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环境触合设计方法

2020-08-30王勤书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5期
关键词:设计者民宿旅游

王勤书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 550081)

0 引言

在现代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乡村民宿建筑逐渐脱离了“家庭副业”的传统定义,逐渐向设计特色化、装饰精致化、服务综合化的高层次方向转变。此时,民宿建筑已不仅是游客旅游期间停留住宿的场所,更是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旅游竞争力的主要载体之一。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环境触合设计的方法策略展开讨论。

1 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环境触合的设计类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水平与旅游行业的同步发展,民俗旅游、特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民宿也随之成为人们旅游居住的首选。在此背景下,为了凸显民宿的田园特色,同时也为了满足居民、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民宿设计的类型越来越趋于多形式化、多功能化。从目前来看,在环境触合的背景下,南方乡村民宿建筑的设计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观光类型。这一民宿设计类型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且与自然环境的外在融合度最高。在设计者巧思妙想的支持下,各类人造景观、自然景观被精心设计于民宿庭院、房室等处,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居住于此,游客可在房间内透过玻璃墙体直接欣赏室外的山峦、海洋,也可在绿植遍布的庭院中仰望满天繁星,进而产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审美感受[1]。

(2)文化实践类型。与第一种类型相比,此种民宿设计类型更加注重与当地人文环境的接触融合。在民宿环境中,设计者往往会布置出专门的画室、手工艺区等场所,游客在居住民宿、游览景色的同时,也能学习、实践乡村地区的特色文化活动,如剪纸、绘制版画、制作天灯、扎染布料等,获得深层的民俗文化体验。

(3)乡村体验类型。这一民宿设计类型与北方地区盛行的“农家乐”类似,主要以乡村地区特有的田园生活为依托,为游客提供出城市环境中难以接触到的农家生活、农业生产体验机会,如采茶、摘果、桑蚕、养鹿、吃农家饭等。在体验中,游客可以暂时忘却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状态,享受乡村地区自给自足、缓慢闲适的生活乐趣。

(4)复古怀旧类型。与城市高楼大厦林立、科技元素遍布的环境特点不同,南方很多乡村地区保留有浓郁的传统韵味甚至原始气息。在此资源条件与文化环境背景下,很多设计者也会选择将民宿设计成古朴、怀旧的历史风格,如客家土楼、傣族竹楼等,为游客营造出古今相近的特色旅游居住氛围。

(5)休闲服务类型。从目前来看,休闲服务型乡村民宿以温泉民宿为代表类型。在此类民宿的设计中,设计者更倾向于为游客提供出高质量、自然化的休闲服务支持,因此会在乡村地区原有温泉资源的基础上,配备出SPA 按摩、独立影院等项目,使游客在乡村名宿中体验到如同居家般的放松感、归属感,促进游客缓解身心疲劳。

2 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环境触合的设计要求

2.1 旅游吸引力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旅游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进而引发了旅游项目、旅游服务、民宿风格等多方面的“同质化”现象。此时,设计者要想充分发挥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乡村环境的资源优势,提高民宿建筑对游客的吸引力,就必须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和特色的体现。例如,在南方海滨乡村民宿的设计中,相关人员应做好海洋景观的有效利用,对庭院结构、门窗造型、墙体材质等进行特化设计,进而打破民宿空间与自然海洋环境之间的界限,确保游客在民宿中居住、活动的过程中也能观赏海景、感受海风。

2.2 综合体验性的要求

“体验为王”是旅游行业万古不变的竞争法则,通常情况下,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越深入、越丰富,其主观情绪也就越高涨,对旅游活动、旅游项目的满意度、复游率以及宣传潜力也就越高。所以,在环境触合背景下进行南方乡村民宿建筑的设计时,设计者必须要保证游客体验的综合性和深度性。例如,可将两种以上的民宿建筑设计类型协调融入到同一设计方案当中,把文化输出、休闲服务、自然亲近等功能综合赋予到民宿建筑上,营造出自然生态气息与社会人文色彩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良性居住氛围。

