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人已去书长在

2020-08-28徐南铁

粤海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罗先生士人赣南

徐南铁

罗宗强(1932—2020年),广东省揭阳市人。南开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遗产》编委,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著有《李杜论略》《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唐诗小史》《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道家道教古文论谈片》《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唐诗小史》《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明代文学思想史》《隋唐五代文学史》等学术专著以及散文集《晚学集》等,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承担国家教委博士学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主持国家“九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士人心态研究》,其《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问:您是从哪里得知罗宗强老先生去世的消息的,对于老先生的离世您内心有何感受?

我是从目前退休居住广州的南开大学教授张洪光处得知的。张洪光当年是赣南师范学院的教务处处长,而罗宗强和我曾先后在这所如今升格为师范大学的学院中文系任教,因为有这层关系,张洪光教授刚得知罗先生去世的消息,当天即通知了我。

尽管罗先生已经将满90岁了,应属得享天年,但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仍难以平静。

问:您跟罗老先生是如何相识的,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在相处过程中罗老先生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0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毕业分配到赣南师范学院任教,就听说了罗先生曾经在本校留下踪迹。那时候罗先生已经在全国学术界崭露头角,但是学校当时与他的联系似乎还不很紧密。而因为时代原因,在赣南的那段岁月于罗宗强并不一定充满愉悦。但是我却为自己跟罗先生有这样一重缘分而高兴。

正式跟罗先生交往是在我到广州之后,缘于我主编的思想文化期刊《粤海风》。虽然记不得第一次的联系情景了,但是我跟罗先生书信交往许久,确实得到过他许多教诲和鼓励,也曾得到他给《粤海风》写的文章。他的文章有丰富内涵,发表后得到广泛关注。除此之外,我还好几次得到他题赠的著作。比如《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比如“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的《罗宗强卷》,还有40余万字的《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等。我也曾赠拙著请他雅正。我特别看重和推崇他关于士人心态的研究,觉得这个选题于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有意义。

但是面见罗先生只有一次,那是我去天津出差,特地到南开大学他的家中拜见。虽然初次见面,却因为神交已久,且书信来往经年,已算得上是虽未谋面却相互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了。加上罗先生虽然是前辈,却低调而冲淡。以他的温文尔雅及平易近人的风格令人如沐春风,给了我很深印象。

罗先生的挚友、中山大学著名教授黄天骥这样评价:“罗宗强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之人,甚至是有点木讷跟书呆子气,但一聊起学术就滔滔不绝。”他的不善言辞,应该与他是广东人有一些关系?广东人的文化精神主流就是敏于行而讷于言。

问:在2014年您做过罗老先生的专访,在您眼中,罗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从为人到治学。

我写罗先生的那篇文章《静看浮云杂水声》,发表在《粤海风》2014年第六期。虽说被归为“专访”,其实跟记者那种带着目的的访谈是不一样的。我是去探望、拜访,那些文字是拜访之后的有感而发,属于副产品。因为没有预设目标,也就没有框架,没有提纲,整个过程只是漫谈,谈得真诚、随意,不掺杂任何言不由衷的虚饰性套话。

那是一个沉沉春夜,我和罗先生在他家的客厅里一起谈诗书画,谈赣南的山水和风土人情,谈生活遭遇和无奈,谈命运的有情与社会的无情,当然也谈他的学术追求。在说到自己学术道路的曲折时,他坦然而没有怨艾。

他的夫人一直在座,除了添加茶水之外,有时也插一两句话。关于他的夫人,我亦宛如旧相识。因为她同罗先生一样和善、易于亲近,而且之前就知道她与罗先生生命历程有关的一些事情,也看过她的书画作品。

罗先生有老一辈学人的风范,追求理想的路上历尽艰辛却矢志不渝。尽管生活屡受挫折,但是心里的学术火把却一直熊熊燃烧。他的学术奠基之作《李杜论略》在1980年出版发行,那是罗宗强献给时代的新声。我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期间,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风行一时,基本上框定了整个学界对李杜的评价。罗宗强先生的著作摆脱政治理念的束缚,还学术本来面目,在展示学术眼光和勇气的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深厚学术功底。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的著名学者傅璇琮对该书的评价是:“以其准确的理论把握和细腻的审美体认,挺立于当时的古典文学界。”

