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辣条标准发展和市场现状
2020-08-27刘煜侠许国忠泰顺县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 陈 皓 刘煜侠 许国忠 泰顺县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1 背景
辣条,它是一种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类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调味料、食品添加剂及辅料,经一系列工艺制成的即食方便食品。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食品背后是一个近600亿的大生意,甚至已经成为部分地方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辣条在风靡之初就纷争不断,食品安全问题屡现于报端。各级监管部门在历次抽检中频频发现,辣条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等问题。
2 标准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地相继出台了地方生产标准规范。2007年,河南省原质监局发布DB41/T 515-2007《调味面制食品》。同年,湖南原质监局出台DB43/ 352-2007《湘味面粉熟食》。之后,依次改版为DB43/160.8-2009《湘味熟食 挤压面粉熟食》、DBS43/ 002-2012《湘式挤压糕点》、DBS43/ 002-2017《挤压糕点》。
期间,国家有关监管部门也多次发文明确辣条食品分类,要求加强监管。2015年原食药监总局下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将辣条归为调味面制品管理。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在《关于爱德万甜等6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等6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的公告》中明确,调味面制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归属于“方便米面制品”。由此不难看出,当时标准之混乱。
3 标准争议
以2018年卫龙辣条抽检不合格事件为例。从当年5月至8月,卫龙多次因其产品超范围使用防腐剂被宁波、贵阳等地监管部门点名。同年8月30日,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公告,在所抽检的卫龙产品中同样检测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和山梨酸及其钾盐。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一时间将卫龙推上风口浪尖。同年9月4日,卫龙方面发布声明称,其公司严格按照河南省地方标准及食品生产许可组织生产,河南省地方标准现行有效,其市场上的产品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将时间定格在2018年9月,对比当时同时在使用的3份标准: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515-2007 《调味面制食品》,湖南省地方标准DBS43/002-2017 《挤压糕点》,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其一,产品分类不一致,河南省和国家有关部委将辣条分类为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湖南省将辣条定义为挤压糕点。
其二,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不一致。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辣条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2014(参照糕点类、膨化食品类)的规定;湖南省地方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2014中“中式糕点”和相关公告的规定;而国家有关部委规定辣条在GB 2760-2014中归属于“方便米面制品”。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和丙酸及其钠盐、钙盐为例,其使用限量如表1。
其三,标准效力冲突。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而且,地方标准制定的指标不应当低于国家标准。由此可见,即使河南省和湖南省地方标准当时尚未宣告失效,其实质上已经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和相关规定,应属于无效标准。
4 现状
4.1 标准修订
为了彻底解决辣条标准问题,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6月下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凡与此不一致的,应当于2020年1月31日前调整到位。生产企业要按照GB 2760-2014中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据此,河南省决定废止《调味面制食品》(DB41/T 515-2007),中国商业联合会决定废止《挤压糕点》(T/CGCC 21-2018)团体标准并适时研究制定《调味面制品》团体标准。同时,生产企业纷纷改用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以应对变化。
4.2 市场情况
笔者走访了2家大型商超,收集了16种在售辣条商品,发现有不少厂家在2020年1月31日之后,依旧参照DBS43/ 002-2017《挤压糕点》或企业标准以挤压糕点的名义生产辣条,且继续使用丙酸钙等防腐剂。见表2。
表1 不同标准中辣条食品参照分类及部分添加剂使用限量
表2 市场辣条标识情况
4.3 对策
从严收紧地方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文件,清理地方食品标准。依托产业联合会或行业协会,参考专家意见,出台强制性标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或制定团体标准,推荐企业自行采用。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职责,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市面上销售的辣条进行专项监督抽检,对不合格辣条坚决予以处理。深入企业指导生产,助力企业升级改造,坚决查处违法生产行为。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积极开展大众科普,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合理引导社会舆情,破除食品谣言,从快打击食品违法犯罪,树立食品安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