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DR 及联合CT 诊断与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2020-08-27李凤国
李凤国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颈椎病以中老年人、睡眠体位不佳者、长期坐姿不当者多见,当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间盘脱出、韧带增厚时,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出现相关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病程周期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和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临床有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之分。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颈椎病分型诊断,有助于根据患者实际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 为探讨颈椎病DR 及联合CT 诊断与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按照影像学诊断方式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 月—2019 年12 月诊治的96 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进行DR 检查的4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进行DR+CT 检查的48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差异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影像学诊断方式随机选择并将该院诊治的96 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患者均符合康复治疗适应证,未合并禁忌证。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 例,女性18 例;年龄范围在20~78 岁之间,中位年龄43.5 岁;病程范围在4 个月~7 年,中位病程3.5 年。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8 例,女性20 例;年龄范围在21~77 岁之间,中位年龄45.0岁;病程范围在6 个月~8 年之间,中位病程4.0 年。 两组性别组成、年龄和病程的中位数、受累部位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影像学检查
对照组患者行DR 检查, 研究组行DR+CT 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型诊断后确定康复治疗方案。
对照组先拍摄直立正侧位片,根据临床需求可添加拍摄颈椎双斜位片;研究组在行DR 检查的同时,行螺旋CT 扫描:患者在仰卧位下行横断位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颈1 椎体上缘和胸1 椎体水平位,之后以2 mm 的层厚和层距对C2~7 椎间重建骨窗和组织窗。 检查后分析相关图像,给出影像学诊断,进一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1.3 康复治疗
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首选牵引疗法,同时配合局部热敷、红外线辐射治疗效果更佳。 神经根型患者取坐位,颈前屈15~30°,约10%~15%体质量的力牵引40~60 s,放松10~20 s,持续25 min,以上肢症状减轻甚或消失为佳。 椎动脉型患者取颈微前10~20°屈位,持续以10%~15%体质量的力牵引25 min,为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可予吸氧可改善症状。 脊髓型患者取坐位,颈垂直,持续以10%体质量的力牵引25 min;卧位条件下的牵引力为2~3kg,持续牵引1~2 h,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加重时应停止牵引治疗。 颈型患者取坐位,颈前15°屈位,间歇以10%体质量的力(以解除痉挛和疼痛为主要目的)牵引20~30 s,共25 min;可同时热敷颈部症状明显处。
慢性期患者可行灵活多样运动疗法,采用相对定型的成套医疗体操坚持练习,每节操可做2~4 个八拍,1~2 次/d。 为达到运动疗法的目的,动作应平稳、慢速,逐渐加大动作幅度和阻力。
中医康复疗法。 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辨证论治以及小针刀疗法、火罐、药枕、气功等其他疗法。
也可选择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中药电熨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热疗法等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针对性给予患者缓解肌肉紧张、止痛消炎、营养神经、扩张血管和改善血管功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配合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分为3 个等级,判定标准:显效是治疗后患者颈椎疼痛、僵硬和麻木等症状消失,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功能,患者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是指治疗后患者颈椎疼痛、僵硬和麻木等症状减轻,明显改善颈椎生理功能,患者偶有眩晕感,生活轻微受到影响;无效是指治疗后患者颈椎疼痛、僵硬和麻木等症状未减轻,颈椎生理功能未改善,生活中常眩晕,严重影响生活。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两组患者疗效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总有效率(%)]描述,应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推断,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按照标准判定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对照组显效13 例,有效24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77.08%;研究组显效19 例,有效2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5.83%,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比较
秩和检验表明,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c=2.18,P<0.05);卡方检验表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5)。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以退行性改变为主要发病因素的骨关节疾病,X 线平片检查、CT 和MRI 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X 射线平片+CT 平扫在诊断颈椎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必须合理应用影像学技术对颈椎病做正确的分型诊断,这有助于制定和调整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
DR 是临床常用X 线平片检查影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辐射低且成像清晰等优点,在诊断颈椎病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图像只能显示颈椎椎体前后的骨性变化。 螺旋CT 能全面观察颈椎病椎体病变尤其能显示微小的病变,图像有效性较高,能弥补DR 影像诊断的不足。 功能磁共振成像可准确评估颈椎间盘形态改变,反映慢性疼痛引起的大脑、脊髓结构与功能的细微变化,为神经病理学机制的研究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提供依据[2]。
颈椎病患者行CT 与MRI 扫描,大部分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颈椎间隙、椎小关节狭窄和各部位骨刺形成等改变,颈椎椎管狭窄、脊柱后纵韧带骨化、椎小关节异常增生或硬化的CT 扫描图像优于MRI 检查。CT 扫描颈椎时,当层距层厚较大时,诊断颈椎间盘异常病变的临床价值不高。 应用MSCT 行薄层容积扫描时,层厚往往低于1 mm, 同时结合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颈椎体和颈椎间隙的解剖结构是否正常、骨质异常增生的范围大小和病变的程度、腰椎间盘状态和韧带是否骨化,从而准确判断颈椎病类型。 在显示颈部椎间盘突出时,MRI 检查较CT 扫描更敏锐,且MRI 检查矢状位成像能非常清晰地显示全部颈段椎间盘,清楚观察脊髓变性、受压和软化等情况。 因此,对存在严重神经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症,MRI 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3]。
研究表明[4],采用影像学DR 诊断颈椎病可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病情,颈椎常规正侧位片可作为基本方法用于颈椎病的普查手段, 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如需要则可辅以张口位、双斜位及过屈过伸位片进行观察,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CT 诊断颈椎病的效果优于DR 诊断,CT 诊断在临床中的效果更优[5]。
霍红丽[6]采用CT 和MRI 检查200 例颈椎病患者,研究显示MRI 技术比CT 技术更能诊断出颈椎曲度异常、骨性椎管狭窄和椎间隙狭窄等异常改变,更能显示出脊髓受压和颈椎间盘突出等影像学异常改变,CT 技术比MRI 技术更能诊断出钩突增生和小关节突增生等异常改变,更能显示出椎小关节和后纵韧带骨化等影像学异常改变,说明两种影像技术在诊断颈椎病时各有优势和缺陷,应合理运用并综合分析两种影像学技术的图像特点,有效提高颈椎病早期诊断率。CT 诊断颈椎病显示椎管狭窄及关节增生上优于MRI,MRI 诊断颈椎病在呈现神经根受压上比CT 检查更敏感[7]。 颈椎病病变的CT 检查诊断与MRI 检查诊断均具有非常好的准确度与敏感度,对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有利于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分型诊断,从而有利于颈椎病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8]。 和CT 诊断相比较,MRI 具有更高的临床准确诊断颈椎病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数据,值得临床推广[9];在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时,在检测脊髓受损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较MRI 更敏感[10]。
手术为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影像学资料可为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方建文[11]应用回顾组影像学测量资料进行判别分析可以得出的前路、后路、前后路联合三种术式的判别函数式,可用来在术前对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进行术式的选择,以此使病人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加良好、 规范化,通过高质量的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
为研究颈椎病DR 及联合CT 技术诊断与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按照影像学诊断方式随机选择该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诊治的96 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进行DR 检查的4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进行DR+CT 检查的48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对照组显效13 例,有效24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77.08%;研究组显效19 例,有效2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5.83%,两组疗效和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DR 联合CT 平扫结合临床表现诊断颈椎病比单纯DR 平片更有助于制定和调整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