同时,应当更加着重于理解这些经历、事件与当前的大学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将对过往的理解,落实于大学这个时间节段,方能更好地解決过往带给现在的问题,方能将经历转化为资源甚至优势。这些不仅是对辅导员和心理辅导教师的要求,也应当是对大学全体教育者的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秉承“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人存在的基本意义,其重要特质和表征在于重视人的体验、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而言,发展性的、积极的视角和工作模式也是必然选择。“发展性”和“积极”的视角相对于“矫正性”和“问题”视角而言,不仅在于工作对象的区别,更在于对同一个体或群体的不同工作切入点和工作方式,对00后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更应从关照其本身的优势和积极部分入手,重视对其积极行为的识别,强化良性元素之间的互动,从而让其积极地认知自我,悦纳自我,发掘自我,完善自我。

积极人格的培养,有赖于个体和不同圈层环境中的积极文化因素进行有效互动。在形成积极人格的过程中,个体会主动拣择和接受环境中的积极文化因素,并将其内化、建构为自身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而同时,积极人格的特质必然会将其积极健康的内在投注于外在,参与构造积极的文化环境。积极人格的形成有赖于积极体验,教育者的功能在于激发他们外显或内在的积极因素,在于对环境积极因素的发掘,在于启动环境与个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00后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的原住民,以自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不仅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境。而更重要的是,00后大学生本身也是这个环境的缔造者。00后有着更强的对环境的造就和干预。因此,移动互联网成为培植积极人格的极其重要的阵地。我们要认识到,以青年一代为主体,移动互联网织就了一个具有独特生态特征的文化圈层,而不同的群体和媒介,又有生成其独特的亚文化圈层。在充分接纳和包容这些文化现象的基础上,教育者要利用和发掘其中的积极文化因素,发挥00后自身的能动性,这样能事半功倍。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文化圈层和思想阵地上,有力地引导自身、引导同辈正确对待困境、挫折和荣誉,合理看待自己、他人和集体,即是具有高效能、伴随即时正向反馈和充分积极体验的道德实践[4],从而能在心理发展与道德发展交织的过程中,塑造群体和个体的自尊自信、健康向上、统合协调的心理状态和道德水准[5]。

同时,教育者在迎合大学生接收信息习惯的同时,也应有一些主动和引领,包括使用传统途径育人和工作。例如,利用00后大学生表达的愿望和他们更强的表达力,利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设有深度、互动性强的课堂,从而避免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碎片化”。

(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心理干预的思想和技术,形成充分本土化高效的心理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探究,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并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6]。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领会报告精神,将其落实于教育实践中。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有关心灵调适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技术。其在“身—心”“知—行”“情—知”“心—境”以及“自我—社会”“压力—动力”“接纳—改变”“恬淡—进取”等矛盾对立中,均有一些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工作实践中,须充分借鉴和使用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以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特质的观点和方法。而如前文所述,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已经发生在00后成长经历中的多个圈层和元素中。依照本土文化特质开展工作,从本土文化中找技术和方法,是文化适配性的要求,是资源便捷性的选择,是理论—实践循环推进的必然。因此,充分考虑本土文化和现实需求的心理教育工作体系,形成相应的工作理念、干预模式和技术方法,是针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00后迈入大学校门,大学生群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当今的新时代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新目标,也就为教育者提出新要求。教育者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不断地理解和更新认知和方法,引导00后大学生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调节心理状态,不负历史使命,为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杰,孟会敏.关于布朗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250-252.

[2] 陈会昌,谷传华,秦丽丽,等.尤尼斯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观述评[J].心理科学,2004(1):156-158.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崔诣晨,成静.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4):31-36.

[5] Youniss J、Yates M. Youth service and moral-civic identity: A case for everyday morality[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9,11(4):361-376.

[6]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教育者心理健康心理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心理小测试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心理感受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