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库大坝渗流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2020-08-28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坝坡坝顶坝体

罗 建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20)

1 工程概况

卡因其水库位于卡因其河中下游低山丘陵区,位于额敏县城东北部50km处。 卡因其水库是以防洪减灾、人畜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的拦河式水库,水库主要由大坝、放水涵洞、溢洪道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水库正常蓄水位909.87m,最大坝高22.5m,坝顶长447m,总库容252万m3。

该水库可解决1136人和20574只标准畜的饮水问题; 同时还可增加卡因其灌区773.33hm2耕地的灌溉用水量,大坝运行将近一年,运行初期对大坝进行坝顶超高复核,检测其运行状况有重要意义。在大坝右岸坝轴线上游150m范围内岸坡坡度较陡, 约15°,且库水位变幅较大, 岸坡土层在饱水过程可能出现局部失稳滑塌,此地段有泉水出溢,距坝轴线较近,地下水与库水存在水力联系, 对右岸岸内防渗体存在长期渗流作用,可能造成坝体的渗透破坏,因此需对大坝进行渗流计算及稳定性分析[1]。

2 坝顶超高复核

对坝顶高程按照以下4种工况进行复核:

工况①:正常蓄水位+水库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工况②:设计洪水位+水库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工况③:校核洪水位+水库非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工况④:正常蓄水位+正常工况的超高+地震。

卡因其水库正常蓄水位909.87m,对应库容220.0万m3;设计洪水位910.68m,对应库容244万m3;校核洪水位910.97m,对应库容252万m3。 水库正常运用条件, 指进行波浪爬高计算时设计风速采用水库多年平均风速的1.5倍;水库非常运用条件,指进行波浪爬高计算时设计风速采用多年的最大风速。

2.1 坝顶超高计算

坝顶超高计算公式为:

式中 y为坝顶超高 (m);R为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A为安全加高,本工程大坝级别为4级,正常运用条件A=0.5m;非常运用条件A=0.3m。

波浪的平均波高hm、 平均周期Tm及平均波长Lm、波浪爬高R按式(2)计算:

2.2 参数确定

按SL189—2013《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查得,KW=1.05。 根据气象资料,库区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7m/s,有效吹程495m,正常蓄水位下水域平均水深10.50m。 卡因其水库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m/s,吹程(风区长度)D=500m。 波浪爬高R值可由平均波高hm和坝前迎水面平均水深Hm的比值进行判断,hm/Hm<0.1, 则换算系数取1.8,R=1.8 Rm;Ⅳ等工程的安全超高A为:正常情况0.5m,非常情况0.3m。 坡度系数m取2.5。

2.3 计算结果

计算坝体超高值及相应的坝顶高程如表1。

表1 坝顶超高计算

由以上计算可看出,坝顶高程以工况②控制,本阶段均质土坝方案取防浪墙顶高程912.2m, 防浪墙高出坝顶1.0m,因而最终确定坝顶高程911.2m;防浪墙顶高程912.2m,最大坝高22.5m。

3 渗流计算

渗流计算是为了确定坝体内的浸润线、 等势线及下游浸润线出逸点位置,计算渗漏量,渗透坡降,判断渗透稳定性[2-3]。

3.1 渗漏量的计算

坝址区两岸地层为上部粉土、 下部砂砾石的二元结构,下伏基岩为第三系上新统独山子组泥岩,两岸粉土属弱透水层,泥岩属弱透水-微透水层,砂砾石属中等透水层。 两岸砂砾石连续分布,连通库外,形成坝基渗漏通道,该通道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

坝基渗漏量可采用RH卡斯基公式计算,如式(6):

式 中 q 为 单 宽 坝 基 的 渗 漏 量m3/(d·m);T 为 渗透层平均厚度,取4.7m;K为透水层渗透系数,取4.7×10-3cm/s(4.06m/d);H为坝上下游水位差,取20m;a为坝基宽度之半,取值55m。

式中 Q为坝基渗漏量(m3/d);B为坝轴线方向渗漏带的宽度(m),取810m。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坝基渗漏量Q=2695m3/d,按每年120d正常蓄水位计算年渗漏量为32.34万m3,该渗漏量占水库库容252万m3的12.8%, 需对该层进行防渗处理。

3.2 浸润线的确定

本次对3种水位组合工况进行计算:

(1)上游为正常蓄水位909.87m,下游最低水位888.7m。

(2)上游为设计洪水位910.68 m,下游最低水位888.7m。

(3)上游为校核洪水位910.97 m,下游最低水位888.7m。

3.2.1 计算公式

根据《中小型水库设计》计算公式为:

