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既波澜壮阔又丰富多彩的黎族现代画卷
2020-08-28林开耀
林开耀
中国素有盛世修史的优良传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摆脱了贫穷和落后,走上了繁荣富裕的道路,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史书也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问世。以民族史书为例,中国多个民族都出版了本民族的大量的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著作。然而,有关黎族研究的历史著作却屈指可数,不仅通史著作一部也没有,就是断代史和专题史方面的专著也少得可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海南建省较晚,省内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民族研究队伍,加之全国的黎族又主要聚居于海南,外省的民族研究学者对黎族历史很少研究,因而整个黎族史的研究状况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渐好转。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强和海南省民族研究人员的辛勤努力,黎族历史研究方向的各种专著正在问世或即将问世。2019年12月,海南出版社出版的《黎族现代史》正是这样一部黎族历史研究方面的专著,它填补了多年以来黎族一直没有现代史专著的空白。
《黎族现代史》一书的作者是王献军教授和程昭星研究员,他们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黎族现代史”经费的资助下,历时5年时间完成了该书。该书总字数达100万,分为11章,是目前国内外出版的第一部黎族现代史研究专著。全书章节安排精益,资料翔实丰富,论述全面清晰,图文相互融合,向广大读者展示出了20世纪上半叶黎族地区波澜壮阔的政治画卷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
一、波澜壮阔的黎族现代政治画卷
黎族的现代历史,横跨了从1912年到1949年的整个中华民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政治上极为动荡的时期,期间既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又有国民党新军阀的横行无忌,既有日本军队的入侵,又有国共两党的殊死较量。尽管海南位置偏僻,黎族地区又位于海南交通不便的中南部地区,但黎族人民的现代历史,却不是平平淡淡的,也不是安安静静的,而是轰轰烈烈、惊心动魄和波澜壮阔的。《黎族现代史》一书就用前6章40万字的篇幅,向广大读者展示了这样一幅政治画卷。
民国初年,海南政局混乱,龙济光、沈鸿英、邓本殷等大大小小的北洋军阀统治着海南,他们推行“武人专政”“暴恶政治”,激起了海南各界、各族人民的反抗,富有革命传统的黎族人民积极参与了反抗斗争,甚至一度成为反抗斗争的主力。
国民革命时期,海南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陵水县、昌江县、崖县等黎族地区的农民运动更是开展得莲蓬勃勃、可圈可点。
1927—1937年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的中国共产党人向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袭击,他们成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期间先后在黎族地区建立了陵水县苏维埃政权、崖县苏维埃政权、太平峒苏维埃政权等七个县乡苏维埃政权,其中的陵水县苏维埃政权尤其值得一提,因为它不仅是海南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更是全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参与创立、参与执政的红色政权,它在海南的历史上,甚至可以说是在中国的现代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9年,日军侵人海南,迅速占领了包括黎族地区在内的海南许多地区,广大的黎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武器,建立根据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战争,给予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在海南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琼崖特委领导的琼崖纵队,开进黎族聚居的五指山地区,建立了五指山中心根据地,为海南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指山地区的广大黎族人民,也为海南的解放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
总而言之,《黎族现代史》的前6章,为我们极为具体而详尽地呈现了民国时期黎族地区波澜壮阔的政治画卷。当然,这个展现,也并非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所侧重的,例如黎族现代历史上震惊全岛的白沙起义,本书就用了4万余字的笔墨,详详细细地描述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全部过程,为我们了解这一事件提供了极为完备的材料。
此外,本书作为一部学术专著,它也有一些突出的亮点,比如,在描述黎族现代政治这一部分,就纠正了过去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观点。在1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国内学术界在现代历史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导向和错误的理念,如对国民党人物的评价方面,如果他在思想上是反共的、行为上有过围剿或镇压过共产党或革命群众的举动,那么对这个人的评价就是全盘否定,即使这个人可能在抗日战争中立过功,即使这个人可能在其他方面做过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而时代的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就不应该再延续过去的错误,应清除掉极“左”思潮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人物是复杂的、多面的,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对于这些人物我们要仔细分析,功是功、过是过,要区分清楚,不能因其有“过”而忽视了他的“功”,也不能因其有“功”而看不到他的“过”。本书中涉及的陈汉光就是这样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过去对陈汉光这个人物是全面否定的,因为他在思想上是极端反共的,在行动上对红军和苏区进行了残酷无情的围剿。本书作者通过研究后认为,陈汉光虽然在思想上极端反共,在行动上对红军和苏区进行了残酷无情的围剿——这一点当然是必须否定的;但与此同时,陈汉光作为粤系军阀陈济棠手下的得力干将,他受过高等教育、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是想发展黎族地区,是想为黎族人民做点好事,而且也确实做了许多的好事——这一点也是必须肯定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陈汉光曾经反共、剿共就忽视了他在黎族地区采取的一些进步举措,要一分为二地公正客观地看待陈汉光这个人;以往对他的全盘否定是不对的。作者在本书中纠正了这一错误的观点。
