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前沿议题与未来展望*

2020-08-27戚晓明陈俍宇

图书馆 2020年8期
关键词:服务文化研究

戚晓明 陈俍宇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南京 210095)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度逐年提升。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获得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公共文化服务,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德国的社会理论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相关概念,他以政府公共产品为视角来论述公共服务,主张“通过公共财政的社会政策作用,拓宽政府服务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文化和公共福利的责任”[1]。国内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主要分为“经济学式”和“管理学式”两个角度[2]。前者将公共文化服务理解为政府或文化部门向大众提供的免费文化产品或服务,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强调了政府在文化供给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随着“十三五”规划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开始强调“服务”,围绕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展开论述。公共文化服务被表述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提供包括公共文化产品、活动、设施等在内的服务。十九届四中全会、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则又强调“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域性概念,提出“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变化说明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体系、利益格局都在发生结构性变革[3]。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面临着从“管理”体制向多元“治理”模式转变;由城乡二元差异显著向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这些都突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价值和实践特征,反映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需求的持续性与迫切性。

国内学者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特性、供给等议题作了大量研究,系统化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研究成果的增多,学界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只有了解当前研究现状才能展望未来。有学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来分析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进展和趋势;有学者专门针对十二五时期图书馆学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分析;也有学者专门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分析。以往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文章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在内容上未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结构性变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鉴于此,文章以1998—2019年共538篇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文献作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时间、机构、期刊等进行分析,并尝试找出研究热点和前沿议题,以期能深化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及为当前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作为一篇论文的着力支撑点,其来源、权威性、学术价值高低对文章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文献数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因此文献的质量和数量都影响着这个领域计量分析的成果。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其使用率较高,收录的文献也较为全面,因此本研究的样本数据选择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筛选。检索日期为2020年2月15日,数据检索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以“篇名=公共文化服务”或“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时间跨度为22年(从1998—2019年),初步检索获取文献记录803条,剔除新闻报道、成果介绍、期刊会议征稿及与本主题无关的文献记录,最终整理得到538篇有效文献。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是CiteSpace。这是一个可视化分析软件,由美国雷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研发所得,可以把某个领域的文献数据信息绘制成知识图谱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陈超美教授本人对此有以下定义:主要是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信息技术运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能够对某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追寻该领域演化的关键估计和知识拐点、探寻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化软件[4]。本研究运用CiteSpace5.6.R1软件,绘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知识图谱,剖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聚焦研究热点,以探寻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发展演进。

3 可视化分析

3.1 文献分布

首先,笔者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相关研究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每年发文数量及其趋势如图1所示。从文献发布的年份来看,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首发于2005年,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05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官方文本中首次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同年,佛山市图书馆的平玉娜在《图书馆杂志》上首次发表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题的文章。2006年有3篇相关主题文章见刊。之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文数量不断增多。此后,由于2011年多个与公共图书馆相关的文件出台,学者们开始讨论公共文化载体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的服务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进入第二波高潮。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达到历年发文量的最高峰,年发文量为69篇。2017年《“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出台,提出“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政府逐步转变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路径。这一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开始关注公共文化治理。虽然此后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但每年的发文量都保持在40篇以上。每年文献发布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这一领域当年获学术界的关注程度。从每年发文量分布可知,学术研究和政策相辅相成,与时事热点保持同步,学者不断调整创新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图1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其次,笔者对发文机构进行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里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和合作程度,如图2所示。发文量最高的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其次是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佛山市图书馆、南开大学等机构。这些机构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不同的科研机构之间也会出现近距离合作,例如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都合作发文2篇。但机构团体间的合作占少数,多数科研机构选择单独发文。从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发文机构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还有部分在华北的较发达地区,西北和华中地区发文机构较少,发文机构呈现出东西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的特点。从研究的持续性角度来看,期待科研机构间能开展合作,进而推动学术界的互利共赢。

图2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文机构知识图谱

最后,笔者根据收集到的538篇文献,统计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期刊载文量,并列出载文期刊数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如表1所示,1998—2019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献主要刊载在《图书馆》《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建设》等期刊上,这表明公共文化服务多为图书情报学关注的重点领域。具体看来,涉及的一级学科多为公共管理、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发展的趋势较弱。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总共刊载文献229篇,占总发文量的42.57%,表明该领域的发文有稳定的期刊来源。

