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越冬过程中大叶黄杨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2020-08-31袁宗英赵欢欢杨铭鑫田海月刘爱娜

现代园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电导率含水率可溶性

袁宗英,赵欢欢,杨铭鑫,田海月,刘爱娜

(1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66071;2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3 青岛城市农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常绿植物是植物大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绿化中较为常见的植物类型。南方地区常绿植物种类丰富,而相对于南方,北方水热条件相对较弱,所以常绿植物种类少,长势也不如南方好[1]。在北方条件不如南方好的前提下,常绿植物的引种驯化成为了重中之重[2]。北方冬季相对寒冷,植物细胞容易结冰,造成细胞液和细胞壁分离,从而造成植物的冻害,甚至死亡。所以,研究常绿植物冬季的抗寒机理显得十分重要。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作为北方的一种常见的常绿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范围很广。该植物叶片肥大,生长良好,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选择青岛农业大学主楼后6 棵大叶黄杨为对象。

1.2 研究方法

2015 年11 月~2016 年3 月进行测量,每15 天测量1 次,测量时间是在每天的9:00~11:00 之间。测量时的天气要晴朗,有阳光,如遇到下雨天、阴天,则延后到天气晴朗时再进行测量。测量的主要因子有:叶片含水率、电导率、POD、SOD、可溶性蛋白。

1.2.1 叶片含水率的测定。首先称量叶片的重量,记录M1,然后把叶片放入105℃杀青30min,再将温度调至80℃恒温烘,直到叶片重量不变,记录重量M2,算出叶片的失水率。叶片失水率(%)=(M2-M1)/M1×100。

1.2.2 电导率的测定。采用电导法,用DDS-11A 电导仪测定。选取功能状叶片,先用流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清洗3 次,用滤纸擦干叶面上的水分,用剪刀剪成5mm左右的小块,用电子天平称量0.3g,放入烧杯,加入20mL 蒸馏水,在室温下静置2h,测定电导值为k1,再将其放入沸水浴中,煮沸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平衡20min,摇匀,测其最终电导率k2[3]。相对电导率计算公式:E(%)=k1/k2×100。

1.2.3 POD 的测定。①酶液提取(下同):取一定部位的植物叶片(根据需要而定,去掉叶脉)0.5g 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2mL 预冷的提取介质(里面含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05mol/L,pH=7.8 的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上研磨成浆,再加上提取介质冲洗研钵[4],使最终体积为10mL,于4000rpm 下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SOD、POD、MDA 的粗提取液,使用4℃冰箱保存备用[5]。②反应混合液的制备:取0.1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6)50mL 放于烧杯,加入愈疮木酶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的H2O219μL,均匀混合,保存于4℃冰箱备用,每个处理取2 支试管编号,各加入反应混合液3mL,其中1 支加入0.1mL 酶液,另1 支以0.05mol/L(pH=7.8)的磷酸缓冲液代替。用不加酶液的试管调零,从2 号管开始,每加1 支酶液,立即用分光光度计在470nm 比色,每隔15s 记录1 次吸光度值A470,读取0~2min 的A470 值。

计算公式:POD=(△A470×Vt)/(0.01×Vs×W×T)

其中,△A470 指反应时间里吸光度△A470 的变化,Vt 指提取酶液的总体积,W 指样品鲜重,Vs 指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T 指反应时间。

1.2.4 SOD 的测定。①酶液提取:(同上)显色反应:取5mL 指形管(要求透明度好)4 支,2 支为测定管,另外2 支为对照管,按下列加入各溶液:0.05mol/L 磷酸缓冲液1.5mL,130 μmol/Lmet 溶液0.3mL,750 μmol/L NBT溶 液 0.3mL,100 μmol/L 的 EDTA-NA2 液0.3mL,20μmol/L 核黄素0.3mL,酸液0.1mL,在2 支对照管中,用缓冲液来代替酶液,蒸馏水0.5mL,把总体积3.3mL 混匀之后把1 支对照管放在暗处,其他管于4000Lx 日光下反应30min。②SOD 活性测定与计算:等到反应结束,用不照光的对照管作为空白,分别测量其他管的560nm 的吸光度,已经了解到SOD 活性单位以抑制NBT 光化还原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示。

计算公式:SOD=(Ao-As)×Vr/(Ao×0.5×W×Vs)

式中,Ao:照光对照管的光吸收值;As:样品管的光吸收值;Vr:提取液的总体积;Vs:测定时取用酶液的体积;W:样品鲜重。

1.2.5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选择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法来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需要配置标准曲线方程;配置0、20、40、60、80、100μg/mL 浓度的标准蛋白溶液,各取1mL,加入5mL 的考马斯亮蓝溶液并摇匀,2min后在595nm 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以吸光值为横坐标、蛋白质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标准线性方程。取SOD 粗酶液0.1mL,加入0.9mL 的蒸馏水和5mL 的考马斯亮蓝G-250 试剂,均匀混合,静置2min 后在595nm 下比色,记录吸光值,并通过标准曲线获得蛋白质含量计算公式:

样品蛋白质含量=C×V/(a×W×1000)

其中,C: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蛋白质;V:提取液总体积;A:测定时用的提取液体积;W:样品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叶黄杨在冬季不同温度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与耐寒性

