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空间的透明性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

2020-08-28田春阳曹灿景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透明性意境

田春阳 曹灿景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当代人审美水平的普遍提高,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美学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更多设计师开始致力于探索空间的意境美,在这其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塑造成为设计师探索的典型案例。中国古典园林的诞生与中国山水画、山水诗文的发展息息相关,大多数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都是将代表时间的山水诗与代表空间的山水画糅合在一处场景中,对意境的创造产生重要影响。这与西方立体主义绘画中的透明性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理性客观的分析手法,在破碎中探寻整体。因此,本研究站在这一角度去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空间塑造。

关键词:透明性;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浅空间

1   研究背景

1.1   透明性的起源

空间的透明性理论最初被定性为一种艺术特质从现代绘画领域中提炼出来,并逐步演变成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模式方式,后又逐渐引入到建筑领域,从而在艺术的角度对建筑形态、空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在柯林·罗的著作《透明性1》中,透明性的定义涵盖以下2种:①物理透明性,即‘透明作为形容词存在被赋予了纯正的物理学意义,具备光线穿透特质从而能看到界面之后的现象。②现象透明性,则表明了“空间——时间”“同时性”“渗透”“叠合”“矛盾”等位置的相关性和更高层面的空间构成。[1]

戈尔杰·凯普斯在《视觉语言》中对“把透明性作为艺术作品中发现的一种状态”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定义:“当看到两个或更多的图形层层相叠,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图形都要求属于自己的共同叠合部分,那么我们就遭遇到一种空间维度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设想一种新的视觉属性。”[3]利用这种属性使得被叠加起来的图形相互渗透,相互补全,从而不破坏任何一方在视觉上的表现。因此透明性在这里还体现了一种空间的秩序。

1.2   透明性的发展过程

1944年,《视觉语言》出版,作者凯普斯在文中对“透明性”进行了定义。1963年,《透明性1》发表,在建筑学范围内开拓出一种新的建筑学设计方式,开启了设计师对“物理和现象”2个不同层面的透明性的探索。1971年,《透明性2》发布,其内容针对现象透明性进行深入讨论,并深入探索透明性的构图手法及其与内部空间构成的对应关系。1982年,在伯纳德·霍伊斯理编写的《作为设计手段的透明形式组织》[4]作为透明性写作“补遗”的文章中,透明性的概念被更普遍地归纳到现代建筑设计中。霍伊斯理认为“凡是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参照体系的空间位置,都会出现透明性现象。“透明性”的形式组织能够成为设计的有力工具,因为它容许‘拼贴。”因此,在这个期间“透明性“进一步衍生成为了一种设计方式。

1.3   浅空间

浅空间这一概念出自于“透明性”理论,最早展露在20世纪初的立体主义绘画中,它借助新的表达体积的形式,打破了古典主义绘画中传统的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绘画模式,[5]用平铺的技巧将画作中的空间展开叙述使得一切元素都处在一个平行状态上,从而打破原有的纵深画法,画家在作画时尽可能地防止三维夹角,使图面尽可能地看上去像一个平面,从而将有深度的空间尽可能地压缩,形成所谓的浅空间效果。

2   透明性与浅空间

2.1   立体主义绘画中的浅空间

立体主义作为一个运动和流派,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具有影响性地位。这类流派的艺术家们谋求打破、分解,他们喜欢通过将原有画面碎裂重组的放式,展现新的层次和画面内涵。[6]在立体主义画作中,艺术家在描写对象物时不会局限于一个角度,他们常常对对象物进行多角度甚至是多时空的描写,而后将其归置于同一个平面之中,以此使欣赏者可以在同一幅画面中感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变化,在破碎中探求完整。这种利用二维空间展现三维特性的方式即是透明性的一大应用。人的视觉活动是动态的、连续的,当事物以不完整的状态出现在眼前时,人会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去将它增补完整,立体主义艺术家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一特性,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带动作品中的空间展示。这种特殊的空间表现形式被柯林·罗称之为浅空间。透明意味着异空间层面的同时感知,随着视觉活动的不断变化,大脑中所呈现的画面即表现为不同空间的叠加状态。与通常所讲的某些物理介质的透明不同,此类现象被称为 “现象的透明”,而前者即为“物理的透明”。

柯林·罗对透明性的解析如下:“当画家力求采用平行透视精准表现置身于抽象的空间中的事物,现象的透明性就有了用武之地。[7]”。而实际上,放弃了传统透视的绘画方式,并不表示立体主义画家摒弃绘画中的空间表现。相反,立体主义画家不再将事物的阴影、光线的明暗、材料的材质作为表现重点,他们更加注重对形状和色彩的拼接表达。这种被打乱重组的模式更深一层次地融合了不同空间特质,观者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理解去感受画作中的空间变化,经久不倦。

