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2020-08-29秦丽蓉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多元化个性化

秦丽蓉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更多的是延伸到课后作业和生活中,我们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同时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后作业。对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对此方面进行了探索,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作业形式上做到多元化,在作业内容上做到个性化、有趣化,帮助学生从被动完成作业变为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

关键词:课后作业;多元化;个性化;有趣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074-01

叶圣陶先生提出过“语文是一种工具”的论断,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需要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写”上,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结合听说读写在内的富有色彩、充满情趣、体现创新的多元复合体。

1.“单一作业”变为“多元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教师忽略了学生是人的特点,忽略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的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往来。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潜力得不到挖掘,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作业设计,一种能将学生的天赋解放出来的新設计。这种作业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作业应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手抄报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短小视频等来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感官性,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我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四个太阳》时,布置了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呢?让学生充分个性化和多元化地表达,通过先画后写的方式不仅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更能将美术课和语文课整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写话练习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如此,作业不仅作为中端的一种介质,而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者,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节不断产生互动,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锻炼了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能获得一些美好的生活体验。

2.“要我完成”变为“我要完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学生更多的是“被动”,被动听课,被动完成作业。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必须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是机械重复地抄写,课文的死记硬背。为此,我特别反感让学生变成只会死抄硬背的机器,长此以往只会加重学生对语文的反感。我尝试不再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生字新词,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抄写不会的生字新词,已经会的不用抄写,这样减轻学生作业量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为了少抄写生字,利用课间时间积极学习生字新词的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承认每个孩子的优秀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3.“统一标准”变为“分层标准”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物种是有其多样性的,人也具有多样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存在个体差异性。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个体差异性,是教师布置作业的前提,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差异,就要尝试将作业多元分层。分层的好处不仅将作业更好地布置给学生,还能激发起学生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关于作业的设计形式,我们可以布置多种让学生独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类型。就如同自助餐,选择自己爱吃的一样。这样的作业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也能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

我在教学二年级的口语交际《做手工》后,布置了这样一个分层作业:(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一个小手工,并说出制作流程。(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一张纸上写出制作手工的过程(选做)。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不刻意拔高,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完成第一个作业后再完成第二个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更有利于“最近发展区”的充分发展。

4.“枯燥作业”变为“趣味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无味,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去启发学生,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来理解课文中枯燥的文字,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将学生自己的思考带入课文中去,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获得更多的见解与知识。在教学《爬山虎的脚》后,我布置了让孩子们课后去校园观察爬山虎脚的作业,将书本内容与课外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体验,让枯燥的作业变得富有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把机械重复的变为灵活多元化,把单一的知识变为知识技能、创新技能的综合训练,把被动完成作业的苦涩变为在学习探索中的喜悦,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富有趣味的分层作业中。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多元化个性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