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套袋在杨树根桩苗造林上的应用研究*
2020-08-28孟庆娇
孟庆娇
(桓仁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桓仁 117200)
杨树造林是季节性很强的一项工作。为保证造林效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种苗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造林季节。在合适的季节造林杨树苗木的发芽生根能力较强,而且易于保持造林苗木内部水分平衡的时间[1]。在我国,杨树造林季节可分为春季和秋季。春季是杨树的主要造林阶段。春季的气温及光照强度有利于杨树造林苗木的生长,同时,土壤水分储存充足,是杨树造林苗木萌芽的最佳时机。春季造林能够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在土壤蒸腾小的环境下,有充足水分促进苗木生根[2]。北方很多地区提倡秋季造林,因为北方地区春季常发生春旱,而秋季雨量充沛,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比春季更易满足造林苗木对水分的要求。同时,秋末冬初,北方地区气温低地温高,有利于苗木根系伤口愈合和新根生成。秋季造林解决了新栽苗木对气温、水分的生理调节供需矛盾,缩短了春季造林的缓苗期,对苗木成活生长相当有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3]。为探索套袋技术在秋季杨树造林中应用效果,2018年11月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采用渤丰3号杨、新林1号杨、3016杨、中辽1号杨根桩苗造林,2019年4月对根桩苗进行套袋抚育管理,调查套袋造林苗的萌芽时间、展叶时间、防虫效果、防沙侵蚀效果、苗高、成活率与未套袋苗进行比对分析[4]。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锦州市凌海市大凌河林场。锦州是辽宁省主要造林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和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温凉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风力较大。年平均气温7.8~9.0 ℃,年平均降水量567 mm,降水四季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土壤类型为沙壤土,pH值7.0~8.5[5],有机质含量0.2%~2.0%,全钾含量2.2%,全磷含量0.2~0.5%,地下水位4~5 m,适合杨树生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造林苗木来源于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渤丰3号杨、新林1号、3016、中辽1号等根桩苗,根桩长度40 cm,地径2.0~2.5 cm。在套袋材料选择上,由于试验地春季风较大,且杨树造林地多数在风沙较重地区,为避免塑料袋被风沙吹掉,必须选择柔韧性强不易破漏的朔料袋,本次试验选择的是妙洁牌30 cm×20 cm的一次性保鲜袋。
2.2 套袋试验
2.2.1 试验设计
2018年11月造林,分别渤丰3号杨、新林1号杨、3016杨、中辽1号杨等四个品种各造林3.3 hm2,造林面积共计13.2 hm2,造林密度4 m×6 m。2019年4月开展套袋抚育管理,每个品种套袋2.67 hm2,不套袋对照(CK)0.67 hm2;套袋后,用地温仪测量袋内与袋外温度差,调查套袋苗木与对照苗木的萌芽和展叶时间差,以及虫害和沙蚀情况;撤袋后,调查套袋苗木与对照苗木的生长量及成活率。
2.2.2 套袋技术
依据试验地气温选择适宜的套袋时间,最好在杨树树液开始萌动之前完成。本试验地套袋时间为2019年4月10日。套袋时,先用铲子将覆盖在根桩苗周围的土扒开,露出2 cm左右高的苗干,在根桩苗周围的地面上撒6 g左右特丁硫磷或甲拌磷,然后将袋口张开的塑料袋套住植根苗,并用力将袋口压进土里,然后用土压实,避免被风吹掉或裸露后害虫钻入[6]。袋内要留出尽量大的空间,避免苗木灼伤。
2.2.3 放风管理
待苗高长到6 cm左右时进行剪口,给与苗木通风散热,防止苗木灼伤。本试验中,放风时间为4月30日。放风时,将塑料袋顶端两个角剪掉,或在袋的上方剪个口。剪口形状为圆形,直径约1 cm左右。剪口过小通风散热效果不好;剪口过大,风大时容易被吹掉。
2.2.4 撤袋
依据袋内苗木生长情况适时撤袋。一般在苗木长到15 cm左右袋内空间不足时进行撤袋。撤袋过晚会导致袋内温度过高使苗木被灼伤。本试验地撤袋时间为5月10日。撤袋时将袋轻轻提起即可。注意将袋子收集后集中处理,避免造成污染。撤袋时间选择早晚为佳。早晚温度较为适中,可以给苗木充足的适应时间。另外,若间作地块有喷洒除草剂,为防止苗木被除草剂烧伤应选择在除草剂喷洒后再撤袋。
2.3 调查方法
采取抽样调查方法,每个品种调查套袋与不套袋对照(CK)重复3次,每个重复调查套袋40株,对照10株,取平均值。分别调查根桩苗套袋与不套袋的袋内外温度、苗木萌芽时间、展叶时间,害虫数量、叶芽虫侵和沙侵情况等[7]。撤袋后,调查苗木生长量、成活率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套袋对杨树根桩造林苗生长温度的影响
