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干预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8-27彭乔壮
彭乔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西院区,广东广州 510000)
早在2010 年脑中风就已经成为我国致死原因之首,根据流行病学的初步估算,我国每年脑中风新发患者高达240 万人,同时每年有110 万人因脑中风去世[1]。 不仅如此,脑中风多由血管破裂引起,往往会导致血管的阻塞,从而令患者表现为偏瘫、半身不遂。 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脑中风的生存率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脑中风仍然以80%的致残率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2]。 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依赖于常规药物和医院组织的康复锻炼,虽然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还存在诸多不足。 患者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膳食搭配,出院后病症复发的情况时有发生。 该研究选取2018 年1—12 月间该院内科收治的5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对脑中风偏瘫治疗有益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一方面对现阶段常规药物治疗和医院康复指导进行补充延伸,另一方面也期望能够给脑中风偏瘫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给容易罹患脑中风偏瘫的中老年群体带来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选择了该院内科收治的50 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34 例,女性患者为16 例,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75 岁之间。 所有患者都满足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从颅脑CT 和MRI 都被确诊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中风初次发病者。 从发病原因来看,其中42 例患者为脑梗塞,其余8 例为脑出血。 患者住院时长为2~4 周不等,基本保持头脑清晰和良好的生命体征,但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偏瘫肢体肌力分级2 级以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超过8 分。 此外,在进行社区康复干预前,首先排除了患者恶性肿瘤、既往痴呆病史、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史以及脑中风病程超过1 年半以上的情况,避免对数据观察和结论分析造成影响。
1.2 方法
在该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仅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采取包括肢体康复、吞咽锻炼、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等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社区脑中风偏瘫患者实行长达半年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测定患者干预前、3 月后、6 月后的变化情况。 在横向上,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两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社区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 从纵向上,观察实验前后两组患者指标变化情况,从而更加客观地得出结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且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两组患者护理措施
2.1 时机选择
根据临床经验,脑中风病发后的3 个月内为最佳康复期,在此期间开展康复锻炼能够迅速地促进大脑侧枝循环,从而令血管附近的组织再生并正常代谢。但从该院收治的50 例病患情况不难看出,患者的住院时长为2~4 周,缺乏医护人员系统的指导,难以有序地开展康复锻炼。 尤其脑中风偏瘫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患病后受到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基本上不会参与锻炼和日常自理活动。 实际上,当脑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并且确定无神经系统病变时,则在2 d 后即可参与康复锻炼。针对这一现象,该次实验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在康复期间应尽量自理生活,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参与社区娱乐、社交等活动,逐渐恢复到患病前的生活节奏中。
2.2 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
患者入组后,准确记录患者脑中风病情、偏瘫情况等等,并记录好患者或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病理知识普及,比如用药方式、日常注意事项等等,告知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最主要手段[3]。 基础护理:接待脑中风偏瘫患者时应态度温和,动作轻柔,叮嘱患者勿压迫眼球,勿揉眼,不要用不干净的毛巾或手帕擦眼。 手术护理: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使其增强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
2.3 实验组患者额外社区康复干预手段
除了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了以下干预:
2.3.1 肢体康复锻炼 考虑到脑中风偏瘫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在肢体康复锻炼上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形式和锻炼量。 主要提出以下几种锻炼方法 首先,在休息时要保持肢体的舒展,尤其要避免出现痉挛的情况,可以采用仰卧、健侧卧等方式,使身体各部位保持舒适。 其次,患者传统观念认为大病后需要静养,长期缺乏活动。 偏瘫的肢体受到压迫后出现缺氧、坏死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造成的压疮也是脑中风偏瘫患者致死的原因之一。 因此,需要按时帮助患者翻身,预防这一问题的出现。 再次,要积极开展被动活动,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比如可以每日对患者的关节进行屈伸、 外展内收和外旋内旋的操作,避免关节组织的萎缩。 最后,还需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 非卧床期的患者可以到社区活动中心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适宜的休闲体育项目,并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直至恢复或者接近患病前的标准。 护理期间,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偏瘫情况进行康复训练。 一是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关注患者的四肢关节活动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练习,然后观察患者不同关节的肌肉收缩情况,并调整好活动的强度,不可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 二是对患者进行坐站转移训练,先让其保持坐位平衡,并练习保持正确的坐姿,这样有助于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的改善。 然后让其进行静态平衡练习,待患者身体适应后,再对其进行左右方向平衡练习, 坐正后向左右适当旋转身体,在此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平衡,并观察重心转移情况,为患者制定每日康复治疗的计划,按时完成,逐渐恢复躯体的运动功能。
