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帮扶 区域联动 网络教研
——乡镇中小学教研模式新探
2020-08-28蒋建军
蒋建军
教研是教学活动的“诊所”,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及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次论证,我们决定在乡镇中小学常态化、多层次创新开展三类教研活动。
一、校际帮扶教研
为推进校际教研帮扶活动健康发展,我们努力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优质学校分别成立教研帮扶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执行组长,成员包括:主任、相关名师、骨干教师。在了解被帮扶学校情况的基础上,分别制定教研帮扶计划并按计划落实。被帮扶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校际帮扶工作,重点关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督导与指导。
二是行动落实到位。把“城乡学校教研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做实,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行动和内容。我们高度重视校级帮扶教研,将此项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考评。在每年度的教学工作会上,将此项工作专门安排部署,并落实责任,从学校管理、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强化落实,定期跟踪、督导进展情况,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督导服务到位。我们要求重点做好如下工作:督导检查、服务指导、建立档案、效果评价。
二、区域联动教研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乡镇中小学教育内涵,走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之路,综合考虑我县各乡镇学校地理位置、管理水平、教研能力、教学质量等方面情况,把乡镇中小学划分五个研修区域,以学科教研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各校优势,加强校际间交流研讨,以点带面,区域联动,互动研讨,平等交流,努力实现教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各区域成立区域研训共同体组织,负责制定本区研训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活动计划,给予政策支持和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各区域研训共同体设教研员若干名(每科一人),具体执行研训共同体制定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研训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整理好活动资料,归类建档;各成员校按时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区域研训活动。
三、县域网络教研
充分发挥我县现代化教育装备普及程度高、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优势,强化各级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乡镇中小学常态化、全覆盖、多层次的开展各类“空中教研学活动”。这是我县在教研教学方面的创新之举,需要做到“五个保障”:制度保障、设备保障、师资保障、资金保障、活动保障。
一是制度保障。成立领导机构,实现精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培训的总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对教师的出勤考核、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的收集、归档等。各领导小组成员主管自己分管科室的教研培训工作。各教研室负责本学段活动的全程组织及资料收集,各校组织本单位的线上教研工作,电教馆负责设备的分发与调配,做好相关学校(中心校)网管教师的技术培训。
二是设备保障。2013年,我们实现了全县所有学校多媒体班班通;2015年,实现了全县教师办公电脑人手一台;2016年,实现了学校录播设备全覆盖;2017年,在教育局设立了云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四个“管控中心”;2018年,优化硬件建设,统一全县录播平台,实现集中管控;2019年引进优质教学与备课资源,建设各学段教学资源库和资源管理中心。
三是师资保障。我们在从外地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知名专家的基础上,又立足本土,出台了《关于选聘“空中教研学”教师团队的实施方案》,首批骨干教师团队共计102名,他们当中有中小学特级教师、省市县各级名师、各教研室教研员和教育教学方面有独特建树的青年骨干教师。此外,还明确了聘用人员相关待遇、责任、义务和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杜绝了搞一次活动拿一次方案、选一批教师的弊端。
四是资金保障。全县统一谋划,确保设备投入资金逐年提升。教育局对“空中教研学活动”每年安排专款,用于专家授课费和本县聘用团队成员的讲课费。
五是活动保障。“空中教研学活动”虽没有先例可依循,但在各部门、科室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常态化、全覆盖、务实性、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研学活动,择要列举如下:小学“滦南、滦县、乐亭三县同课异构研学活动”;初中薄弱校与先进校结对研学活动;本地学校与京津名校对接研学活动……
全县“空中教研学活动”实现了三个“同步”:同步教研。主讲教师和各接收点辅导教师根据上课情况及时进行远程交流,让城乡教师互学互评,实现教研常态化;同步评估。通过网络开展在线教学评估,将课堂整体授课情况实时呈现给远程评课人员,评课人员可对授课教师进行远程指导;同步视讯。利用平台召开视频会议,开展远程培训,让薄弱学校、教学点教师足不出校提升专业水平。
校际帮扶教研实现了优质校与薄弱校点对点教研;区域联动教研激活了中小学校际教研互动;全县“空中教研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一次活动全县参与,一次研学众人受益”的效果。三种教研模式相互补充,有效解决了困扰乡镇中小学健康发展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