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新品种引进筛选与大棚栽培技术
2020-08-27敖培华何圣米
敖培华,何圣米
(1.长兴忻杰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长兴 313105;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3.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L.)又名石刁柏,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以嫩茎供食用,其味芳香鲜美,柔软可口,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是当今世界发现和公认的防癌抗癌效果最好的植物。浙江省大棚栽培芦笋面积约5 000 hm2,长兴县于2008年开始引种绿芦笋进行大棚种植,经过多年发展,2018年大棚种植面积达800 hm2,成为浙江省大棚芦笋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年产商品芦笋16 000 t以上、产值1.3亿元以上。长兴忻杰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13年开始种植大棚芦笋,目前大棚芦笋种植面积430 hm2,2015年承担芦笋新品种引进试种项目,引进美国芦笋新品种5个、国产芦笋新品种5个,对其产量、田间表现等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浙江省大棚栽培芦笋新品种;总结提出了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大棚栽培关键技术[1-2]。
1 芦笋新品种引进筛选
芦笋新品种引种试验始于2015年,共引进芦笋新品种10个。其中美国进口品种5个:帝王、皇冠、太平洋早生、绿龙、格兰德;国产品种5个:翡翠明珠、丰岛1号、丰岛2号、潍坊H2、潍坊H4。2016年3月播种育苗,6月定植大棚内,每667 m2种植1 500株,每个品种种植1个大棚,面积333 m2。2017年3月开始采收,2019年进入旺产期。试验期间分别对引进的10个芦笋新品种进行了田间生长记录和产量记录。
1.1 田间生长表现
帝王。美国引进品种。第1分枝节位33 cm,早熟性好,苗期耐寒性很好。笋色泽好、嫩绿,低温时嫩茎基部带紫。笋头圆锥形,顶鳞片包裹紧凑,笋难拔,植株耐寒性好,抗病性好。
皇冠。美国引进品种。第1分枝节位38 cm,中熟。第1年产量表现一般,嫩茎发生量多,产量较稳定。但细笋偏多,1 cm以上的大笋少,高温易散头。笋头圆锥形,顶鳞片包裹紧凑,但市场认可度较低,抗病性良好。
太平洋早生。美国引进品种。第1分枝节位36 cm,早熟性好,嫩茎萌发量较多,笋条粗壮,产量高。笋头锥形,顶鳞片包裹紧凑,市场认可度高,抗病性好。
绿龙。美国引进品种。第1分枝节位30 cm,中熟,植株长势旺,嫩茎萌发量较少,细笋多、中大笋少,产量偏低。笋头锥形,顶鳞片紧凑性一般,抗病性良好。
格兰德。美国引进品种。第1分枝节位36 cm,中熟,植株高大,嫩茎比较粗大、粗细均匀,中大笋多。笋尖圆锥形,鳞片抱合紧凑,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也不易散头,产量稳定,市场认可度高,抗病性好。
翡翠明珠。山东华农芦笋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第1分枝节位40 cm,中熟,出笋量较多,大笋率较高。笋头圆锥形,顶鳞片紧凑性一般,低温期嫩笋基部紫红色,抗病性好。
丰岛1号。浙江丰岛实业有限公司育成。第1分枝节位38 cm,中熟,植株高大但上尖下粗。高温畸形笋占比30%,嫩茎粗壮、大小均匀,形状较好,低温期嫩笋基部紫红色,嫩茎萌发较稳定。笋头锥形、较紧实,耐湿性弱,抗病性一般。
丰岛2号。浙江丰岛实业有限公司育成。第1分枝节位35 cm,中早熟,植株高大、匀称。嫩茎萌发较多,细笋多,粗笋少且易弯曲畸形,笋头锥形,顶鳞片紧凑性一般。低温期嫩笋基部紫红色,抗病性良好。
潍坊H2。山东潍坊市农科院育成。第1分枝节位30 cm,中熟。植株高大,嫩茎整齐、粗壮,嫩茎萌发多,大笋较多但有少量畸形。笋头圆锥形,顶鳞片包裹较紧凑。低温期嫩笋基部紫红色,抗病性良好。
潍坊H4。山东潍坊市农科院育成。第1分枝节位38 cm,中熟。植株生长旺盛,嫩茎萌发量一般,中大笋较多,笋条直,粗细较均匀。笋头圆锥形,顶鳞片包裹较紧凑。低温期嫩笋基部紫红色;抗病性良好。
1.2 产量
大棚栽培芦笋的采收分3个季节,分别是2—4月的春笋、5—7月的夏笋、8—10月的秋笋;一般7月下旬开始换母茎,11月低温期停止抽发嫩笋。
从表1可以看出,全年总产量最高的是国产品种翡翠明珠, 667 m2产量为2 148 kg,其次是进口品种太平洋早生,为2 060 kg;春笋产量最高的是翡翠明珠,为811 kg,其次是进口品种格兰德,为805 kg;夏笋产量最高的是太平洋早生,为825 kg,其次是翡翠明珠,为819 kg;秋笋产量最高的是翡翠明珠,为518 kg,其次是太平洋早生,为450 kg。
