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注水掘进的实践与效益分析
2020-08-27郭兴明
郭兴明 ,郭 融
(1.山西大同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山西大同 037003;2.同煤集团马脊梁煤矿集运站,山西大同 037003)
柳林金家庄煤矿全井田东西长5 100 m,南北宽2 800 m,井田面积6.084 km2,井田构造属简单构造,地层倾角平缓,一般为3~7°,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属高瓦斯矿,2007年4月建成投产。
矿井批准开采3#~10#煤层,现开采的9#煤层北回风大巷位于集中回风大巷北偏东方向,巷道长931.5 m(0~40 m 为8°下山,40~140 m 为平巷,然后沿9#煤层底板布置,见图1),采用锚网索喷支护。
北回风大巷为煤巷,采用钻眼爆破法掘进,尽管采取了湿式凿岩、喷雾洒水降尘和个体防护相结合的防尘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寻求较为理想的办法,采用工作面煤层注水的办法施工,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图1 注水巷道位置示意图
1 煤层注水理论
1.1 煤层注水降尘原理
(1)湿润煤体内的原生煤尘,使其失去飞扬的能力。
(2)有效地包裹煤体的每个细小部分,当煤体在采掘中破碎时,避免细粒煤尘的飞扬。
(3)水的湿润作用使煤体塑性增强,脆性减弱。当煤体受外力作用时,许多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形变,因而大量减少了煤体被破碎为尘粒的可能性,降低了煤尘的产生量。
煤层注水降尘实质是:预先在煤层中钻孔,然后向钻孔中注入压力水,钻孔中的压力水通过煤层、煤体中的裂缝进行渗透、压细、毛细和分子扩散运动,之后扩散的水分渗透并存储与煤体的裂缝之中,对煤体进行预先的湿润,从而减少煤体开采时产生的浮游粉尘。
1.2 煤层注水作用
1.2.1 防尘
当压水进入煤层后,煤层均含水分增加,对减少采煤各环节的粉尘起很大作用。首先,煤层缝隙中原存在的煤尘、粉尘经过注水的湿润,在开采时失去了飞扬的能力,从根本上消除了粉尘的源头;其次,注水进入煤层后,水分会均匀地分布在煤体中,当煤体在掘进过程中出现破碎时,其破碎形成的煤粉由于附着水分,同样失去飞扬能力;再者,水进入煤体后使其塑性增强,脆性减弱,改变了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当煤体受外界因素影响破碎后,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变形,从而减少了煤尘量的产生,据统计,水进入煤体后平均降尘率达88%。
1.2.2 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在对煤体注水时,高压水必须克服瓦斯压力后才能注进水,这样便改变了煤的力学性质,提高了煤的可塑性,降低了弹性模量,使应力分布均匀化,弹性释放的速度变小,降低了释放的功率,水进入煤的空隙,降低了瓦斯的排放。
1.2.3 防冲击地压
煤层注入水后软化了煤体,改变了煤体结构,减弱煤体脆性,提高了煤体的可塑性,促使煤壁前方塑性变性区变宽,应力集中地带向煤壁深处移动并变宽,进而减弱煤体冲击倾向,有效改善能量释放过程中的时间稳定性和空间均匀性。这样便直接防止了冲击地压现象的发生。
1.2.4 可有效避免自然火灾
煤体注水后,增大了煤体的热容量,提高了煤体导热系数,这样便降低了遗留煤体中温度,从而有效延长了煤体的自然发火日期。
1.2.5 加快施工速度
煤体注水除有以上效果外,还可有效降低煤的硬度,提高了爆破效率,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施工成本。
2 煤层注水参数确定
2.1 影响注水效果因素
(1)煤体孔隙、裂隙对煤层注水产生直接影响。煤体裂隙发育越好越易于注水的完成,煤体硬度比较高的地方,则往往会出现回水现象。但煤体裂隙过大,注入的水体容易流失到其他地方,从而使煤体水分达不到规定的4%,这样便增大了注水难度。
(2)地压的集中程度高低影响着煤层注水的难易。工作面松软的煤层,注水较易,很容易使煤层含水分在4%以上。而在那些强冲击地压倾向性的工作面,煤层裂隙发育不完全,这样必须提高注水压力,据实验针对此种煤层,注水压力10 MPa 为宜,若过高会让媒体裂隙增大,散失水分增多,反而又降低注水压力,这样便直接增大工作量,影响了工作效率。
