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三角洲重度盐碱地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研究及效益分析

2020-08-31董晓亮侯红燕郭涛王海凤魏立兴周红张茂林叶荣河张士永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蟹苗食味盐碱地

董晓亮,侯红燕,郭涛,王海凤,魏立兴,周红,张茂林,叶荣河,张士永

(1.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2.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3.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4.东营市原硕农业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将水产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是一种一水两用、互利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1]。利用稻田及环沟的浅水环境进行中华绒螯蟹养殖,既能保证水稻的种植面积,又能发展水产养殖[2];既实现了水稻与水产的效益,又能减少对有机肥料和农药的依赖性。这种聚焦优化利用生态农业系统的循环内生作用,可通过生态反哺的形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3]。在稻蟹共生模式下,蟹可以有效除去红线虫、白线虫、稻水象甲等地下害虫,还可除幼草、疏松土壤增肥,稻田则为蟹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4,5]。然而稻田水体环境相对较小,水体的pH值、水温、溶氧等指标随着季节变化较大,导致水质不稳定[6,7],尤其是7—8月高温季节,水体中的铵态氮、硝态氮有时会突然升高,这对蟹的生长产生致命影响[8]。因此,在稻蟹立体种养过程中,应适时检测水体的各项指标,进行水质调控。

在黄河三角洲重度盐碱地上种植水稻,需要洗盐2~3次,且单一的水稻种植模式,管理成本高、效益低,种粮积极性降低,产生大量撂荒地。在该地区开展重度盐碱地稻蟹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集成与推广,有利于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程的进程。本团队结合当地水稻种植和养殖业发展实际情况,在国内相关先进技术基础上,以中华绒螯蟹、中粳中熟水稻圣稻2620为试验材料,在探索黄河三角洲重度盐碱地(含盐量4‰ ~6‰)条件下稻蟹高效种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稻蟹种养产品质量、增加效益、保护种养区域生态环境继而实现稻区水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蟹苗 中华绒螯蟹幼蟹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纯正,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蟹苗规格:每千克80只。

1.1.2 水稻品种 圣稻2620为优质米品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育成,东营地区种植表现出抗倒抗病、产量高等特性。

1.1.3 试验地概况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28村(37°15′N,118°05′E),属典型黄河三角洲滨海重度盐碱地,春季土壤含盐量为6‰~10‰。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1.34 g/kg、全氮0.77 g/kg、有效磷0.1 mg/kg和速效钾65.5 mg/kg,pH值8.1,阳离子交换量8.19 cmol(+)/kg。

1.2 田间工程与配套设施建设

稻田靠近水源,灌排方便,交通便利。水质优,无污染源。稻蟹种养田间结构见图1。环沟式养殖方式,以0.67 hm2为1方,每方由环沟和稻田两部分组成。环沟成环形围绕稻田一周,占比20%,上沟宽5 m,沟底宽3.2 m,深1.5 m,坡比1∶1.5,开挖出的土壤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块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以经济、实惠、防逃效果好为原则,采用钙塑板。防逃墙埋入土内20 cm,高出地面50 cm,用竹桩支撑固定,四角成圆弧形。按照水稻种植、螯蟹养殖调控水位和水质要求,建好进排水系统,确保灌得进、排得出,另在进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螯蟹逃逸和敌害生物侵入。

1.3 苗种投放及水稻种植

稻蟹种养模式中,中华绒螯蟹苗种每公顷投放密度共3个,T1:2 250只;T2:3 750只;T3:5 250只;水稻插秧规格为行距30 cm×株距16 cm。普通种植模式:仅种植水稻,普通大田管理措施,插秧规格为行距30 cm×株距14 cm。两种水稻种植模式均在4月11日大棚育秧,用种量(盘芽谷)180 g,5月30日机械化插秧。

2017—2019年3年均进行3个蟹苗投放密度试验。蟹苗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活跃、行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身上无附着物、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逸,一次性放足。先将运来的蟹苗用水冲洗掉泡沫,待其吸足水分、适应养蟹池塘水温后,让其自由爬入水中。水中泼洒解毒VC,增强蟹苗的抗应激能力。

稻蟹种养模式在蟹苗投放前10天,施有机肥600 kg/hm2培肥土壤。

1.4 田间管理

在环形沟底部种植伊乐藻1行,株距为2 m。饲料为玉米片+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幼蟹投饲率6%,成蟹投饲率4%,白天投喂量占日投饵量的30%,傍晚投喂量占日投饵量的70%。阴雨或暴雨天气,减少或停喂;蟹体大批蜕壳阶段及时减少投喂量;天气晴好或换水后水质良好情况下,增加投喂量。

适时注水和换水。每月使用两次护肝保健产品(恩康肝泰)。螯蟹脱壳期间,投放补钙产品(葡萄糖离子钙)。每月用生石灰泼洒消毒1次,用量15 g/m3水体。及时使用EM益水宝进行肥水。定期使用“水体保护解毒剂”、解毒底改片(颗粒底净宝)环境改良剂,以改善养殖水质和底质环境。环形沟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 cm,pH值7.5~8.5。

