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2020-08-29余利庆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教学方法

余利庆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改十分重视学生个人发展、教师成长,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需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可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化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本文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289-01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教师教学方式单调不丰富;学生家长与老师过于重视考试成绩。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1 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方法创新奠定基础。

师生间的沟通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因而数学教师需努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学习意识受教师影响较大,因而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1]。在沟通中,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学习现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有利。比如:教师可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玩游戏,通过双方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师生关系。课余时间,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充分理解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这对教师充分认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优化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2.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教师不仅需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还需重视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只有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对数学知识感兴趣,其学习积极性才更高[2]。因而,数学教师应选择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应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及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开展《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乐场情境,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最喜欢何种娱乐项目。此后,教师可由摩天轮形状、特点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圆概念、相关知识。采用此种方式,可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

2.3 积极推广数形结合教学方式。

(1)以形助数,利用线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基于数形结合思想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图形将抽象化数学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可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思考能力。譬如线段图,教师可利用线段图把抽象化数量关系直观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可充分掌握抽象化数学知识。因而,数学教师需正确认知线段图、掌握线段图绘制方法,将复杂数学问题简化。比如:学生在长度在100米的马路上植树,每棵树间隔5米,两端都需要栽种树木,一共需要栽几棵树?学生可利用线段图将题目隐藏的条件、数量关系、条件等展现出来,可迅速解答题目:栽种树木棵数=间隔数+1,全长÷间距=间隔数。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线段图知识、线段图绘制方式,还应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解答数学题目。在解答上述题目时,学生可绘制线段图、观察线段图,发现栽种树木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这一特征。采用此方式解答题目,可提升学生解题速度及解题正确率。

(2)以数解形,利用计算公式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结构。

小学阶段需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础性几何图形,小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及理解也是以图像、实物为基础。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主要涉及之前学习的几何图形、几何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图形、建立图形联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同点。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割补法拼接梯形,由拼接中使學生感受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变换方式及相同点,进而保证学生可掌握图形转换关系及转换方式。

(3)数形互助,利用“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思想解答数学题目,依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题目要求,探寻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以提高题目解答速度及准确率。

①探析“数”与“形”间的联系。

可基于数形互助思想解答“鸡兔同笼”问题。以往,学生在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着手。因而,数学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鸡兔同笼”问题正确解题思路、解题方式,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比如:小红家养了一些兔子与鸡,兔子与鸡一共有35个头,兔子与鸡一共有94只脚,提问兔子与鸡分别有几只?在遇到此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分析、解答题目。将题目已知条件利用图形展现出来,可提升学生解题效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②以形助数。

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方式解答题目。折线统计图可充分展现“数形互助”这一数学思想。学生可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中折线高低了解数值变化,学生可通过折线统计图直观了解数值增减变化情况。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掌握数、形之间的联系及转变,提升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视程度及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数学题目,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

总之在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逐渐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且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数形结合是一种新型理念,将其用于数学教学可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数、形的概念,丰富学生解题思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为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光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中华少年,2019(2):135-135.

[2] 余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8(1):38-38.

[3] 陈雷鸣.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J].中华少年,2018(11):196-196.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