2.2   建筑领域中的浅空间

与之有所差异的是在建筑范畴内,虚构的空间并不存在,这给如何去定义建筑中的浅空间增加了难度。建筑评论家希格弗莱德·吉迪恩认为,包豪斯校舍中透明的玻璃帷幕形式同时展现了楼房的里面和外面,从而显示了现代绘画中所体现的面的叠加关系,但是此时他理解的建筑透明性仍然是在物理层面上的透明。

柯林·罗和斯拉起茨基发现了建筑的正立面视角,这很符合对画面中浅空间的理解。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建筑被完完全全从三维空间中提取出来,叠加形成了透明性的空间暗示[8]正面性作为浅空间和透明性前提条件,它所展示的画面只能作为视觉感知的最终成果,而并非全部过程。在柯布西耶的加歇别墅方案中,利用既定的手法表现模糊的空间,建筑设计中同时融合了2种透明性概念。这个阶段,物理与现象的融合達到了透明性理论发展的巅峰时期,人们对“现象的透明性”的认知进入到更深的层面,为后世解析“现象的透明性”留下实践基础。现以北方园林为例所进行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透明性赏析也偏向于对“现象的透明性”进行探究。

3     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中的浅空间暗示

3.1   时代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这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东晋至唐宋年间,[9]当朝文人造园兴盛,追寻大自然及诗情画意是当时社会的主流。山水诗文、山水画作数不胜数,唐朝以诗为盛,宋朝以词闻名,山水诗词通常清新秀丽,风格自然朴素,融汇着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憧憬。而园林则是对这些憧憬的具象化体现,在人们不满足于诗词歌赋后,造园变成了实现内心追求的新方式,造园者寄情于景通常以花木、山石、理水、建筑等要素,在既定空间内营造无尽深远的意境。

从秦朝所产生的“象”到魏晉南北朝时期的“意象”,从简单的“立象示意”到“得以忘象”,意境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得以升华。[10]中国古典园林的意象境界是比现实景致更为深刻的审美层面。

3.2   山水画中的浅空间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来致力于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在平面上来讲,即追求一个意境深远空间延展的平面效果,借助对园林中空间的分层解析,弱化其中的空间感。这种平形空间的要素排布模式,其原理来自于山水画中的“推”的创作手法,也和西方立体主义中所描述的透明性理论相吻合。而与西方立体主义绘画不同的是,中国山水画对时空的表达是将二维景物安排在三维空间中,景物多以地面或者水面为连接,按照近大远小的构图手法将画卷铺展开来,以此模糊维度之间的界限,使观者在观赏中首先看到的仍是一个浅空间,随着探索会发现隐藏在背后被叠加起来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画面。

3.3   造园手法中的浅空间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有“框景”“障景”“对景”“借景”“漏景”,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观者在游览中可以体会到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因而古典园林中的视觉表现与西方建筑领域中的浅空间暗示有着共同之处。“正面性”在古典园林造景中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造园中的置石周边往往都配置植物以烘托主要观赏面,暗示游者从正面进行欣赏。

古典园林空间构成上较之建筑更为繁琐,观者的视点随着空间位置的移动而不断变化,因此产生“步移景易”“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空间体验。一个个非静态的画面中含括了整个园林复杂的空间布局,浅空间的背后累加着不同的空间层面。

4     从透明性的角度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根据观者在“看”4种不同状态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空间的透明性进行展示。

4.1  视点固定(有框类)

观者站在固定的地点,视线由景框固定,产生较为狭小的视觉领域。

如图1~3,颐和园谐趣园面积不大,是乾隆皇帝模仿无锡寄畅园建造手法所造,园内亭台堂榭,借助百间游廊和5座形式各异的桥相连通,是置于颐和园东北角的一座园中园,其中“洗秋”是位于谐趣园内南部的一座水榭,它位于谐趣园入口正对面,并与北边的“饮绿”水榭相对。从这间水榭打开的隔扇向西望,可以欣赏到一个精妙的浅空间暗示。

浅空间暗示:长窗后有美人靠,暗示了游廊的存在;游廊后有一池塘,左侧有一柳树;柳树后隐约看到门窗,确定后方有建筑存在;有一凸出水面的亭子;亭子右侧可隐约看到有一门洞出现,右侧游廊后有围墙出现,暗示着前面的园子结束;游廊右侧隐约看到有一建筑及较大平台出现,是场景内的中心观景平台。建筑后有较高山坡和乔木出现,属于另外游览区域。