1.5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中华绒螯蟹生长指标:测量初始体重、终末体重、体长、产量,计算特定增长[9]。考察稻蟹种养及普通大田水稻的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收获期测定单产。自然晾晒水分降至15.5% 以 下 时,采 用 佐 竹THU35C 砻 谷 机、CBS300BS鲜米机、米粒食味计-RLTA10B(2)-K等处理稻谷,测定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对测定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华绒螯蟹生长指标变化

由表1看出,各处理雄蟹的初始体重、终末体重、体长和特定增长均高于雌蟹。各处理雄蟹、雌蟹的初始体重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雄蟹、雌蟹的终末体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体重最高的为养殖密度最小的T1处理,雄蟹每只平均体重为166.6 g,较T2高3.5%、较T3高11.4%;T1处理的雌蟹每只平均体重为136.04 g,较T1高3.4%、较T2高8.4%。

T1与T2处理的雄蟹、雌蟹体长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大于T3,其中T1处理雄蟹比T3长1.3%,雌蟹长9.9%。

各处理组雄蟹、雌蟹的特定增长有显著性差异,即随着投放密度升高,其特定增长降低。投放密度最大的T3处理产量最高,为391.65 kg/hm2;中等投放密度的T2处理产量次位,为316.20 kg/hm2;产量最低的为投放密度最低的T1处理,仅201.15 kg/hm2。

表1 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指标

2.2 稻蟹种养模式与普通种植对重度盐碱地水稻产量指标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实测单产上[10,11]。由表2可以看出,稻蟹种养模式与普通种植的有效穗数差异显著,后者比前者高10.4%。两种模式的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差异显著,普通种植比稻蟹种养模式分别高20.6%和20.4%。两者的结实率与千粒重无显著差异。两种模式的产量差异显著,普通种植产量为8 340.30 kg/hm2,稻蟹种养模式产量为6 607.80 kg/hm2,前者比后者高26.2%。稻蟹种养模式虽增加株距,但肥料用量减少,全程不施化学农药,水稻生长指标和产量显著低于普通种植。

2.3 重度盐碱地稻蟹种养模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水稻籽粒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是稻米营养和蒸煮食味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12]。稻米外观品质主要由垩白度、整精米率、透明度、香味等综合指标决定。由表3可以看出,稻蟹种养与普通种植两种模式的稻米垩白粒率差异显著,前者为3.3%,后者为1.9%,稻蟹种养水稻垩白率增加。两种模式的稻米整精米率差异显著,前者为92.5%,后者为96.3%。稻米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前者为7.5%,后者为8.2%,表明稻蟹种养减少肥料用量后显著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两种模式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前者略低于后者。稻米食味值差异显著,前者比后者高5.9%。

2.4 重度盐碱地稻蟹种养模式与普通水稻种植的效益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稻蟹种养模式3个处理其优质稻收益相同;中华绒螯蟹收益最高的为T3处理,每公顷收益为31 332.0元,较T2高10.1%,较T1高41.6%。稻蟹种养模式的水稻价格高,为每千克3.8元,每公顷产值为25 109.7元,比普通种植模式提高15.8%。每公顷纯收益最高的为T3处理,为19 552.8元,较T2高10.9%,较T1高55.1%,是普通水稻种植的3.4倍。

表3 稻蟹种养模式与普通种植的水稻品质对比

表4 稻蟹种养与普通水稻种植效益分析

3 结论

本研究稻蟹种养环沟与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环形沟围绕稻田一周,上沟宽5 m,深1.5 m,坡比1∶1.5;钙塑板用做防逃墙,入土20 cm,高出地面50 cm;建好进排水系统,另在进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螯蟹逃逸和敌害生物侵入。

蟹苗投放前,生石灰田塘消毒,株距2 m种植水草。蟹苗吸足水,让其自由爬入水中。水中泼洒解毒VC,增强蟹苗体质。

水质调控:每隔7天的上午10时加注新水。大雨后泼洒二氧化氯消毒,泼洒VC增强蟹苗免疫力,及时清除青苔。

饲料投喂:幼蟹投饲率6%,成蟹投饲率4%;白天投料量占30%,傍晚投料量占70%。天气热水温高,河蟹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8月下旬至起捕,为催肥期,需加强营养积累。

稻蟹种养模式与普通种植的水稻生长、产量、品质三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前者的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均显著低于后者,后者较前者产量高1 732.5 kg/hm2,但前者显著提高稻米食味品质(食味值提高5.9%)和稻谷价格,其稻谷产值比普通种植高15.8%。稻蟹种养模式下,中华绒螯蟹的产值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产值最高的为每公顷投放5 250只的T3处理,每公顷纯收益为19 552.8元。综合看出,黄河三角洲重度盐碱地稻蟹种养模式下,每公顷投放密度2 250只可以得到最大规格的中华绒螯蟹,但总收益较低,投放密度5 250只时收益最佳。

猜你喜欢

蟹苗食味盐碱地
让盐碱地稻谷飘香!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成立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急! 成蟹没销路,蟹苗运输困难,蟹农在线求救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
蟹苗选购技术
利用网络交流学习 蟹苗大户名声远播
盐碱地变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