二、丰富多彩的黎族现代社会画卷
翻开目前国内已经出版的内容涉及黎族现代史方面的著作,大都反映的是黎族人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你如果想了解民国时期黎族和黎族地区的经济、教育、民族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很困难的。针对这一偏差,《黎族现代史》一书的作者,对民国时期黎族和黎族地区的经济、教育、民族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用了后5章大约60万字的篇幅来加以描述,从而把丰富多彩的黎族现代社会画卷充分展现给了读者。
本书在描述黎族的现代社会时,其突出之处是充分展示了黎族社會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它不仅描述了黎族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教育和民族关系,而且描述了黎族现代社会中的宗教信仰、服装与饰物、文身习俗、村落与建筑、恋爱与婚姻、生育习俗、丧葬习俗、节庆习俗、文学与艺术,几乎涉及黎族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然,本书在描述黎族的现代社会时,并非仅仅是面面俱到,而是在考虑到全面的同时,也兼顾到了重点,这些重点也就是黎族现代社会中那些有特色的内容。那么现代的黎族社会中有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黎族合亩制地区的原始共耕经济。合亩制是一种原始社会末期的、带有父系家族公社残余的共耕组织,合亩的组织基础是血缘关系,它是由若干个具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合亩内的主要生产资料如土地、耕牛等属于公有,由合亩统一经营,并以合亩为单位进行生产,合亩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对劳动产品是按户平均分配。合亩的性质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它带有浓厚的原始色彩。合亩制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末期的家庭公社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资料,极富学术价值。民国时期,在黎族聚居的腹地——五指山中心地区,仍然实行的是合亩制。本书用近两万字的篇幅把合亩制的生产工具、耕作制度、劳动组织、生产禁忌、产品分配、土地买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予以了详细的论述。
二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在民国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海南政局混乱,各方势力交织在一起,既有控制着大部分区域的民国政府,又有割据一方的琼崖共产党,既有渗透到黎族地区的两方教会,又有入侵海南的日本军队。因此,本书的作者抓住了这一特点,把黎族的现代教育分为民国政府在黎区开办的学校教育、琼崖共产党在黎区开展的教育、黎族人自办的教育、黎区教会学校的教育、日军侵琼期间在黎区推行的殖民地化教育、黎族子弟在汉区受到的教育六种形式。分别加以详述,使广大读者对黎族现代教育的多样性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文身习俗的存在。远古时期,文身曾是世界上众多族群的一种文化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多数曾经文身的族群都逐渐放弃了这一习俗,于是文身便成为一种颇为罕见的现象,以至于大家看到后都会感到诧异和惊奇。黎族文身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到了民国时期尚较为普遍,这使当时到过黎区的中外人士吃惊不小,于是拿起笔来将他们看到的文身现象记录下来,从而留下了大量的文身资料。本书的作者正是依据这些资料,把黎族的文身分成了11个小部分全面加以叙述,使得广大读者对这一神奇的文化习俗有了充分的了解。
四是独特的干栏式建筑——船形屋。干栏式建筑曾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较为普遍的一种住宅建筑。民国时期,黎族的住宅建筑仍然是干栏式建筑,不过黎族的干栏式建筑与其他南方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有所不同,它是“形似覆舟”的船形干栏——船形屋,这在中国的干栏式建筑类型中是独一无二的。本书对这种极有特色的“船形屋”式干栏建筑,也加以了细致描述。
五是中外学者对黎区的调查及研究。民国时期一些民族地区来过个别国内或国外的学者进行调查以及研究,这并不奇怪,但像黎族地区那样有那么多的国内和国外学者来到进行调查和研究,甚至于中国黎学的奠基人史图博都竟然是一个德国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也是黎族现代史上一个颇为吸引眼球的地方。本书在最后一章,用了5万余字的篇幅叙述了来自国内外多个地区、多个国家的学者在黎族地区的调查和研究。
此外,在20世纪上半叶,照相技术已相对成熟,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学者、研究人员开始大量地使用照片来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研究对象以及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反映黎族社会的各种照片还是有不少的,当然与许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但是,在以往国内出版的涉及黎族现代史方面的著作中,通常很少有照片或根本没有照片,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而《黎族现代史》一书的作者意识到了这点不足,他们从中外各种资料中收集到了许多照片,同时自己也深入黎族地区,拍摄到了一些反映黎族现代史方面的照片。所有这些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照片被作者插入了书中的相应各章节中,仅后5章就达到了200余张,从而使得本书图文并茂——这一方面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文字部分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责任编辑 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