表1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载文量前十的期刊分布

3.2 研究热点

所谓热点主题,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学者们集中关注并探讨的问题。利用CiteSpace制作出1998—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关键词知识图谱(见图3)。一篇文章的关键词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凝练和总结。因此,对某个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这个学科领域的关注点。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关键词,时间跨度设置为1998—2019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Keyword,每个时间切片选择Top100,连线强度设定为Cosine,选择对数似然率算法(LLR),得到公共文化服务关键词聚类图谱。

从图谱中可以发现N=89(节点有89个),E=94(连线数为94条),连线数略大于节点数,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相对紧密。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提供了两个值来评估聚类是否合理,分别是Modularity(聚类模块值Q值)和Silhouette(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一般认为,Q>0.3就意味着聚类结构是显著的,S>0.5时聚类就是合理的。图3关键词知识图谱显示Q=0.7558,S=0.5925,说明关键词的聚类是显著且合理的。根据聚类的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作如下分析:

图3 公共文化服务关键词知识图谱

3.2.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现代化

新时代下,面对新兴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深化,群众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公共文化需求日益增强,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入推进等新形势[5],如何使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备现代特征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焦点。“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得到重申,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解读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与时俱进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学界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展开了广泛讨论:有以理论为分析架构进行定性描述的;也有基于实地调研案例总结出“嘉兴模式”“苏州模式”等建设模式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现代化”语境中,传统价值理念、实施路径不再适应,需要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解读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要明确功能设置的现代化、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服务方式的现代化[6],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公共文化载体的价值与定位,在未来向基层适当倾斜。总之,该领域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回归服务的公共性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

3.2.2 文化治理与社会治理

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学界逐渐关注文化强国发展目标下的文化治理问题,探究文化治理的关键路径。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单位制的生活共同体瓦解,政府职权下沉到社区,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苏醒、社会力量不断壮大,传统的文化管理模式与民众实际需求不符,文化治理理念应运而生。治理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社会组织对公共生活影响密切的背景下,西方学术界开始拓展政府改革的视角,反思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多中心治理的理念以达到善治的目标。而中国文化研究领域在21世纪后才开始从治理的逻辑来探讨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被作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之一,是公民享受文化权利、履行文化义务的平台。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文化治理理念的理解基于西方治理思想,立足中国本土实际。文化治理具有多重属性,其中治理属性是公民自主参与和多元主体联动[7];生产属性在于建构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文化产品生产方式;政治属性是通过公民的文化认同来使全社会达成价值共识,并最终达致个体对国家制度合法性的一致认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统治根基[8]。多数学者认为以文化治理逻辑发展文化事业是可行的。文化具有道德教化、行为规范和精神调节的功能。以公共文化服务来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公民自我管理和自我建设的意识,推动全民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实现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在文化治理中促进社会认同,通过文化治理实现社会治理是公共文化服务采用软性治理方式的社会价值体现。

3.2.3 公共数字文化与数字文化扶贫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公共数字文化日益成为大数据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热点内容。“新时代”意味着对传统服务方式的革新。人们对公众文化的需求呈现出网络化、多元化的特点,他们希望能从数字化的文化平台上获取信息。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公共数字文化应运而生,它具有服务和管理的双重性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以及数字博物馆等将“数字”与“公共文化服务”结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弥补传统服务的不足,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9]。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起步较晚,虽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困境:首先,数字服务供给方面,仍存在着知晓度和利用率低、资源整合程度低、缺少需求调查和反馈评价、社会参与不足、供给滞后等问题[10];其次,数字资源整合方面,LAM(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管理体制分散、管理方式不统一、资源类型与资源格式无统一标准[11];最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方面,治理体制不完善、区域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失衡、治理理念薄弱[12]。“互联网+文化”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化将迎来新的发展,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该如何建设将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议题。有学者提出精准扶贫将成为公共数字文化的下一个发力点[13]。公共数字文化作为一种具备公共性、文化性、技术型和服务性的文化传输方式,不仅可提高农民信息素养,还可丰富农村文化资源,快速改造贫困文化。公共数字文化精准扶贫可以借鉴结对帮扶的经典方式, 例如鼓励与网信企业结对, 开发适合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扶贫跟踪监测和评估信息系统等[14]。但脱贫的内生动力在于贫困地区民众,以可持续的“造血式扶贫”取代单向的“输血式扶贫”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贫困地区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模式、服务方式和发展策略也将不断修正创新。