式中 h1为浸润线在下游坡逸出点的高度 (m);L为渗透起始点垂直断面到排水设备内坡脚的距离(m);H为坝前水头(m);t为水面距坝顶的高度(m);ε为经验系数,取0.30;b为土条宽度;m1,m2分别为迎水面坡度系数和背水面坡度系数;l为浸润线进入排水设备的深度(m)。

3.2.2 计算结果

工况①计算:水库正常水位909.87m,下游无水时水位888.70m,因此H为21.17m,水面距坝顶高程为1.33m,土条宽度为5m,m1,m2分别为2.5和2.25,则:

L=0.3×2.5×21.17+1.33×2.5+5+(21.17+1.33)2.25-7.5=67.3m

工况②计算:水库正常水位910.68m,降落到淤积面高程888.70m,因此H为21.98m,水面距坝顶高程0.52m,土条宽度5m,m1,m2分别为2.5和2.25,则:

L=0.3×2.5×21.98+0.52×2.5+5+(21.98+0.52)2.25-7.5=65.91m

工况③计算:水库正常水位910.97m,降落到淤积面高程888.70m,因此H为22.27m,水面距坝顶高程0.23m,土条宽度5m,m1,m2分别为2.5和2.25,则:

L=0.3×2.5×22.27+0.23×2.5+5+(22.27+0.23)2.25-7.5=65.40m

浸润线计算结果及计算简图如表2和图1~图3。

表2 浸润线计算结果汇总 单位:m

图1 正常蓄水位稳定渗流期大坝浸润线

图2 设计洪水位稳定渗流期大坝浸润线

图3 校核洪水位稳定渗流期大坝浸润线

3.3 渗透坡降计算

坝体渗透坡降:

坝体允许渗透坡降:

坝体破坏坡降:

式中 KB为流土安全系数, 取2;Δ为土粒比重,取2.70;n为土体孔隙率,取20%。

上述计算可知, 坝体土产生渗透变形的允许水力坡降0.68,坝体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3种工况时的最大水力坡降均为0.28,满足设计要求,如表3。

表3 大坝坝体水力坡降计算结果

4 现状大坝坝坡稳定复核

4.1 计算工况

计算坝体标准剖面以下4种工况控制坝体的稳定。

(1)正常情况:正常蓄水位(909.87m)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

(2)水库水位降落期(910.97m降至894.46m)的上游坝坡。

(3)施工期的上、下游坝坡。

(4)正常运用条件遇地震时的上下游坝坡。

4.2 计算方法

计算采用水利部推荐的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设计软件, 程序能用总应力法或有效应力法计算稳定渗流期、库水位降落期等工况的边坡安全稳定分析。本次对卡因其水库大坝采用有效应力法进行坝坡稳定分析。卡因其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因此坝坡的安全稳定分析采用简化毕肖普法,对稳定渗流期、水位降落期等工况的边坡进行安全稳定分析[4]。 简化毕肖普法理论公式如式(15)。

式中 Wi为单宽坝长的土条重,Wi=bhiγ,其中b为土条宽度;hi为土条的平均高度;γ为土的容重, 按有渗透水压力计算土的容重方法选用;αi为土条弧边的弦与水平线的夹角, 即切线角;tanφi为土的内摩擦角φ 的正切值,即摩擦系数;Ci为土的黏结力;Li为圆弧长度。

4.3 计算参数选择

计算参数根据实验指标选取, 计算坝坡稳定分析采用的计算参数如表4。

表4 水库大坝稳定分析计算参数

4.4 复核计算结果

对卡因其水库大坝坝体以上4种工况条件下的边坡进行了整体安全稳定复核, 坝坡稳定分析计算成果如表5。

表5 坝坡抗滑稳定计算安全系数

经计算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允许值,上、下游坝坡是稳定的。

5 结语

(1)卡因其水库最大坝高为22.5m,相对应高程为911.2m,对其进行坝顶超高复合后可知工况②的坝顶高程要求为912.2m, 因此需在坝顶增加1m高的防浪墙。

(2)对大坝进行渗流量计算可知,坝基渗漏量2695m3/d,每年(120d 正常蓄水位)渗漏量32.34万m3,占水库库容的12.8%,因此需对该层进行防渗处理。

(3)在4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对卡因其水库大坝稳定性进行计算, 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允许值,说明现状大坝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猜你喜欢

坝坡坝顶坝体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坝下深部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探究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设计及施工要点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库水位骤降偶遇地震作用的土石坝稳定分析
基于QUAKE/W均质土坝地震响应静力学分析计算
调节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变形监测分析
深厚覆盖层上高心墙堆石坝坝顶开裂特征及原因研究
非稳定渗流场对黏土心墙坝坝坡及心墙稳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