2.3 生态持续性的要求

科学保护自然环境、适度利用生态资源,既是现代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环境实现触合设计的必然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全面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明确区分各类资源的可用与不可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并实施出针对性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同时,民宿建筑的设计与落实应坚持“环境友好”原则,不可将破坏当地动植物生存环境、破坏当地民俗文化环境、挤压乡村居民生存空间作为代价[2]。

3 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环境触合的设计策略

3.1 民宿景观的特化设计

将特色的民俗元素、自然元素融入民宿景观、建筑结构等方面的设计当中,是直接且有效的环境触合方式。例如,在南方滨海地区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可在建筑装饰中融入大量的海洋形象,如贝壳形状的灯饰、蓝色海浪纹理的墙纸等,从而在民宿建筑内环境中营造出浓郁的海洋文化氛围。同时,还可将门窗、围墙的形状进行特化设计,如鱼形窗、海浪型围墙等[3]。

3.2 民宿边界的柔化设计

在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环境的触合设计中,设计者应致力于改变传统中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泾渭分明”的区别状态,积极实现民宿边界的柔和化、模糊化。一方面,可从色彩、质感等方面入手,对民宿建筑的外边界进行柔化设计,使民宿与自然环境形成交融共生之感。例如,可在民宿院墙、屋顶等处覆盖苔藓、爬山虎等绿色植被,实现自然环境向民宿环境的有效延伸,如图1(a)所示;另一方面,可在保证民宿建筑主体强度充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镂空设计,或设计出大面积的玻璃结构,以此实现民宿建筑内边界的柔化,如图1(b)所示。这样一来,民宿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渗透衔接更加流程,可促使游客在视觉、心理上形成开放化的空间感知。

3.3 民宿空间的优化设计

首先,应对民宿的入口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入口不仅是游客进出民宿建筑的通道路径,更是民宿内外环境的过渡标志。所以,有必要在入口设计上下足功夫,促进民宿建筑与外部环境的顺畅过渡。例如,可对入口面的尺度、色彩、样式进行合理设计,使其与民宿建筑墙体、主体浑然相依,并能充分体现民宿的主题特色。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证入口面与所处环境不显突兀、充分贴合,进而形成一幅物象与背景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景画。

其次,应对民宿的庭院空间进行优化设计。通常情况下,乡村地区的民宿庭院具有开放性空间特点,可为环境触合设计提供出良好的平台条件。基于此,设计者可将外部环境中的绿植引入庭院中,或栽植出垂柳、白杨、马尾松等植物,以提升庭院空间的自然感。

最后,应对民宿的客房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客房是游客休憩、生活的私人空间,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中,设计者应脱离城市酒店的设计理念,着重体现客房的乡土气息与主题特色。例如,在苗族村寨的民宿设计中,设计者可运用墙绘、浮雕等多种艺术手法,将苗族文化中特色的图腾元素布设到墙、床、门窗等处,从而缩短民宿建筑与乡村地区人文环境的距离。此外,还可将苗绣工艺品陈列在客房空间中,也能营造特色氛围。

图1 乡村民宿

3.4 民宿材料的活化设计

材料对建筑的影响是整体且直观的,合理实现建筑材料的活化设计,也能提高南方乡村民宿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触合水平。例如,为了凸显乡村地区原生态、古朴化的旅游环境特点,设计者可将当地的木、石、竹等材料作为建筑装饰或建筑主体材料。

4 结论

总而言之,乡村民宿与特色旅游产业相伴而行,现已形成多类型、多资源的建筑服务特点。所以,在设计实践中,设计者必须要从自然生态、民俗人文、田园风情等多个环境角度入手,对民宿建筑的景观样式、边界形式、空间格局、材料类型进行科学设计、特色设计,以达到最佳的环境触合效果,为游客提供出丰富化、高水平的旅游住宿体验服务。

猜你喜欢

设计者民宿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2020德国iF设计奖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旅游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