3.2.4 公共文化法律与文化法治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规则体系由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构成,软性规范较多,法律较少。《公共图书馆法》是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专门、具体界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要求[15],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对图书馆规定的延伸,是一般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正式实施,弥补了我国立法短板,是文化立法的一大步,标志着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行政管理”迈向“法律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为学者提供了多种研究视角。有学者从布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认为这部法律体现了文化身份认同、文化生态平衡、文化良性发展和文化权利保障五大理念,这五大不同场域下的理念协同交互,构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良性发展的模型[16]。有学者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分析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提出拓展弱势群体延伸服务、发展社会合作机制、培育弱势群体信息素养等建议[17]。此外,针对农民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学者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如何保障特殊弱势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文化服务成为研究趋势。法治化是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制度安排[18],文化法治的前提在于顶层设计的基本建立,这也是我国现阶段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的关键。

3.3 演进逻辑

结合研究样本与研究时间序列图谱,可将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演进趋势总结为三个方面。

图4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时间序列图谱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视角上,从单一研究向对比研究的视角转变。国内学者早前探索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强调对老少边贫地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之后城乡、阶层间实现文化均等成为热点议题。这种视角的转变是对公民文化权利诉求的呼应,也是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提出的反思,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学者普遍理解的均等化与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挂钩。均等非无差异的平均,是在保证最低水平全国均等的基础上允许存在地区差异,不仅是结果均等,更应该是机会均等、过程均等[19]。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在公平、正义等价值原则上,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尊重公民的自由选择权,对所有公民提供均等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期望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均等”状态,集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于一体。“农村”“农民工”“城市社区”等研究突现词的出现是政府均等化建设过程中的亮点和薄弱点。城乡一体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也是具体体现,城市和农村社区则是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其中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转型更是重点。目前部分农村社区存在着忽视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潜力挖掘、资源整合、设施功能弱以及文艺作品偏离农村民众需要[20]等问题,从而与城市社区拉开差距。农民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作为城市边缘群体,他们从一个社会空间向另一个社会空间的转变实质是社会角色的转化。只有为农民工群体提供适合自身发展与群体融入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让他们真正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实现农民的角色转变,实现文化融入和社会融入[21]。农民工利用公共文化资源的能力水平反映了文化发展的阶层差异。客观上户籍制度壁垒,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顺、职责不清、保障不力、针对性不强;以及主观上农民工先天文化素质不足、普遍科学文化素质不高[22]、收入低下和超负荷劳动等制约农民工去享受公共文化服务[23],造成了农民工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水平低下。同时农民工长期奔波于农村与城市之间,享受不到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如何帮助农民工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趋势。研究回应政策的号召,向农村基层和社会弱势群体延伸,但对均等化的理解是一个随着客观条件变化的动态过程,未来对这一领域需要深入探究。

第二,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内容上,从公共文化供给研究逐步向供需结合演变。早些年出现的突现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资源”等都是从供给角度出发,以国家本位为主。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负责、社会被动接受的。文化资源在下乡过程中面临着形式化、内卷化,很多学者对此有所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因不能适应需求要素多样性、需求结构整体性、需求满足便捷性的新要求而暴露出供给内容同质化、供给主体碎片化、供给方式单调化等供给侧结构性失灵问题[24]。尽管“文化权利”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但填鸭式的文化供给造就了文化服务供需错位、低效能、低质量的困境。

