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总处理不好邻国关系
2020-08-28陈冰
陈冰
自去年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中国围绕领土争议发生了一系列冲突。
印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无法控制,却对外挑起各种冲突。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印度总处不好同邻国的关系?
绵延几十年的印巴冲突
在过去几十年里,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共发生过3场大规模战争,1场小规模战争。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关系因克什米尔问题在多数时间里都处于敌对和紧张状态,时不时就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有很多穆斯林的游击队,他们反对印度,希望克什米尔最终能够加入巴基斯坦或者是独立。这些克什米尔穆斯林武装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所以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组织。冲突几十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可以说是国际新闻当中最常见的一个事件,大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因为克什米尔地区80%的人是穆斯林,所以印度政府给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一定的自治权,不允许外地人到克什米尔地区去开设工厂、取得当地的户籍,以及拥有不动产。
这样的做法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也遭到了克什米尔地区当地民众以及当地政府的强烈反对。所以,去年印巴之间还爆发了小规模的战争,甚至动用了空军。但是,最终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
之后印巴之间再次发生交火,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包括很多平民的死亡。被印度多次侵略的巴基斯坦终于忍无可忍,迈出关键一步,于今年6月23日号召穆斯林世界“统一战线”,共同应对莫迪领导下印度政府的“过激政策”,多个国家纷纷响应巴基斯坦的号召。
不过多数专家悲观地认为,过去几十年没有解决的印巴争端,在未来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印巴争端还会长期持续下去。
竟然和尼泊尔过不去
印度和尼泊尔之间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种族联系,历史上由于王朝之间的战争和政权的更迭,两者领土范围经常发生变化。到了近代,因为英国对印度次大陆的殖民统治,英印当局不断向北入侵尼泊尔,占据了尼泊尔大片领土,使之成了后来印度的领土——今天印度北部很多地方其实在历史上是尼泊尔的领土。从而造成了现在尼印之间的边界态势是尼泊尔的南部、东部和西部三面被印度所包围。
这次两国争议的地方,位于尼泊尔的西部,这三块地方分别叫做卡拉帕尼、里普列克和林比亚杜拉。这三个地方一直在印度的实际控制之下,有300多平方公里。多年来,尼泊尔一直希望通过谈判或者国际仲裁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双方也都没采取过激的行为。
这一次为什么会发生冲突,甚至发生交火事件?就是因为印度采取单方面的行动,在争议地区修了公路。修公路就意味着印度将会加强它的实际控制,这个地方就可能永远成为印度的领土,尼泊尔有可能永远失去这个地方。因为尼泊尔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远远弱于印度,没有办法,更不可能通过发动战争的形式去把这几个地方拿回来。所以尼泊尔就修改了宪法,把争议的三个地方列入到自己的法定领土中,而且马上修改了它的地图,也把这三个争议的地方划入到了自己的领土范围之内。
虽然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变印度控制这一地区的现状,但是尼泊尔还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国际社会都看到了尼印之间的领土争端,看到了印度在南亚的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
水源、渔业争端背后
此外,印度跟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也有争端。
孟加拉曾经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在印巴分治时,孟加拉作为东巴基斯坦成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后来在1971年在印度的武装干预之下,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建立了孟加拉国,所以孟加拉国刚建立时跟印度之间关系还是蛮好的。但是两国之间由于历史的联系、人口的流动,领土范围的划分其实不是很清楚,其中就出现许多飞地的现象。
两国之间一共有500块飞地,也就是说有些印度的领土在孟加拉国的境内,有些孟加拉国的领土在印度的境内。这对居民的往来非常不利,因为你到自己的国家还会经过另外一个国家。两国之间也经常发生争议,发生居民的冲突,所以进行了谈判。
到2017年,印孟之间通过和平谈判,通过交换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飞地的问题。眼下,横亘在两国之间的是另外一个大问题——恒河。恒河经过印度到孟加拉国,再进入到孟加拉湾流入到印度洋。印度很霸道,在恒河上修建了水坝,把水给拦住了,一方面造成孟加拉国缺水,另外一方面造成了孟加拉恒河三角洲的海水倒流,导致孟加拉地区的土地大量盐碱化,极大地损害了孟加拉国的利益,从而出现了印孟之间领土争端的问题。
斯里兰卡是一个岛国,位于印度的南部,两国之间并没有陆上的边界,但是有海上的划界问题。
印度大陆和斯里兰卡之间是保克海峡。保克海峡很浅。由于两国间没有划界,两国的渔民都去那里捕鱼,为此两国渔民经常被对方机构抓捕。海上划界和渔业争端成为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最严重的矛盾,很多时候激化、触动两国民间的情绪。
印度国内为此也出现了一些反思。印度《经济时报》6月19日题为《在中印酝酿紧张局势之际,莫迪发现邻国都保持“沉默”》的评论文章称,如果莫迪想在面对重要的外交挑战时获得周边的普遍支持,那么他是錯误的。文章认为,长期以来在处理困难的邻国关系时,莫迪都是采取大胆举措,塑造强人形象,但他现在面临着缓和同中国紧张关系的任务,需要在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情与寻求和平解决危机中走一条谨慎路线。莫迪提出的“邻国优先”政策曾帮助印度解决了与孟加拉国的“飞地问题”,缓和了与斯里兰卡的关系。但这次印度在边境地区与三国同时发生对峙和冲突就很说明问题——印度霸权心态难改,加上莫迪操纵印度教民族主义,越来越偏离“邻国优先”政策的初衷,再次引起周边国家的疑虑和担忧,也让一些长期的贸易和安全伙伴感到不舒适。比如,因去年年底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孟加拉国外长一直推迟访问印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德华指出,印度总是处不好和邻国关系,与这个国家的畸形“印度梦”和大国心态有关。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则表示,印度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有很大责任,他们根本没有研究透中国,而印度政府同中国打交道的心态一直都没有摆正。他还为印度忧心,因为印度自“1947年建国到现在和所有周边国家的领土边界问题都没有解决”。
“目前,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都与印度存在领土纠纷,让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尼泊尔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人柯依纳拉认为,这些争议都应该通过对话解决,“让专业人士坐下来,在证据和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只有这样才能对解决问题有所促进。”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