表1 2019年度引进芦笋品种667 m2商品产量
综合分析,国产品种翡翠明珠产量最高,综合表现好;进口品种太平洋早生、格兰德产量高,综合表现好,这3个品种可以在浙江大棚栽培中推广。
2 大棚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苗
在浙江省3—9月均可育苗。生产上以3月播种,6月定植,次年的年初即可开始采收,这样比较理想。选用10 cm×8 cm的塑料营养钵或50穴的穴盘,采用商品育苗基质或营养土,每钵(穴)播1粒种子,早春季节播种后即用小拱棚覆盖保温;小拱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 ℃,夜间15~18 ℃,温度超过32 ℃时要及时揭开两端的膜通风炼苗;苗期及时除草。出土后约60 d,当小苗长出4个以上地上茎时定植。
2.2 定植
芦笋幼苗以6月定植为佳。深翻后每667 m2面施3 000~4 000 kg腐熟农家肥或1 500 kg商品有机肥,加50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再翻耕30~40 cm深,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南北向作畦,畦宽连沟1.5~1.6 m,6 m宽大棚作畦4条,8 m宽大棚作畦5条,棚两边各留置30 cm空间;畦面单行定植,株距28~30 cm,每667 m2定植1 500株左右。
2.3 田间管理
2.3.1 打顶
根据不同高度的大棚确定植株打顶高度,8 m宽单栋棚打顶高度为1.3~1.4 m,6 m宽单栋棚打顶高度为1.2~1.3 m。
2.3.2 大棚保温
大棚覆膜保温时间在冬季清园后的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如在2月上旬以前采收春笋的,需加盖内棚保温。出笋期白天棚内气温控制在25~30 ℃,夜间保持12 ℃以上;气温超过30 ℃时通风换气。
2.3.3 母茎的留养
3月下旬至4月上旬留养春母茎,留养数控制在2~3 a生芦笋3~5根,4 a生以上芦笋6~8根;8月上中旬留养秋母茎,2~3 a生芦笋留养8~10根,4 a生以上芦笋留养10~15根;进入10月后抽发的嫩茎不能作母茎留养。
2.3.4 科学施肥
每年冬季清园后,667 m2施腐熟农家肥或蘑菇泥3 000~4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 500 kg,加三元复合肥40~50 kg、钙镁磷肥50 kg;春母茎生长前期(4月中旬),施三元复合肥15 kg+尿素10 kg;夏笋采收期间,每隔20 d施三元复合肥20~30 kg,共3次;秋母茎生长期间,施三元复合肥25 kg+尿素10 kg,秋笋采收期视植株长势,隔20 d施三元复合肥20 kg,共2~3次。
2.3.5 清园
大棚栽培芦笋每年要进行2次清园,分别是8月上中旬和12月中下旬,将地上茎拔(割)除,将秸秆清出棚外后,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或用石硫合剂喷雾进行地面消毒。
2.4 病虫害防治
2.4.1 病害防治
大棚芦笋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灰霉病。除打顶、清洁田园、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降低田间湿度等农业防治措施外,还要进行化学防治。褐斑病主要危害芦笋的茎、枝和拟叶,病部最初产生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椭圆形或纺锤形紫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严重时植株枯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药剂防治。灰霉病主要发生在拟叶和细枝上,出现红色小斑点,拟叶出现灰白色霉状细毛,导致植株上部茎叶枯死;母茎留养期喷药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环唑、75%百菌清、99%恶霉灵等农药喷雾防治。
2.4.2 虫害防治
芦笋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蓟马等。优先采用杀虫灯、性诱剂、黏虫板等物理措施,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夜蛾类害虫可用5%氯虫苯甲酰胺、5%虱螨脲、0.5%依维菌素、50%丁醚脲、20%氟苯虫酰胺、150 g·L-1茚虫威等药剂在傍晚喷药防治;蓟马类害虫可用20%呋虫胺、25 g·L-1多杀霉素、60 g·L-1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防治。
2.5 采收、分级
根据气温及生长情况,在春节前后笋芽长到25~30 cm时依照标准采收上市,粗笋可适当长些采收,细笋适当短些采收;高温季节可每天早晚各采收1次。采收后根据标准,按粗细进行分级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