随着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文化领域也开始简政放权,自下而上的民众参与激活文化服务体系运转的动力,还原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活力。公共文化服务开始“供给侧改革”。有学者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审视了改革的问题,提出需要建立“纯公共品”的文化服务与低盈利型的文化服务并存供给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现国家文化福利向社会文化公益的现代化转型与拓展[25]。还有学者结合互联网时代,提出要建立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长效动力机制,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供给平台,营造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场景[26]。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上,由文化管理逐步演进为文化治理。文化管理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步入转型期,个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原有的公共文化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单一且封闭、自上而下且行政色彩浓厚的文化管理的理念逻辑显然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中难以维系。文化治理理念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其赋予公共文化服务新的发展意义,成为未来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方向。从“文化权利”到“文化建设”再到“社会力量”,映射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的转变。“文化权利”概念强调公民享受文化服务是他们的基本权益。公民权利对应国家义务,权利本位话语下的学科讨论会忽略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文化管理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单向的供给过程。而在文化治理时期,政府将权力适当让渡给社会和市场,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文化治理视角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该如何创新发展,认为文化治理道路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之义。政府在文化治理中虽然是主导者,但并非唯一参与者,多元治理主体根据彼此的需要搭建互动网络,形成一个纵向的等级结构和横向的网络结构。民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时会与他人、组织等产生互动与合作,从而形成公共空间,营造出公共精神,有利于社会的整合与发展。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政府、社会、市场多方主体实现自身利益获取的同时协调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27],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进而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文化治理系统转型升级。总体看来,我国治理理念引进较晚,与国外的研究成果相比存有不小差距,如何推动文化治理的本土化是学界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4 总结与展望

文章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了时间、载文期刊、科研机构等方面的文献分布情况,通过分析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可以发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革新,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例如数字媒体的发展使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平台。虽然新媒体平台传输文化具备较强的时效性和多向性,但一些处于边缘地带的亚文化借助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主流文化带来冲击,危害网络乃至社会秩序。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立足本土实际,又要与时俱进;既要彰显中国特色,又要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因此,不仅需要借助数字平台的优势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民众诉求,激发社会主体参与文化服务的热情,促成民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让民众积极参与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

第二,研究的走向具有政策依附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热点词的出现与政策出台有一定的吻合性,说明研究热点受政策的影响。一个政策文件的出台会催生新的研究内容,同时,社会发展背景也会孕育新的热点研究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革新了文化服务的传输方式,“数字图书馆”“网络治理”“公共数字文化”等成为新的研究思潮。此外,政策的变动也会对研究内容产生影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在增强,市场和社会的责任也逐渐被写进政府的决策报告中,政府开始利用公共文化政策予以调控,推动建立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不断丰富,其价值不断深化。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梳理,可以发现早期学界将其与政府职能和国家事业建设联系在一起,将公益性和服务性看作其重要特性。随着学科发展的成熟,学术领域开始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涵义,在内涵中融入参与性与技术性的逻辑特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又使公共文化服务具备了法理色彩。文化强国发展道路下,公共文化服务价值上升至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国家战略相连。

在系统掌握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体系之后,笔者提出以下三点研究展望:

第一,立足中国国情,持续关注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落脚点。所谓的特殊群体,可以指社会角色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往往处于社会底层,是社会边缘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困难群体。他们缺乏诉求渠道,无法与主流文化圈融合,因此对于这部分群体,政府要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和特殊关照,发挥好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载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以期覆盖更多特殊群体;拓宽文化服务诉求渠道,了解他们的服务需求,开展满足其文化诉求的文化服务;地方政府还可以针对某一类特殊群体,结合上位法因地制宜制订符合地方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第二,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使网络信息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衔接,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创造了契机。现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对象逐渐向80后、90后乃至00后转移,同时他们也是互联网大军中的主力,未来文化走向也将偏向他们的文化心态和审美。智慧文化服务体系要凸显现代性特征,以满足大众需求为第一原则,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供给到运营管理、监督评估均体现智能化。基于互联网、云计算、5G技术等信息科技的智能文化服务体系的研发需要多学科的沟通互动,未来本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会不断涌现。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探索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可以间接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指从政府单一主体向社会力量多元参与主体转换,政府从“管理”向“治理”的职能转变。国内学者关注到多元参与主体的职责分工,聚焦公共文化发展中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政府回应、反思多元参与中政府引导的不足,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配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本领域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国外对公共文化治理机制的研究发端早,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可以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后续研究。

猜你喜欢

服务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