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建筑巨著的当代价值与思考
2020-08-28范家巧
范家巧
《乾隆京城全图》的简介及历史渊源
《乾隆京城全图》是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绘制而成,这是中国现存古代城市地图的代表作,尺幅最大、内容最详尽、绘制最精细。整幅图画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内外城门、街道、胡同、景观地等。图中有内城9门、外城7门、98条街道、779条胡同、2000多个景观地名。装订方式是折装册页式,一共分为上下17排,都以左中右形式组成,所得共有51册。各个册宽都是2尺3寸,左右两册长1丈3尺,中册1丈6尺2寸,经过拼合后整幅作品尺寸是13.504米×14.144米,1:650。以画作绘制内容来说,主要描绘的包括:舆地、军务战争、建筑、王府行宫、寺庙、陵寝、山川河流等。《乾隆京城全图》中能清楚辨别出王府等级以下院落数量是46104个,图中文字标明属于寺观和王府的建筑分别有1320座和39座。
《乾隆京城全图》描绘古都北京,是作为第一幅完整大比例尺寸城区实测地图,但绘制年代和经手人不详,学界通过陈年案牍分析后,认为其绘制开始时间是清代乾隆十年,于1745年农历十一月初八开始,竣工时间是乾隆十五年(1750)五月十六,总负责人是海望,当时技术指导是郎世宁、沈源。《乾隆京城全图》原本收藏在内府中,外人并不了解,属于秘本。1935年对内务府造办处进行整理时,在舆图房内收藏的地图中找到。1940年,故宫博物院与日本侵略者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政务局调查所,各自将新的缩印版本刊发。新中国成立后,有三本中国建筑史专著出版,其中都是将该图作为插图。北京城市建设最近30年的相关历史参考,都是以该图作为老北京城实际形貌,用于研究。
《乾隆京城全图》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纸底墨线勾绘为技法,绘制时以古代中国地图传统平面、立面相结合的方式,对京城内部重要的皇家园林、府邸、寺庙,以及周边民宅等建筑物都有详细描绘,特别是京城内外的胡同、街道等都有非常精确的位置,将建筑物立面结构清晰地表达出来,该图既能作为地图,又能起到鸟瞰图的作用。
《乾隆京城全图》的特点及成就
庙宇总量大。图中有清晰的庙宇描绘记录,且都有名称标注,记录当年非常有名的大寺庙。目前这些寺庙多数得到良好修缮,但基本庙宇总体布局、殿宇形制变化并不明显,基本符合《乾隆京城全图》中描绘的内容。其他知名度不高的寺庙分散在不同街巷中,也有很多已经湮灭在历史中。
图中民宅街道描绘形象细致。该图中绘制建筑物最多的就是民宅,图中可见沿着街巷道路走向,排列大量民宅建筑物,且形象非常真实。《乾隆京城全图》中描绘各类街巷,比对清末时期老北京城地图时,街道走向、宽窄等基本没有变化,虽然部分街道经过整修和重塑,但基本都保留改建前的状态。
地图绘制技术世界先进。图中展示18世纪北京城,这幅图都作为地图学重大成就享誉海内,是当时中国城市地图绘制盛举的重要标志,不管是使用最先进测量技术,还是应用的仪器设备,都是这幅图能实现完整绘制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
《乾隆京城全图》不仅内容详细、绘工精细,且有非常明确的科学性,对中国古代城市地图绘制来说历史意义重大,是城市地图绘制的重要代表作。制图人的基本思想中依旧体现出皇权至尊、神权至上的等级观念,这是因为除了城门、皇宫、王府官邸、重要街道寺庙等有标注名称,其他的名人故居、著名古迹、古老店铺等都没有标注,辨认难度较大。
《乾隆京城全图》发现后经过重新刊刻影印出版,学界对此非常重视,对18世纪中叶北京城市面貌研究来说极具价值,历史、考古、地理、建筑等领域纷纷由此展开研究,在各个领域相关学术论著中都得到极高重视,对老北京史地考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特别是最近几年,北京城市规划、改造,对古代北京城结构恢复等,都将此地图作为参考依据。部分商业老字号为表现历史悠久,会将图中标绘出店铺局部放大,将影印件悬挂到门口或厅堂内,吸引更多消费者。
《乾隆京城全图》的多学科领域价值
《乾隆京城全图》真实呈现了清代北京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生活。该图史料价值很高,对历史、城市规划、人文风貌等,都有明确的参考价值,经常见于相关领域的印刷品中,对各领域专家学者来说,引用考证价值明显。其价值和意义如下。
(一)体現了18世纪中叶舆图学的新成就
《乾隆京城全图》在绘制时,采用的技术、设备等都是当时全球最先进的,且绘制人本身经验丰富,通过平面、立面双重结合方法,融入测量学、舆图学、投影几何学、建筑工程绘画等各项技术,将乾隆时期北京城内部的布局结构、建筑模式等详细表现出来,特别是对街道中合院建筑绘制非常清晰,院落进深、房屋开间数量等都有明确的说明,突破古代地图主要描绘街道、大型建筑的实际问题。
(二)非凡的研究价值