(3)注水的超前距离是影响注水效果的重要因素。注水的超前距离的判定需根据煤层性质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来确定,距离过大则会造成煤层透水性差,难以注水,距离太小则会使注入的水沿较大的裂缝流失,起不到注水防尘效果。确定合适的超前距离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4)煤体的湿润能力取决于水与煤的湿润边角和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当煤体性质确定时,降低水表面的张力系数有助于提高煤体的湿润能力。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煤体内的瓦斯因素的影响,瓦斯压力是注水的附加阻力,所以为了提高煤层的湿润能力,需要加大注水压力来克服瓦斯压力以确保煤层湿润效果[1]。
其实,影响煤层注水的主要因素有注水压力、注水速度、注水量和注水时间等,决定煤层注水除尘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注水量或煤的水分增量。实践证明,通常煤的水分增量变化在50~80%。除尘率和注水的关系,见图2、图3。
图2 除尘率η 与注水量QV的关系图
图3 除尘率η 与煤水分增量ΔW 的关系
2.2 注水参数设计
依据北回风大巷地质条件、施工任务、技术装备、施工队伍水平,采用“四六”工作制,确定“三掘一支”的施工组织形式,炮眼深度为2 m,考虑炮眼利用率和确保正规循环,循环进尺按6 m计。
2.2.1 钻孔布置
钻孔选在支护班进行,选用ZQSJ-140/4.1型气动钻机钻进施工,φ42 螺旋钻杆。掘进工作面顺层呈放射状单排布置2个平行钻孔,钻孔距底板和帮均为1.5 m,沿掘进方向略带仰角3~5°,偏角15°,钻孔直径42 mm,孔深8 m。实现作业时每注水8 m,掘进循环6 m,作为一个注水循环[2]。
2.2.2 注水
该矿工业广场建有200 m3静压水池一座,供井下防尘洒水使用。工作面采用短孔注水方法,用高压胶管将两个钻孔的供水管路连接起来,同时注水,注水器插入钻孔不小于2.5 m,注水压力8~10 MPa,使用封孔器封孔[3]。
(1)单孔注水量为:
式中:QW为单孔注水量,m3;K为系数,一般取1.1;L为钻孔长度,m;B为钻孔间距,m;H为煤层厚度,m;γ煤的密度,取1.54 t/ m3;q为吨煤注水量,取0.015m3/t。
(2)注水时间为:
式中:V为单孔注水流量,m3/h。
一般来讲,煤层注水采用间歇性注水,5 min一次,每次1.6 m3。实际操作,经验的做法是以煤壁渗水为标志,即可停止[4]。
2.2.3 封孔
选用自带封孔功能的封孔器,注水管深入孔内2.5 m以上为宜,爆破时去下封孔器[5]。
2.3 注水效果测定
为了检验煤尘注水的降尘效果,对煤尘注水前和注水后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分别进行测试。采取煤层注水措施后,经测定放炮掘进中迎头粉尘浓度由原来的1 000~2 000 mg/m3,降到200~400 mg/m3,粉尘浓度降为原来的1/3。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与传统的湿式凿岩、喷雾洒水等综合防尘方法相比较,采用煤层注水,每个月产生经济效益及费用节省数据分析如下:
(1)安全防护用品费用节省2万元;
(2)改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产生经济效益15万元;
(3)有效降低了噪声造成的职业病的发生,节省费用20万元。
总的经济效益为:37万元/月×6个月=222万元。
3.2 社会效益
(1)煤层注水掘进,降低掘进工作面煤尘,有利于掘进工作面快速、安全的施工,有效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安全、持续稳定的发展。
(2)煤层注水掘进,改善作业环境,有效地遏制了由煤尘产生了尘肺病的发病率,使职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1)随着开采机械化程度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导致掘进工作面的产尘强度及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也越来越大,单一煤层注水除尘并不理想,要和湿式凿岩、喷雾洒水等相结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本项目实施,仅注意了工作面,未考虑巷道两帮注水防尘,如果两方面均进行,估计效果会更好。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装备智能化的提高,降低粉尘浓度的方法和手段将会更先进。加强通风除尘是主要手段,更要特别注重做好作业人员个人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