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20-08-27王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肺部支气管穴位

王敏

(香河县中医医院,河北廊坊 065400)

作为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憋喘、呕吐等症状,不仅对患儿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 还可损害患儿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系统功能[1-2]。 临床治疗以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抗感染、消炎、抗病毒,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可改善临床症状,但用药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通过不同症状,给予对应穴位或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还能避免常规用药或静脉滴注给胃肠道及全身系统带来的物理性刺激[3-4]。 因此,该文选择该院2018 年7 月—2019 年12月收治的84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 研究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4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 对照组:男20 例,女22 例,年龄6 个月~13 岁,平均年龄4.18岁。 病程10~45 d,平均(23.65±2.84)d。 观察组:男21例,女21 例。 年龄11 个月~12 岁,平均年龄3.83 岁。病程8~56 d,平均(28.95±3.67)d。 两组患儿自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比照《实用儿科学》,临床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严重者伴有呼吸急促症状;早期肺部体征表现不明显,或仅可听见粗糙呼吸音,疾病后期可听及肺部湿罗音;肺部X 片检查,可见纹理增粗,带有点状或斑片状阴影。

中医诊断标准:比照《中医病证诊疗常规》,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证:病程绵延,低热、气短、多汗;咳嗽、乏力、纳差、面色泛白,四肢欠温,便溏,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无力。

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关于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标准;(2)患儿意识清楚,认知正常;(3)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皮肤破损或患儿皮肤病者;(2)合并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3)合并新生儿肺炎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痰化咳、消炎、抗病毒、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穴位贴配方:诃子肉20 g,地骨皮20 g,黄芩10 g,天竺黄5 g。 穴位:天突穴,膻中穴,双侧肺腧穴。 将1 剂药物研磨成粉,加入蜂蜜调配外敷,1 次/d,每次贴2 h。 连续治疗7 d。

1.3 评价指标

(1)比较治疗效果,显效: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或明显改善,肺部听诊,肺部湿啰音消失或减弱,肺部X 线检查,病灶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检测,血常规指标基本恢复;有效: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有所改善,肺部听诊,肺部湿啰音减少,肺部X 线检查,病灶部分吸收,实验室指标检测,血常规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

(3)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包括生理功能(20分)、躯体健康(20 分)、心理功能(15 分)、社交关系(10 分)、精神健康(10 分)、总体健康(25 分)6 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4)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口感、嗜睡、胃肠道不适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s)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其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

2.3 治疗后SF-36 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交关系、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SF-36 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SF-36 评分对比[(±s),分]

?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治疗后有1 例出现皮疹,占比2.4%,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6,P<0.05)

3 讨论

细菌、病毒感染为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病因。 肺炎链球菌感染为我国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同时,室内居住拥挤、空气污浊、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因素均可能引发该病。 多见于2 岁以内儿童中。 小儿支气管肺炎起病急骤或迟缓,发病前数天可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早期体温偏高,咳嗽、有痰,至疾病中后期,可出现气促、呼吸频率加快、口周或鼻翼扇动、胸部体征呼吸音粗糙或稍减低,可闻及中、细湿啰音[5-7]。 年龄较大儿童经药物治疗后,并发症较少,预后效果好,婴幼儿则病死率较高。 作为常用的治疗方式,西医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及体征,保护肺脏功能。但在临床治疗中,患儿日常用药多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患儿体内形成了抗生素耐药性,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用药后不良反应较明显[8-10]。

中医将支气管肺炎归为“肺炎”“喘嗽”范畴,小儿全身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易引外邪入肺,正气不足,邪气入体,致使喉中痰鸣,气道阻滞,引发咳嗽、发热、气喘等症状。 治疗应以清热排痰、宣肺化痰、通畅经络,调和脏腑功能为主。 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痛、疗效确切等特点,不需经胃肠给药,对胃肠刺激小。 使用后可综合作用于人体,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加速药效吸收,调动经脉功能,具有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穴位贴敷药物经由皮肤渗透进体内,形成生物学作用,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可实现对疾病的控制及治疗。 具有运行气血、疏肝理气、清肺止咳等作用[11-13]。 该文使用的穴位贴敷方,包含诃子肉、地骨皮、黄芩、天竺黄等药物,其中,诃子肉具有敛肺、涩肠、下气作用,地骨皮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退蒸作用,黄芩具有燥湿泻火,清热凉血作用,天竺黄具有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作用。 配合天突穴,膻中穴,双侧肺腧穴等穴位,可使诸药直达病灶,标本兼治,发挥温中散寒、通络散结、利气豁痰等作用[14]。现代药理试验亦证实, 诃子肉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细菌活力,还可促进胆汁分泌、降压、抑制平滑肌。天竺黄、地骨皮可减弱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增加血液灌流量,改善血管痉挛状态,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促进康复[5]。

黄秀卉[15]等通过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发现与单纯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支气管肺炎小儿相比,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 可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且中药穴位贴敷安全性高,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理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突出。

在该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未见发生皮疹、多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交关系、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高。 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中药穴位贴敷对改善支气管肺炎有积极作用, 且药物安全性较高,患儿用药后药物耐受性较好,可保护机体其他器官免受损伤,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肺部支气管穴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夏季穴位养心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