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差点”,关注幼儿游戏自主行为的预设与生成
2020-08-31文张洁
文 张 洁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可见,幼儿的多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所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学前教育人的关注与响应。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家发现可以让幼儿实现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真游戏”并不多,有的教师在游戏中指导过多,成为游戏的“导演”,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失去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体现幼儿的游戏主体性;有的教师则过度放手,无视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或是选择的游戏主题不够积极健康,使得游戏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创设出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游戏,并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呢?
一、尊重为基,立足“差点”
“差点”原是高尔夫球比赛中的一种计分方法,体现的是个人成绩的纵向比较。芬兰教育者将高尔夫球的“差点制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差点理论”,即每个学生都有能够实现人生理想的能力,但因为禀赋、个性等差异,他们会以不同的路径、不同的速度迈向这个目标。
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禀赋、个性等视为幼儿的“差点”,在游戏的前、中、后三个环节中,立足幼儿的“差点”,尊重并理解幼儿的不同行为。我们把每个幼儿都看成一株秧苗,游戏则是“秧苗”们成长的乐土。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认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亮点,以宽容、理解、包容、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幼儿,发现幼儿的“差点”,随时准备唤醒、激发和引导幼儿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美工区里,幼儿们正在设计“漂亮的气球”,有的幼儿在涂画,有的幼儿在剪贴,有的幼儿在拓印,各种色彩明亮的气球一一呈现在眼前,就在这一片亮丽的颜色中突然出现了一抹突兀的黑色,我寻找黑色的“来源”,原来这是调皮的小亮设计的气球,他常常“不走寻常路”,不过这次究竟是故意调皮呢,还是真的有什么想法?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我走到小亮的身边,轻声询问:“其他小朋友的气球是红的、黄的、蓝的,为什么你的气球是黑色的呢?”“老师,我的这个是可以吃掉灰尘妖怪的气球,它吃的灰尘越多,颜色就越黑!”听到他的回答,区域里的其他小伙伴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你的气球这么黑,是不是已经吃了好多灰尘了?”“吃下去的灰尘怎么办?气球还能用吗?”最后,经过讨论,小亮设计的气球成了本次区域游戏中最漂亮的气球。如果我以“老”眼光看待幼儿,不尊重幼儿的想法,武断地让小亮重新画一个我眼中所谓的“漂亮”气球,还会有幼儿们眼中这个“最漂亮”的黑气球吗?
二、理解为先,注重预设
“预设”是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系统化设计。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否定或轻视预设,一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计划都将失去意义,学校工作也会变成一种自流现象。” 预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使教师追求活动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和规定性的热情从未衰退。教师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设,给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游戏环境呢?
(一)以“差点”为前提的前期调查
以往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提前确定一个活动目标,并在活动中努力让幼儿达成这一目标,活动才算结束。这样的预设无疑是与“给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游戏环境”这一游戏化预设理念相悖的。所以,我们在预设活动目标时,应以了解幼儿的“差点”为前提,尝试以调查表等形式,了解幼儿已经知道什么,想要知道什么,希望以怎样的形式开展活动等,引导幼儿自主参与计划活动、制定目标等环节,这样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需求出发的预设是创设开放游戏环境的前提。
(二)从“差点”出发的环境创设
有了前期的调查,接下来,就需要教师将调查结果、活动内容及幼儿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还需要根据以往相关的游戏活动结果进行深刻反思,对游戏活动的过程、方法、情境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科学与有价值的规划与设想,创设与之相适宜的环境。如在科学活动“声音的秘密”中,教师通过《声音调查表》了解了幼儿的“差点”后,在活动前创设出“声音闯关”的游戏环境,巩固并展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再通过“声音工厂”游戏,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开放的游戏环境中自主探索声音的秘密。可见,基于“差点”的科学预设不仅不会牵制幼儿,反而可以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所说:“如果考虑到学习者在学习情景中回忆起了什么,他怎样将材料信息与记忆联结起来,以及从前经验中生成些什么,那么就意味着学习是可以预知和理解的。”
三、观察为重,把握生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这里的“把握教育的时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指的就是“生成”。
例如,在沙水游戏中,幼儿们要建立一座“城堡”,而这座“城堡”的亮点是“护城河”,这一创作思路来自这段时间幼儿们对中国古代建筑和护城河的认知。有了前期的合理预设,幼儿们的活动开展得很顺利,他们在沙池里构画好了蓝图,接下来就是筑渠引水的工程了。幼儿们先按照标好的位置挖出渠沟,然后打开水龙头引入水,眼见胜利在望,问题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1.与水龙头相连的水管比较短,水无法引到“城堡”附近;2.因为沙池的沙面不平,水没有按照幼儿们预设的线路“行走”;3.城墙渗水了。
这些问题是在教师和幼儿们预设之外的,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生成”——幼儿个体在具体游戏活动情境中,与环境材料进行交互作用时,出现了预设外的情形。面对生成,我们依然要立足于“差点”,观察并了解幼儿的需求,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观察活动的进展,可采用如下生成策略。
(一)自主探索,生成新的活动
在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基于对幼儿们“差点”的了解,放手让幼儿们自主探索,教师在一旁密切观察,幼儿们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幼儿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生成了新的活动——引水。他们有的找来长管子,有的找来可以系管子的绳子,还有的找来可以引水的竹子,问题就这样被成功地解决了。
(二)顺势点拨,提升活动经验
对于幼儿来说,第二个问题是个不小的挑战,幼儿们尝试多种方法失败后有点气馁,活动随即进入瓶颈期。作为“旁观者”的教师发现,其实幼儿们的尝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他们尝试了“堵”,但水还是会从旁边渗出;他们又尝试了“疏”,可是水依然有一部分流向了别处。基于“差点”,教师首先对幼儿们“堵”和“疏”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再引导幼儿们思考:既然方法对了,那问题出在哪里呢?于是,“水的疏导”活动便生成了,随着幼儿们成功探究出解决方案,他们的活动经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教师适当“拉一把”,有效改变游戏进展
第三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依然需要用到水的疏导法则,这是幼儿们刚刚生成的新活动经验。不同之处是,这里需要用到“加密”之法,即通过拍压、加入石子等操作,提升沙子的紧密度,让水不易渗透。从幼儿们“差点”的认知基础出发,教师认为此处应让幼儿获得知识,先让幼儿观察不易渗水的城墙。通过观察比较,幼儿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对之进行实践检验,游戏的第三次“生成”主题由此产生。本次主题的生成,改变了游戏原本的发展方向,将游戏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给游戏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空间,幼儿们在游戏中超越了原有的设计思路,获得了超过预期的发展。
我们以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为前提,将“差点”理论和生成、预设相结合,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行为,依据即时生发的游戏活动场景或游戏活动流程,可以临时生成新的游戏活动策略,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