《乾隆京城全图》是第一张完整的、大比尺的北京城区实测图,是重要的北京城影像资料,对深入分析18世纪中叶北京城面貌来说非常重要,历史界、考古界、地理界、建筑史界等领域的学术论著都有重要引人,对北京史地考证来说,可以作为重要依据来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中国建筑史专著中,将此图作为重要插图,最近数十年北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街道、改造格局、恢复古城建筑形貌等,都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此图展示老北京城极为详细,能作为极其可靠的历史资料运用到这些方面。
近年来,《乾隆京城全图》在学者的关注及引用等方面都维持在不错的水平,而以此为参考文献的论文及专著的发文量在近10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甚至在此前的七倍以上,且有关的研究项目也屡屡申得省级乃至国家级研究基金。这也表明该书一直以来的受重视程度。此外,研究本书的学科领域以建筑学为主,同时包括史学、地理、金融、文学等领域,体现了本书具有跨领域的研究潜力。
《乾隆京城全图》的研究意义与思考
(一)本图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该图绘制涉及的技术主要来自测量学、舆图学、投影几何学、建筑工程绘画等,技术研究方法以平面、立面结合为主,对乾隆时期北京城区结构、建筑形式有精确详细的表达,体现了18世纪中叶我国在绘图方面的新成就,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此外,本图的绘制目的主要是为京师八旗管辖范围进行详细规划,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王府官舍建筑用地,目的是征收土地、房产权相关税金,对于研究清朝中期的社会制度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再者,本图是第一张完整的、大比尺的北京城区实测图,是了解18世纪中叶北京城市面貌的最具权威的形象资料,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二)本图有缺陷和不足之处,希望通过再版得以改善
1.表现方法缺陷
《乾隆京城全图》绘图技术是以平立面结合为主,建筑物能以立面形象呈现到平面结构中,突破中国舆图传统表现方式,优点是将地图、鸟瞰图特色同时兼备,建筑物外形特征在图中能清晰地看出。由于中国传统建筑对规则、等级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绘制图中建筑物必然会注重品级高的宫殿、庙宇、街道、城门等,品级较低的民宅、胡同、街道等则没有明显的标注和说明。《乾隆京城全图》本身绘制目的就是作为皇家地图,对普通城区内的民宅建筑形象并不重视,还是重点突出皇权、神权可象征的宫殿、庙宇。
2.强烈的等级烙印下,除城门及主要街巷等标注名称外,其他古迹、店铺、名人故居等均无标志,难以辨认
《乾隆京城全图》属于描绘封建社会皇家园林的地图,等级烙印非常强烈,皇权至尊、神权至上的阶级概念非常突出,主要表现有如下三方面。
(1)标注部分城门、街道名称,重点说明始终是在皇家宫殿、王宫府邸、官署衙门、寺庙等,其他的民间院落、名胜古迹、会馆戏园等都没有得到清晰的展示,以现代视角来看,很多老北京城的建筑物,都没有得到详细标注,结合其他史料来辨认时,难度较大。
(2)已经标注名称的建筑物中,基本都是用深色浓墨来勾绘建筑物的线条,特别是屋脊有双线来绘制,屋面还有瓦垄线的描绘,台基、月台、踏跺、游廊等都有详细绘制。以皇家园囿、王府花园来说,其中的山石、叠石等都有明确的记录。但是对普通的街道民宅,基本都是用淡墨来勾绘,屋面也没有瓦垄绘制,柱子都是用单线来勾勒,其他的院内结构基本都没有说明。乾隆时期北京城内重臣、名人很多,有很多著名私家园林,但图中并未将这些内容详细描绘出来,对照历史资料也很难清晰地辨认出来。
(3)民宅结构中相关的院墙、游廊等,都是用两条平行线来标示,但重要的皇宫大殿、王府宅邸都用分间细画的形式,清晰而真实地将典型布局四合院结构描绘出来,大门、倒座、过厅、正房、厢房、后照房等都是严格遵照规制来记录,但其中并未看到游廊结构,并不符合其实测地图的属性。
基于以上缺陷,希望能够通过再版,对一些著名古迹、店铺、名人故居等加以文字标志,對于一些未以浓墨绘制的私家宅园也加以文字标志,以免难以辨认。对于民宅中的院墙、游廊等加以细细描绘,使其更加生动且符合原貌。
(三)本图普及度低,通过再版可提升其使用价值
本图作为第一张完整的、大比尺的北京城区实测图,必然为众多读者所需。然而到目前为止所出的四种版本中,清代原本与摹绘本和民国影印版均为珍贵古籍,普通民众没有途径翻阅。而当代加摹版和当代影印版的普及率也不高,基本只能在二手市场中寻得一二,完整性也无法保证,且价格较高。基于以上市场状况,本图有必要通过再版,打造一版普及度高、价格较低,能够满足读者需要的普及版。而通过修订,本图内容可以得到更新、充实与深化,从而提升其使用价值。
(责任编辑 魏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