4.2   视点固定(无框类)

观者站在固定的地点,视线并未被遮挡,观赏领域较为开阔。

如图4~6,北海公园静心斋作为皇太子的书斋,园内以叠石为主,环以建筑衬托,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布局精巧,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髓,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

浅空间暗示:近处是水面,两岸以叠石环绕,水面正前方有一座拱桥;水面左侧有临水亭榭,右侧叠石驳岸;拱桥后方有一水榭,以此推断后方有部分水域;水榭左侧有一斜出水面的平桥,与远方建筑相接;平桥后方有乱石堆叠而成的假山,山上筑亭,暗示其后方或两侧有蹬道;假山后方,树影间可看到建筑屋角,以确定后方还有建筑空间。

4.3  视点移动(有框类)

观者在移动状态,视点处于不断变化中,且路径上有明显隔断,形成一个不连续的视觉空间。如恭王府后花园(图7~9)。

浅空间暗示:在进入后花园之后,观者经过蝠池向左观望,看到第1处的浅空间是棣华轩隔窗后方的水面景色,通过移动,可以进一步观测到水面上舟、荷花及建筑外轮廓。漏窗暗示棣华轩就是整个后花园的主水面所在。同时棣华轩与游廊相接,是进入主水面景区的入口之一。进入游廊后观者可看到第2处浅空间,游廊挂落、廊外的天景、水上的荷花植被、沿岸的绿柳。沿着游廊向北行进,首先观者的视线会被走廊右侧的镂花窗吸引,看到第3处浅空间,右侧的花窗,花窗的另一侧种植有茂密的竹子,透过竹影可隐约看到后方的建筑。继续向前,即是整个环境的第4处浅空间,观者左侧水面中心出现一座水榭,名为“诗画舫”。它面对水面四面开敞,在此处左侧湖面景观基本展露出来。

4.4   视点移动(无框类)

观者在移动状态,视点处于不断变化中,且路径上有明显隔断,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视觉空间。

颐和园谐趣园是位于颐和园东北角的一座“园中园”,其核心围绕中部水面展开,园内5座小桥,以”知鱼桥“最为著名。谐趣园的主水面周围有4处较典型的观景点,分布于东西南北四向驳岸上——东面的知春堂,西面的澄爽斋,北面的涵远堂,南面的引境。因为造园手法精巧,水面并没有空旷无味,相反收缩有致,别具一番风韵。

浅空间暗示:最左侧是一座石坊,立在知鱼桥前端引人入内,暗示平桥在其后连接了建筑;左岸上有游廊与平桥同向,桥的左侧还有一部分水面空间;空间构图中心是2座滨水亭榭,左侧游廊连接其他建筑,透过水榭可隐约看到后面围墙,围墙后绿植,猜测此处到了园子的边界,可能有連接外面的道路,水榭和围墙之间空间大小不得而知;水榭右侧还有建筑,其后还有隐藏空间;最右侧有一较大建筑濒临水面。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在意境营造上的手法与透明性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从古至今,世人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目光多聚集在移动和扫视的逻辑上,忽视了作为源头的静态山水意境,从透明性角度进行赏析,进一步强调了正面性和平行透视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自中国山水画诞生以来,平行透视一直是各代艺术家的追求,透明性所展现出的空间层面的稳定性为赏析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提供条件;其次,对透明性理论的解析开辟了新世代的空间研究角度。因此从透明性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构成及意境的塑造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古典园林空间复杂细碎难以理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琳.以浅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园林并应用于凤河会所6号院设计[D].清华大学,2014.

[2]梁利娟.基于透明语言分析的现代产品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彭小娟.建筑的透明性及其空间分析[D].同济大学,2006.

[4]马筑卿.毕尚美.对建筑“广义透明性”的初步探索——基于透明性的当代空间思考[J].居舍,2018.

[5]王盈盈,叶鹏.解读透明性[J].中外建筑,2005,(7).

[6]周欣越,刘圆圆.立体主义绘画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J].美与时代(上旬刊),2009, 000(011):89-91.

[7]勾思.现当代建筑的透明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

[8]“正面性”小注——从美术史看“现象透明性”的前题[J].中外建筑,2009,2.

[9]陈江.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造[J].现代农业,2013(11):92-93.

[10]孙英,谢俊峰.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C].九江学院,2014.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园林透明性意境
日本建筑师蛇形画廊展馆的透明性特征探析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网络安全审查中的透明性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漏窗的艺术应用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