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体验活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2020-08-31张怡菁
【摘要】阅读是人类提升个人学识,增长智慧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國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表明,2016年,我国成年公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同样地,我国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不佳。现代社会随处可见“快餐式阅读”,它成为大部分现代人闲暇时的消遣方式,同时也渐渐渗透到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禁不起推敲深思的言论,久而久之,麻痹了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更甚者将变为一个没有思想的“空心人”。卡通节目、网络游戏、抖音视频等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而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书刊,更是阻碍了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品味文化进而思考辨析、荡涤灵魂。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开展文化之旅,让他们与经典面对面,引导他们热爱经典、热爱阅读。
【关键词】丰富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2-0029-02
【本文著录格式】张怡菁.丰富体验活动 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J].课外语文,2020,19(22):29-30.
常年在小学低学段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我发现低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弱,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此时兴趣是他们行为的最大动力。并且,低年级小学生对于控制自我的情感还具有不稳定性。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才更为丰富和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对于情感的捕捉和情绪的共鸣更有体悟。基于以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认为体验活动是最能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
一、搭建舞台,演绎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打开电视,还是走进剧院,我们都能观赏到文学作品的精彩演绎。这些文字不再以枯燥的形式呈于纸上,而是被解读者赋予了动态的画面,或是被认同,或是被诟病,都是他们另一种生命的体现。同样地,当我们的文学作品被学生们解读,再以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被演绎出来,过程无形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因演绎作品本身就是深度阅读的产物。
(一)以戏剧的形式,在表演中对文本进行解读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含了话剧、歌剧、音乐剧等,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将文学作品通过不同形式演绎出来。在剧本的创作、台词的斟酌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书中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背后的情感,更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了艺术再创作。而台下的观众不仅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了解了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在演员创设的情境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如排演课本剧《蜘蛛织网》时,学生们在因演员夸张演绎而爆笑的同时,不禁思考这些情况背后的原因;又如排演课本剧《公孙仪不受鱼》的时候,小演员的卖力演出让不少学生深深感叹公孙仪的廉洁,甚至去找寻阅读与公孙仪相关的文章、作品,进一步了解其人。
(二)以诵读的形式,在吟诵中感知文本的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少经典诵读比赛中,一些优秀作品不仅有着朗朗上口的节奏、贴合文本的配乐,更充斥着学生充沛的情感,一经释放,直指内心,经典如《木兰辞》《满江红》等。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诵读,不仅感染了自己,更感染了观众。精心的演绎,加深了他们对于作品的解读,更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不再是枯燥的文字了
(三)以配音的形式,在模仿中走进人物的内心
除却动态的表演,学生也能在配音活动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例如截取文学作品改编的视频片段,关闭原始的声音,要求学生在幕后为该片断配音。为了使自己的语音语调和人物所经历的情境更为贴合,学生便会主动去了解该片断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性格、讲话特点,努力复原情境。而没有台词提供的已知的文学作品的配音活动,更能让学生感悟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关注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挥笔泼墨,作图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为人物画像,感知人物个性特质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故事情节中、内容设置下,都具有丰富且饱满的人物性格,这需要学生在细品之后,才能挖掘到。为书中人物绘制各种类型的人物肖像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通过绘制的过程,让其他孩子看到他人心目中对于该人物的理解。“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算是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学生笔下都是不同的形象展现。学生在画纸上挥斥方遒的时候,就是他们回顾作品、深入作品,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时候。
(二)为书做插画,深入故事情节内容
一部好的作品,书中的情节必然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的。为书本绘制插画,学生必然挑选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片断。在绘制过程中,书中的情节自然在其脑海中又回顾了一遍。如果觉得单幅插画太单调,学生还可以配以相应的文字,去展现画中的情景。前段时间“杜甫很忙”,他以形形色色的形象出现在了书本上,虽是学生们的调侃涂鸦,但细细品味这些插画,可从中找到某些文学读物的人物形象,也是十分妙哉的。如果不深入品读文学作品,又怎能绘制出让观者一眼辨出人物的画像呢?插画固然有趣,制作书本的封皮亦有同等乐趣,那是阅读完整本书后对主要内容的浓缩与概括。
(三)漫画再创作,阅读过后的再思考
总有那么几个不走寻常路的孩子,传统的人物画像与插画无法激发他的兴趣。那么试试有趣的漫画吧!在阅读书籍后,挑选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漫画创作,随性但却不离主线人物。离奇的经历、爆笑的情节都是学生阅读后的再思考、再创作。
三、借助网络,互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借助外力,搭建网上阅读平台
教师可以借助专业的阅读平台,利用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奉贤区推广“汇乐读”小程序,学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阅读打卡,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感想。再比如我校引进森林阅读软件。每个学生可以登录该软件,进入他的书库进行认证图书。只要他阅读了一本书,便可以通过做题的形式,对该图书进行阅读认证,并受到相应的奖励。除了认证阅读书籍,学生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读后感的分享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小朋友可回复交流自己的感想,两者相应地获得奖励。每周或每个月,平台上都会呈现每个班的读书小达人,每所学校的读书小达人,学校对这些孩子进行表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交流互动,同伴激励爱上阅读
伴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与家长间的交流沟通不仅仅只是依靠纸质通知单、打电话,还有QQ群、微信群等各种各样的软件。例如晓黑板软件,教师可以在晓黑板内发布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活动下发布自己的内容,其他学生均可见,并且对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内容进行点赞。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使阅读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同伴间的分享、同伴间的激励。这种同龄人之间交流与互动的体验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总结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较以往更为富足,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我们的孩子不必面对我们幼时所经历的贫困与艰辛,他们从小便是生活在一个要什么有什么的环境中。但正因为生活丰富多彩,有趣的事物太多,学生们要面对的精神诱惑更多。做游戏开心还是看电视开心?看电视开心还是玩网络游戏开心?诸如此类的问题于孩童,答案不言而喻,阅读于学生们显得毫无吸引力。然而没有知识灌溉的大脑是贫瘠的,没有知识滋养的内心是干涸的。为了培养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未来栋梁,从小丰富体验活动,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显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吴秦华.激发兴趣给予方法开展活动——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中),2014(3).
[2]李春媚.书香袅袅,浸润心灵——浅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4).
[3]戴国霞.一道题的魅力——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6).
[4]吴汉平.引发期待,激发兴趣,提升品位——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谈[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3).
[5]甘利强.让书香飘逸在学生的心田——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新教育, 2015(18).
[6]仲亮.個性阅读,让心飞扬——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6).
[7]谢真真.快乐阅读,领略生活之韵——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2).
[8]许龑.传授方法,丰富活动,养成习惯——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12(81).
[9]罗桂芬.阅读,让校园更美丽——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