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刍探

2020-08-29罗金文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兴趣高中语文

罗金文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简单的叙述,并对现价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指导性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295-01

1.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提升高中生的素養。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和礼仪,在我国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逐渐被伦常所影响,从“礼、义、廉、耻”到“仁、义、礼、智、信”,彰显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处事之道。这些文化虽然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但其价值和影响不会因时空的差距而有所减少。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帮助。

1.2 提升民族感、归属感。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彰显了人们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对人的成长与人生观的树立有很好的指引作用。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求学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接受较多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爱国精神和情怀。

1.3 树立正确的观念。

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亲密接触,很多西方思潮逐渐在我国传播,比如享乐主义、追风主义、不作为主义等,一旦这些思潮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将会对我国的长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可以时刻提醒高中生不要忘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可以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抵制外来思想的侵蚀,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1 挖掘课内教材。

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点内容,在郎朗上口的文字中,蕴含了人生的大道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教材中的古诗文,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体会诗人的描写手法,体会其中的人生百味,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例如,在学习《短歌行》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有:(1)大家认为哪个字可以用来作全诗的“诗眼”呢?(2)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消愁,这

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而低沉的?(3)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通过阅读和交流,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本诗主人公的情感基调,主人公不是因为人生短暂而惆怅,而是因为对人才的渴望而焦虑。此外,在诗中,作者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将这种焦急的心态体现得一览无余。通过学习这些诗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操,还可以激励学生做一个慧眼识珠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的教育不正是语文教育的初衷吗?

2.2 开发校本教材。

在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是出自著名的作家之手,这些文本都是他们勤劳与智慧的见证,是他们心灵成长的体现。为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常常将作者的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讲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文本之前先对作者有较深的认知。但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即便对学生进行了相关作者的介绍,学生依然掌握得不够牢固,对作家笔下的优秀文章更是知之甚少。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开发了《朗诵的艺术》《国学小课堂》《古诗苑漫步》《小龙故事会》《高中作文指导》《“清幽午韵”经典诵读》(上、下册)校本教材,只有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

例如,在开发《朗诵的艺术》《国学小课堂》《古诗苑漫步》《小龙故事会》《高中作文指导》《“清幽午韵”经典诵读》(上、下册)校本教材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的去搜索教材内容,并对内容进行理解掌握。只有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才会尽快的投入到自学队伍中。这对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与提升。

2.3 创新教学形式。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如果教师单纯依靠口头讲解的形式,学生会听得百无聊赖,课堂气氛自然不会活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无从谈起。为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兴趣,开展并举行朗读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而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则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活动时间,在活动期间,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启发,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学校以语文老师为主,大力推动“清幽午韵”经典诵读活动和朗诵大赛、每年一届的语文节、每周一节语文阅读课、诗词大会、魁星语文社团活动(如朗诵社、国学小课堂、小龙读书会、古诗苑漫步、创作社、戏剧社等)等活动,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传统文化中渗透,从根本上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只有提成学生兴趣的同时,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自身能力,才可以真正的提高。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并激发学生文化情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于彩梅.高中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刍探[J].成才之路,2018(33):25.

[2] 何玉茵.关于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2):48.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兴趣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