结果表明,11 月~翌年1 月,鲜重含水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从0.64 下降到了0.59。2~4 月,大叶黄杨的含水率呈现回升趋势,从0.61 升高至0.65,但是3 月中旬的含量还是比不上11 月的含水率,直到4 月份的时候,含水率才略高于11 月份。1 月份温度最低,所以这时候大叶黄杨的含水率也最低;4 月份天气转暖,温度较高,大叶黄杨的含水率达到了这几个月的最高值。

2.2 大叶黄杨的电导率变化与耐寒性

当质膜的选择透性被破坏时,细胞内部电解质外渗,其中含有盐类、有机酸等这些物质之后便会进入到环境介质中,加入环境介质是蒸馏水的话,那么这些物质的外渗会导致蒸馏水的导电性变强,所以,电导率就会增加。植物受伤害越多,越严重,造成外渗的物质也就越多,介质导电性就会变得越强,试验过程中测得的电导率也就越高,但是不同抗性品种就产生抗性上的差异[6]。

由图2 表明,在温度较低、生长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大叶黄杨的电导率较高,而在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条件下,该植物的电导率较低。11~12 月,电导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12月份电导率最高,为0.81us/cm;从12 月开始~翌年4 月,电导率逐渐降低,由于2 月份有气温上升,所以电导率出现大幅度回落,到3 月份电导率又变高,4 月份气温稳步上升,所以电导率也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植物电导率高,耐寒性高,电导率低,耐寒性差。

图1 含水率变化图

图2 电导率变化图

2.3 POD 与耐寒性

POD 的主要功能是催化H2O 分解,氧化其底物所产生的过氧化物。POD 在与CAT 协同清除H2O2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1~12 月,气温降低速度快,POD含量增高至最高值。12 月之后,一直到次年4 月份,POD开始逐渐降低,1~2月、3~4 月降低速度较快。

2.4 SOD 与耐寒性

11~12 月,大叶黄杨生长的环境昼夜温差较大,室外温度在5~20℃,该植物生长趋势良好,当逐步迈入越冬前的抗逆锻炼阶段,叶片中的SOD 的活性增强。12 月上旬~翌年2 月上旬,温度较低,开始土壤霜冻期,晚上气温降至5℃甚至0℃以下,大叶黄杨SOD 活性呈下降。2 月上旬之后,温度有所回升,SOD活性基本可以维持在1 月份的水平。3 月上旬之后,气温上升,天气回暖,温度可到5~20℃,新芽相继萌发,头年叶逐渐衰老,叶片中SOD 活性降低。

归纳上述3 个阶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常绿植物,大叶黄杨作越冬期间SOD 活性变化曲线均呈现M 状,SOD 活性并不随气温下降而减弱,和温度变化无正相关关系。

图3 POD 变化图

图4 SOD 变化图

2.5 可溶性蛋白与耐寒性

可溶性蛋白含量11~翌年12 月变化不大,12 月~翌年1 月呈上升趋势;由于2 月回温,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些;3 月份气温又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4月份气温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见可溶性蛋白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含量降低。

图5 可溶性蛋白变化图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细胞膜是用来交换、调节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它最重要作用是具有选择透性。每当植物面临逆境伤害,细胞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膜的透性增强了,选择透性消失了,细胞里面的电解质向外渗。膜结构破坏的程度与逆境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作物品种的抗性等因素有关。因此,质膜透性的测定常用于评价逆境伤害的一个生理指标,在植物抗性生理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

在植物处在不利环境时候,通过代谢反应来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伤害,使植物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例如植物遇到干旱或低温时,细胞内的渗透物质含量会上升,以提高细胞抗性。大叶黄杨在冬季代谢速率降低,植物通过降低含水率来增加细胞液渗透压,增强了植物的耐寒性,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保护植物细胞液冻结,防治植物失水造成植物冻害。叶片含水率降低,渗透压增高,电导率也随之增高。

在自然越冬时或者各种逆境发生时,植物体的水分状况变化具有相似性,逆境时植物吸水力降低,蒸腾量降低,但蒸腾量大于吸水量,使植物组织的含水率降低并造成植物叶片等萎蔫。植物含水率的降低使组织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自由水更高,从而又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低温造成的寒害、冻害等常给植物的种植和生长带来不小的影响。试验表明,SOD 与大叶黄杨的耐寒性并没有正相关关系,而POD 则会因为气温的降低而升高。

可溶性蛋白作为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和营养物质,它们在叶片中的增加和积累能够提升细胞的保水能力,对于细胞的生命物质及生物膜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可溶性蛋白也是考量大叶黄杨耐寒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验表明,在气候恶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这5 个因子中4 个因子与大叶黄杨的耐寒性相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叶片含水率、电导率、POD、可溶性蛋白4 个因子。叶片含水率降低时,大叶黄杨的耐寒性较好;电导率升高,大叶黄杨抗寒性强;POD、可溶性蛋白升高,大叶黄杨耐寒性增强。

猜你喜欢

电导率含水率可溶性
直接估计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适用性分析
容重及含水率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研究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千针万线草幼苗出土及生长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掺钙铬酸镧-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①
铝电解复杂电解质体系电导率研究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2265FS土壤原位电导仪测定结果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
类芽孢杆菌属β-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重组表达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