我认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罗先生的这部著作能在百废待兴、乍暖还寒之际,冒霜先开,充分证明了罗宗强先生的心一直在为学术搏动。他不停地积累、等待,只要松开束缚,他就能够迅疾亮出自己的风采。老一辈学人为历史、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不尽渴望和不懈追求,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

不过,尽管学问已经取得辉煌成就,著作被学术界充分认可,罗宗强还是不免哀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哀叹因为时代的耽误而未能及早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他晚年的诗文常常流露出这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心绪。这当然并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但是对于渴求价值认定的文化人来说,他决不愿以此作为荒废的遁词,决不会甘心于无所作为的宿命。历史或将给予这一代人以补偿,但是有限的补偿只属于少数坚持等待的人。而这种坚持等待,需要登高望远,需要负重前行,印满岁月的叹息,并非大多数人所能做到。

1990年,罗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的后记里,一方面说:“我真庆幸,我能够赶上这十年改革开放的好时光,能有机会从事一点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他又在这篇后记结束时说:“我不知道是否还会有安宁的可以从事研究的又一个十年,人生毕竟是很难预料的。”既感慨过去,也担忧未来。作为过来人,那种对学术环境的惕厉之心跃然纸上,让人唏嘘不已。

问:您如何评价罗老先生的学术研究,在您看来,他的学术研究有着怎样的地位和成就?

关于罗宗强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已经有很多评述,在黄天骥教授看来,“罗宗强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领域里成绩最大”。这个“最”字,可不是能够随意加之的。有黄先生的评判在上,我作为并非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后辈,显然也就轮不着多说什么了。不过有一点我非常看重的是,罗先生的著述弥漫着诗情。我总认为从事文学评论或研究文学史应当有充满诗意的文风,应当洋溢着与文学相契合、相匹配的神采。如今有些学术文章或者佶屈聱牙,或名词轰炸,当然其中有的不免有掩饰某种不足之嫌。而罗宗强先生的论著虽立意高远,语言却明白晓畅,引人入胜。比如关于士人心态的解析,涉及士人所处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哲学、审美、文学,等等,但是他将一切娓娓道来,剖析在情在理,

而且叙述引人入胜,让读者带着阅读快感,在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感知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

我所谓的“斯人已去书长在”,是说罗宗强先生虽然远去,但是岁月的风尘难掩他著作的光辉。2018年出版的《罗宗强文集》10卷本,將继续证明着他的著作还“在”。我们每年出版那么多书,其中许多甚至还没有印行就已经注定被社会遗忘,难逃被历史迅疾淘汰的命运。而罗宗强著作的“在”,并不仅指物理意义的“在”。他的“书长在”是精神层面的存在,是文化积累层面的存在。

说到如何评价罗先生的研究,我想到一件事。有一个我与罗先生曾先后教过的学生,从美国给我发来微信说:“我把您的文章转发到南开大学同学群里。很多人对罗先生在赣南的这段经历不太了解,徐老师的描述弥补了这段空白。”她这里说的我的文章,就是那篇发表在《粤海风》而被人视为专访的《静看浮云杂水声》。文章里谈及罗宗强先生在赣南的二三事,显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确实,社会关注的总是一个人成功的光环,对于他走向成功的漫漫路,以及几度可能被中途阻绝的行程,未必在意。比如说,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古典文学研究生,怎么会到偏僻山区的乡村小学去教汉语拼音?又比如说,罗宗强返回学术岗位的道路为何如此曲折迂回?这在罗宗强是一种与宿命抗争的人生坚持,于社会而言则是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个人的成功除了他为社会贡献的成果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发人深省的地方。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

猜你喜欢

罗先生士人赣南
赣南老区展新貌剪影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退房“骂死”销售经理,要担责吗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纠 错
纠错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