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协同管理的个案分析

2020-08-31曾志黄碧莹覃小红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个案分析顶岗实习高职学生

曾志 黄碧莹 覃小红

【摘 要】本文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协同管理进行个案分析与思考,从一例学生顶岗实习旷工受处分事件谈起,通过分析案例、寻找原因,提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应实现校企协同管理,形成校企双主体共管体制,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关键词】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校企协同管理  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031-0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校企深度融合、学生检验实践的有效平台,它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是实现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零距离目标的需要。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完成第一任职岗位所需能力的基本锻炼,职业素养能力得到提高。本文试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协同管理进行个案分析与思考。

一、案例简介

在顶岗实习期间,一名学生表示企业上班时间过长,身体实在承受不了,向班长请假被拒后擅自旷工了2天,被企业做出违反纪律处分警告。为此,他埋怨学校不顾学生死活,在学生就读期间便把他们卖到企业来,拿着最廉价的工资从事要命的工作,还扬言要终止实习,要学校立即给他一个答复。

二、案例分析

该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正是顶岗实习的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驻厂教师及辅导员了解学生情况如下:第一,该生最近因为身体不适向企业班长请假,班长以人手紧张、生产量大为由拒绝批假,要求学生带病上班,双方发生口舌争执,导致学生直接旷工;第二,该生性格外向,来自广西某市,在校期间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成绩一般,为人比较热情,与同学关系融洽,但是做事急于求成,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三,该生父母每个月给固定的生活费,学生靠在外兼职修理手机,从中获取一笔不错的收入,在经济条件方面属于比较好的类型。

三、案例处理

事件发生后,实习指导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对事情进行处理。第一,摆事实,讲道理,消除学生误解。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谈话,告知学生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顶岗实习有关的教育部文件根据,让学生了解到顶岗实习是一门课程,是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重要实践平台,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在就业前了解企业岗位,检验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缩短学校教学,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实习指导教师告知学生,倘若因自身原因擅自终止实习,实习这门课程只能以0分计,在下一学年只能跟读或者重修。第二,做好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在学生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要搭建好学校与企业间沟通的桥梁,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若学生确实因为存在生病、身体不适等情况,与企业方进行沟通,建议企业酌情考虑,让学生适当休息。第三,鼓励学生圆满完成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感情和心理上都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教师要及时介入,关心学生,肯定学生的付出和努力,理解他们实习中的难处,适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坚持圆满完成顶岗实习。第四,后续关注工作。事件处理完结之后,辅导员继续密切关注学生的后续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直至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不满情绪,甚至出现违反企业和学校管理制度的情况,这在实习中发生的频率相当高,也是导致学生离职的因素之一。综合而言,学生会出现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部分实习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足。顶岗实习的目的是缩短学校教学和企業需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对职业、岗位有全面了解和体验,从而充分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就业助力。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只狭隘地关注工作环境、待遇、工作条件,而不关心实习企业是否能为自己提供适合锻炼能力的工作岗位。当他们认为薪水与劳动不成正比,达不到自己期望的高度时,便会对企业、对学校持否定态度,容易产生离职的想法。第二,学生心理反差大。优越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与现实工厂一线工作相比,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环境”,一个是学习与消费生活方式,另一个是生产一线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因此会出现厌倦等情绪。第三,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适应力差。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辛苦,工作比较单调和机械化,工作时间通常为“三班倒”,在旺季的时候,有些岗位非常忙,一些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便会出现各种抱怨的情绪,甚至出现临阵脱逃的思想。第四,缺乏沟通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差。因工作、生活环境改变,在与工人师傅一起工作的实践中,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抱怨学不到东西,请假未获批准就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等,这都是缺乏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

四、工作实效与经验:实现顶岗实习校企协同管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了解到顶岗实习学生普遍存在对顶岗实习认识不足、畏难和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便会成为学生离职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实现顶岗实习校企协同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形成校企双主体共管体制,共同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

(一)学校方面

1.选派专业班主任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驻厂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指导的优势,在实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帮助。学院辅导员利用网络对学生企业实习进行实时监控,不定期进行巡查,及时了解学生就业实习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2.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动员,在动员会上阐明顶岗实习的依据、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学生列举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讲解工作时长、工作环境、宿舍和饭堂、待遇等情况,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的情况,并为此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还要强调实习纪律和要求,以及不遵守纪律要承担的后果。

3.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性管理。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育人和教学管理全程信息化,利用蘑菇钉实时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设置信息反馈机制,利用QQ群、微信群等各种通信方式和网络工具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学生反馈问题渠道畅通;定期巡查学生宿舍,邀请厂方管理人员共同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4.开展系列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大一入校期间,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邀请校友座谈学校文化,灌输柳职“实”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爱校情怀,继而爱上专业、爱上学习;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座,讲述柳州汽车工业文化、汽车发展历史,让学生深刻体会工匠精神,培养敬业爱岗精神。

(二)企业方面

1.选聘企业高层、基层干部或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工作和思想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指导,通过培训将企业文化植入学生脑中,通过岗位实操增强对岗位的认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让企业导师发挥联结学生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职场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指导及考核,让学生感知企业文化、感悟企业精神,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企业文化中去,缩短从学生到职工的身份过渡与转变过程。

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面对实习学生,不能像对待自己的员工般,一味追求商业价值,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适当安排工作,并注重实习过程中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对企业、对岗位职位有一定了解,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3.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企业应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做好管理教育工作。企业与学校应派专人密切保持联系,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处理,企业、学校及学生三方能够定时召开协调座谈会,由每个班级派学生代表参加,共同面对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另外,学生也要从自身抓起,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行业、职业前景,认知岗位职责,积极参加活动,锻炼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和应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为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尽快熟悉工作环境,熟悉人、熟悉制度、深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尽快熟悉岗位工作任务,学会尊重企业文化;要善于学习,努力工作,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加强自我调节,增强耐挫力;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遵守工作程序、主动配合领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案例点评

此案例为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因自身原因而对实习产生抵触的典型代表,畏难、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也是多数学生在实习中的共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案例、寻找原因,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提出建议,要实现顶岗实习校企协同管理,形成校企双主体共管体制,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以更好地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参考文献】

[1]史望聪,何鹏,宋薇.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合作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9(12).

[2]王新云.基于“校企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胡明才.基于校企共管的顶岗实习管理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11).

[4]殷树凤.就業“轮习”:深化校企合作下就业实践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商业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9(11).

[5]刘延隆.以顶岗实习开始巩固拓宽深化校企合作[J].中国职工教育,2013(10).

【基金项目】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科研立项课题(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2017SB15);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批(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2020-B013)

【作者简介】曾 志(1982—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黄碧莹(1986—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覃小红(1987— ),广西柳城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个案分析顶岗实习高职学生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