套袋将植根苗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内,能够阻止袋内水分蒸发,在阳光照射下又能吸收热量,具有温室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地温。本试验分别于4月30日、5月3日、5月6日、5月9日、5月11日于每天6时和14时测量袋内与袋外温度,测量显示,上午6时,袋内温度比袋外温度提高2~3.5 ℃;下午14时,袋内温度比袋外温度提高7~10 ℃(表1)。
表1 袋内与袋外温差 ℃
3.2 套袋对杨树根桩造林苗木萌芽、展叶时间的影响
相同品种套袋与不套袋根桩造林苗萌芽时间和展叶时间有明显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套袋的渤丰3号杨、新林1号杨的萌芽时间均比未套袋的提前8 d;而3016杨、中辽1号杨套袋的萌芽时间均比未套袋的提前7 d(表2)。可见,套袋有利于提前杨树根桩造林苗萌芽时间。
调查结果还显示:套袋有利于提前杨树根桩造林苗展叶时间。套袋的渤丰3号杨、3016杨的展叶时间均比未套袋的提前9 d;套袋的新林1号杨展叶时间比未套袋的提前11 d;套袋的中辽1号杨也比对照提前7 d(表2)。
表2 套袋与未套袋萌芽、展叶时间
3.3 套袋对杨树根桩造林苗生长的影响
撤袋后的调查显示,四个不同无性系的杨树根桩造林套袋苗木多数植株均已展叶,多的达到3~5个叶片,且叶片较大,而未套袋的造林苗木仅个别植株展叶且叶片较小。由此可见套袋比不套袋植根苗展叶早、长势壮。从套袋与不套袋生长数据比较来看:套袋的渤丰3号、新林1号、3016、中辽1号苗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长了63%、58%、62%、83%(表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套袋与不套袋的杨树根桩造林苗木苗高生长差异显著(表3)。
表3 方差分析
3.4 套袋的防虫效果分析
调查显示,四个品种的套袋造林苗木均无虫害发生,而未套袋的苗木虫害调查结果显示:渤丰3号杨虫害发生率94%,平均每株有8头;新林1号杨虫害发生率90%,平均每株有7头;3016虫害发生率60%,平均每株有4头;中辽1号虫害发生率80%,平均每株有6头(表4)。相比之下,采用套袋的四个品种的根桩苗袋外虽有大量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出现但对袋内的苗木没有任何伤害,袋内均无害虫,根桩苗芽均饱满,而不套袋的苗木遭受虫害严重,有的苗木幼芽遭害虫伤损严重,甚至造成整株苗木死亡,造林保存率受到影响。
表4 套袋与未套袋虫害比
3.5 套袋对杨树根桩造林苗防沙蚀作用
未套袋根桩造林苗中有部分植株被风沙侵蚀严重,表现为嫩芽顶尖变黑,叶片呈现黄黑色,整株苗木呈萎蔫状,叶片有缺损,而套袋苗仅有少量被害。从根据调查结果看,套袋造林苗渤丰3号杨5株、新林1号4株、3016有3株、中辽1号4株被风沙侵蚀,与对照相比渤丰3号杨减少了80%、新林1号杨减少了82%、3016减少了85%、中辽1号杨减少了77%(表5)。
表5 套袋与未套袋沙蚀比
3.6 套袋能够提高杨树根桩苗造林成活率
调查显示,渤丰3号杨造林成活率96%,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7%;新林1号造林成活率为94%,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1%;3016造林成活率为95%,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8%,中辽1号造林成活率为98%,与对照相比提高了33%(表5)。因此,套袋能有效提高造林质量,更好促进苗木生长。套袋造林的苗木生长整齐均匀,叶片鲜嫩光滑,而未套袋造林苗木生长参差不齐,叶片颜色暗淡,长势弱,缺株现象严重。方差分析得出套袋造林与不套袋造林成活率差异极显著(表6)。
表6 方差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在杨树植根苗萌发前套塑料袋能够有效提高根桩苗生长所需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苗木生长发育,还能有效防控食芽害虫和沙蚀对苗芽的危害。套袋技术提高了杨树植根造林的成活率和造林质量。该技术不仅能一次保全苗,并且袋内的温度比露天高2~10 ℃,能促进造林苗的提前萌芽生长,比药剂防虫的露天苗提早5~6 d。套袋苗木苗高10 cm左右时露天苗才萌动,因此套袋能为杨树根桩造林苗木的后期速生、丰产奠定基础。套袋具有操作简便、无环境污染、提高造林成活率、林农易于接受等诸多优势,可为实施区及周边地区树立一个好的样板,起到推广一处拉动一方的效果。
通过对杨树根桩苗进行套袋能明显提高杨树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能转变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及广大林农的传统栽培观念,对辽宁省平原地区尤其是辽西地区杨树适宜区起到示范作用。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也将极大改善,特别是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方面作用显著。另外该项技术属于物理措施,避免了农药对环境污染和对人畜的伤害,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