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题类微课的优化策略及应用

2020-08-29景志全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明审题解题

景志全

摘要: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需要学生有良好分析与推理能力。基于此,小学数学解题类教学中,充分运用微课,创建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利用一题多解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解题能力,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类;微课

中圖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148-01

前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符合《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并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辅助工具,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数学解题类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不但符合新课标要求,还对小学生学习其促进作用,提升解题类教学效率。

1.以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节好的微课,对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有重要作用,小学生好奇心重,课堂中学习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微课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以高昂的兴趣,化被动于主动。因此创建问题情境,以“推导法解题”专题为例,先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问题微课“小明拿着自己的零花钱出去买书,在超市中看到薯片,忍不住买了一包,划掉全部钱数的16,然后到书店中买了一本中国名著,又花掉剩下钱的35,回到家,小明的弟弟要走了8元钱,妈妈下班回来之后,又给小明10元钱,此时小明还剩下12元钱,请问小明出门前有多少钱?”。利用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探究关于推导法解题的方法,激活其学习动机,建立学习情感。

2.提取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审题

关于上面的问题,若教师直接讲解,缺少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这样虽然学生知道了这道问题的解答过程,但是却不能养成对应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审题环节就养成良好思考习惯。另外小学数学问题解答中,学生往往从审题上就出现问题,如不知“已知”与“未知”。所以此过程的教学,需先从题目结构进行优化,令学生掌握关键信息,挖掘隐藏信息。此过程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已知与未知图像。如上面问题的已知条件为:(1)第一次花掉总钱数的16;第二次花掉剩下钱数的35;第三次减少8元;第四次增加10元。(2)最终剩下12元钱。未知条件为:小明之前有多少钱?教师带领学生审题,并将这个文字较多的题目,当做一场迷宫游戏,即入迷宫之前的未知钱数x,经过四个阶段之后,出迷宫还剩12元钱。要想找出迷宫入口,可以从出口处倒着走一遍,即“倒推法”。通过此引发学生思考,在讨论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利用问题中的关键点,进行小学数学解题教学,利用微课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分析题目中的本质与非本质信息,抓住题目重点,找出其中重要条件,在构建解题思路下,完成对已知条件的规律探索,最后利用倒推思想,从审题向解题环节过渡。

3.尝试一题多解找出问题解法关联

微课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向学生解释如何使用新知识解题或者巩固新知,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一题多解的过程,即学生思维启发不足。面对如何利用微课培养学生一题多解能力,可以从三个问题入手:(1)见过类似的问题吗?(2)可以转化为以前熟悉的问题吗?(3)问题中包含哪些定理定义?通过此鼓励学生尝试一题多解,即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然后使用不同手段解题,其中更加重视解题方法中的内在联系。如分析问题解法的时候,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剖析过程微课,图1为微课截图。此过程单靠学生观看是不够的,还需与教师语言引导结合。如教师先抛出问题“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图1,找出问题的解答方法。然后教师提问“谁还有不同的解法?”有的学生说“这个问题中包含很多数量关系,除了图1中的解答方法,我还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即画出线段分析小明手中钱数的变化”利用“剩余”与“花掉”关系图形的绘画,找出等量关系。教师与学生一同绘制图形,并逐步计算。

根据教师的引导与学生思考,同一个问题,产生两种解题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题目中的语言进行反向推导。另一种是即根据题目绘制对应数量关系的图形,然后再反向推导。待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之后,然后利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练习。此时教师趁热打铁,通过微课展示相似问题,让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解题。

此过程中微课的运用,将解题思路直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更加便捷,并且教师利用鼓励性的语言,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激发中,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与总结下,扩展学生解题思路。

4.以小节归纳促使学生知识点迁移

课后归纳环节中运用微课,将重点放在解题方法的归纳与解题思想的引导中。利用问题“请你思考,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才能使用今天我们接触的倒推法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列式倒推法与画图倒推法等方法,加深学生理解。整个课堂归纳过程,以“阅读题目-找出关键信息-梳理倒推法-找到答案”为主线进行,让学生更深刻记忆倒推法。但是教师在设计此环节的时候,需要注意:第一,详细梳理数学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即学生不但会解答问题,还能将倒推解题方法,运用于其他问题中[2]。第二,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数形结合。以往每节课带领学生反思的时间较少,因此教师要有很强的逻辑性与层次性,以精简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而才能进行知识点迁移。

结论

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小学数学教学添砖加瓦,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此,以解题教学为例,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探寻问题的关键词,进行一题多解学习模式,促使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玉春.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研究[J].学周刊,2020(11):35-36.

[2] 张月梅.资源开发,成就高效数学课堂——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76.

猜你喜欢

小明审题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小明照相
“三招”学会审题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