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行动方案背景下灌区节水措施建议

2020-08-30付杰蔡长举李长江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消费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节水型节水用水

付杰 蔡长举 李长江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标志着节水从行业管理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必将有力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为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2019年12月,贵州省印发了《贵州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贵州节水方案》)。灌区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贵州节水方案》中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发挥其空间优势,利用区域内水资源,通过工程、管理、农艺、生态等节水措施,达到节水增效目的,助力生态农业发展,实现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一、贵州灌区基本情况

贵州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省份,岩溶地貌发达,山多地少,石多土少,雨多库少。①灌区规模方面,贵州有大型灌区10个(都为中小型灌区“打捆”组成),中型灌区118个,小型灌区29000多个。②灌区种植作物方面,以传统五大作物为主的基础上,近年全省加快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高效经济作物面积。③高效节水灌面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效节水灌面建设快速,截止2018年,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约240万亩。④灌区工程方面,灌区内水源工程多为“蓄、引、提”形式,其中多以蓄为主;输水工程以渠系工程为主,随着高效节水工程的实施,近年以管道输水为主的建设项目逐年增加。

二、贵州农业用水现状

《贵州节水方案》制定的农业节水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0以上;到2022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136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0以上。根据《贵州省水资源公报》,统计贵州省2006年至2018年农业用水总量(图1)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图2),可知我省农业用水占比2013年以来呈小幅上升,每年增加约4%;2018年农业用水总量和占比历年最高,为106.79亿m3和54.3%,但占比低于当年全国水平(61.3%)。农业用水效率方面,2006年至2018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385提高到0.472,但处于同年全国水平(0.554)以下。

两项指标虽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但也表明我省农业用水的节水潜力还有较大提高空间,而灌区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挖缺并提高灌区的节水潜力,如何实践并完成节水目标,缩小与节水先进地区的差距,建议以节水措施中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工作内容,从现状“短板”中找问题,开展适宜本灌区的节水工作。

图1 贵州省2006年至2018年农业用水总量

图2 贵州省2006年至2018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三、灌区节水措施思路

(一)工程节水措施

《贵州节水方案》提出要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30万亩,每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到2022年,积极推进节水型灌区和节水农业示范区创建。

针对《贵州节水方案》制定的目标,笔者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和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将灌区节水工程措施分为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结合本省灌区水利设施存在的“短板”,提出以下建议。

表1 灌区工程节水措施建议表

(二)管理节水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不仅是为了实体建设,更重要的是为管理节水措施提供硬件条件;管理节水措施的制度优势,为工程运行提供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同功一体。对照《贵州节水方案》任务目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管理节水措施建议。

1.完善支撑灌溉管理的硬件条件

响应方案中总量强度双控行动和农业节水增效的水资源管理目标,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灌区水资源情况,建议以首部—取水处、节点—用水户取水处、尾部—田间用水,在三处计量设施的硬件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灌溉用水管理对策措施,使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用水效率的量化目标有数据可依、有制度可行。完善灌溉实验站建设,为灌区所属区域范围的农业用水定额管理、节水灌溉制度落实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2.强化管理机制的监管作用

为响应《贵州节水方案》用水全过程管理、强化节水监督考核的任务目标,可借鉴农村人饮建后管护的“三个责任”制度,建立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灌区管理单位或用水户(组织)运行管理责任的建后管护责任制度,强化政府在灌区节水方面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鼓励并支持灌区管理单位或用水户(组织)开展能体现用水价值的市场行为,微观上为灌区运行提供管理保障,宏观上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强调水价机制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为响应《贵州节水方案》“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同步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的任务目标,根据灌区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区域内农业用水户用水方式和规模的基础上,制定本灌区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特别是全省正在开展的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产业更加多样化和规模化,滋生了众多以高效经济作物为经营对象的用水户。在此背景下,要求灌区水价机制更有针对性和合理性,最终目的是促进节约用水和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4.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现阶段传统灌区向现代灌区发展的目标是更加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空间布局、水情测报、安全监测、通信预警和远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提高管理节水水平。如基于3S技术的“灌区一张图”,可实现灌区空间数据最大限度的统一管理;贵州大数据优势,可提高社会与灌区的融合度,让公众更多参与到灌区的公益性服务中;推广自动化技术,实现灌区水利设施高效管理,提高灌区集中控制和调度水平。

四、小结

笔者理解响应节水行动方案的灌区节水工作思路,应先满足基本的任务要求,同时对照节水行动方案制定的目标,提出本灌区的具体节水措施,与节水方案相互呼应;最终层面是将相关成果与建设节水型社会“四大体系”相衔接,将灌区作为“点”,推动节水社会这个“面”,以点推面,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猜你喜欢

节水型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型抽水马桶
节水妙想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