2.3.2 言语吞咽锻炼 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也需要进行锻炼指导,脑中风患者中有2~3 成会出现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同样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社区康复锻炼的内容。 比如因大脑动脉上支闭塞造成的失语,患者能够理解语言的意思,但是在书面和口语表达中会频频出现错误。 针对此类患者,可以要求患者在恢复期间进行口型训练,从拼音开始逐渐重新掌握语言技能。 而对于命名性失语的患者,则需要借助图片、手势等方式唤醒他们的记忆[4]。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患者在喝水和进食时存在严重的障碍, 需要利用胃管来辅助。 仔细观察病人进食情况,一旦出现呛咳的现象,需要及时地疏通食道、气管。
2.3.3 心理辅导 康复护理期间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辅导,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影响病情康复的重要因素,通常在中风偏瘫后患者的情绪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例如对病情充满恐惧或者对治疗丧失信心,导致患者对康复锻炼表现出抗拒、积极性差的现象。 这需要亲属和医疗人员多关心患者,通过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坚持遵守医嘱和日常锻炼。 研究发现,如果人的心理活动、精神健康长时间受到影响,会出现病情久治不愈、心烦气躁等情况,还会导致经络阻塞和脏腑功能受损,偏瘫会让患者感到悲伤、焦躁、低沉,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医护人员和亲属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多给予关心和安慰,增强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医护人员在检查、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动作应轻柔稳妥,使患者有安全感。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 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学习舒缓压力的方式,如有氧运动、散步、听音乐、呼吸练习等,帮助患者改善压力状况。 心理护理中还要注意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遵从医嘱接受治疗。
2.3.4 饮食指导 实验组中, 实施针对性的饮食指导,脑中风偏瘫患者的饮食需要以清淡为主基调,既要富含蛋白质等日常所需营养物质,又必须满足易消化的特点。 因此,在恢复期间应当以水果、蔬菜为主,同时可以适当使用含碘的食品[5]。
3 结果
经过长达半年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如下,且两项字表与干预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Fugl-Meyer 指标变化情况[(±s),分]
表1 患者Fugl-Meyer 指标变化情况[(±s),分]
?
通过对比患者的Fugl-Meyer 量化指数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经社区康复锻炼干预后运动功能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Barthel 指标变化情况[(±s),分]
表2 患者Barthel 指标变化情况[(±s),分]
?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 量化指标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躯体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在2000 年我国60 岁、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就已经分别达到了6.96%和10.2%,远远超过了国际对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标准[6]。 特别是受到建国之初人口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增幅也是十分惊人的。 偏瘫是脑中风患者患病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的肌张力、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整体运动功能都会受到影响[7]。 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活动不利、肢体运动困难。 在脑中风康复期,由于受到脑中风的影响,患者一侧肢体肌力受损,形成偏瘫,不仅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下降, 还会影响患者日常社交、出行、心理健康等[8]。 一般来说,大脑神经呈现交叉支配的情况,因此,如果患者左侧脑出血,则为右侧偏瘫,右侧脑出血,则容易出现左侧偏瘫[9]。 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需要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 脑中风偏瘫作为老年人容易罹患的疾病,在临床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脑中风出现后,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的情况,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出行等,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均不利[10]。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帮助其缓解偏瘫的情况,及时恢复运动功能。 西方发达国家主张的“社区康复”经验证确有其效, 应当在国内普及推广。 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不难看出,实验组经过社区康复锻炼的干预患者行动能力明显有大幅度的改善。
因此,在脑中风偏瘫患者的社区康复锻炼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要坚持服用基础性药物对中风进行预防,同时也要避免过量服用给身体造成副作用,医生应向患者及其亲属交待清楚脑中风偏瘫的病理和各类药物的基本作用, 指导患者有效配合治疗。其次,要适当开展肢体康复锻炼。 一方面在卧床期要选择舒适的卧姿,并时常翻身、进行关节被动运动,避免压疮和组织萎缩等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在恢复期,患者也需要到室外开展休闲娱乐运动,根据自身体能情况循序渐地进加大运动量,最终恢复或者接近患病前的体能情况。 再次,对于存在言语和进食障碍的患者,还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 如存在失语症的患者,可以通过示范嘴型、图片、模型演示等方式,逐渐唤醒他们的语言记忆,最终恢复书面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而对于喝水进食难以下咽的情况,则需要借助食管来辅助。 最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膳胃指导。 在心理方面,要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并与医生、亲属良好沟通,消除他们对疾病的恐惧感,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制定饮食计划,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而增加水果蔬菜的比重,给患者康复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综上所述,社区康复手段十分丰富也的确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职能,把握好康复的良好时机,对患者进行各方面机能的康复锻炼,从而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