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辽海割紫云
2020-08-27吴限
文/吴限
清康熙松花石砚
清乾隆松花石插屏
从500多年前到现在,来本溪桥头寻宝的人就络绎不绝。他们走遍了附近的每一座山岭,翻捡着每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抚摩、敲打,放在耳边仔细倾听。北方山区林海茂密,松涛阵阵,黄绿色的松花次第开放,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寻找的是一种色泽如松花的石头——松花石。
大清三代皇帝钟情松花砚
笔墨纸砚,自古以来就为文人所钟爱。一方小小的砚台,竟和大清三代皇帝发生过割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联系。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打败了吴三桂、平定了三藩之乱的年轻皇帝康熙心情颇为愉快,决定再赴盛京,把这件大事告诉列祖列宗。此时,距离他第一次出关东巡已经过去10年了。
康熙第二次东巡从二月十五日开始到五月初四结束,历时两个多月。此时的北方地区正是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康熙皇帝兴致颇高,在盛京祭祖之后,带领群臣和御林军继续东行。一路上,他考察地方政务,围猎捕鱼,巡视疆土,搜求故乡名产。康熙皇帝所经之处,正是今天盛产松花石的地方——本溪桥头镇。
在东巡结束后所作的《制砚说》中,康熙皇帝记载了此行的收获。这种“质坚而润,色绿而莹”的石头,后来被称作“松花石”。
在康熙看来,它的品质比绿端还要好得多,偏爱之情溢于言表。《制砚说》后来收录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 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 编纂完成的《康熙皇帝御制文集》中,具体的写作时间已不可考。可以推测,大概就在结束第二次东巡回到北京不久,康熙开始搜求工匠琢制砚台。康熙三十年(1691),皇帝下令内务府造办处成立专门负责开采、运输和制作松花砚的部门,至此,大规模的制砚活动宣告开始。
松花御砚从康熙时代开始生产,历经雍正、乾隆两朝,终于达到规模、技艺和声誉的顶峰。优质的砚石源源不断运进京城,江南雕砚名家顾二娘、刘源、金殿扬、顾公望、谢汝奇、董沧门、黄声远、王天爵、汤褚冈等也先后供奉内廷。当时的端砚、歙砚、洮河砚都是在产地开采、加工,再由地方官员选送精品进贡给朝廷,唯有松花砚是将石材从产地辽宁本溪山区运出,在皇帝的督导下,由宫廷内务府雕琢成器。大清三位最有为的皇帝对松花砚如此钟爱,这在中国制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乾隆对名砚的热爱,比起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喜欢的佳砚,他不仅放在案头时时使用和把玩,即使出巡、远征也要带在身边,须臾不能离身。正是因为这种热爱,在中国制砚史上,乾隆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恢复了自明代即已停止的歙石的开采,重启歙砚的生产;第二件是敕令编纂《西清砚谱》,为松花砚定名,封松花砚为“大清国宝”,将其提升到史无前例的崇高地位,以至于超越端歙。
经过三代皇帝的苦心经营,尤其是乾隆皇帝金口玉言的品鉴,松花砚身价大涨,名闻朝野。拥有一方松花砚,就意味着拥有了无比的幸运和荣耀。
松花砚变身为宫廷御砚之后,桥头镇的松花石也被纳入贡品之列,百姓不能随便开采。朝廷对松花石的产地秘而不宣,严加封锁,松花砚因此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张学良给辽砚定名
松花砚被称为“辽砚”是从张学良开始的。1929年6月,西湖博览会在杭州举办。张学良下令征集本地名产参加。在博览会上,一方本溪桥头石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也征服了评审人员,最终获得一等奖。辽海名士、同时也是张学良启蒙老师的白永祯闻讯欣然作诗致贺:“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珍品独秀四宝斋。”这是目前所见“辽砚”第一次见诸文字。巧合的是,1929年,奉天刚刚改名辽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民国时代的东北,是中国最富足的地方。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在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不遗余力。东北地区的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短短十年间,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超过一度领先的长江流域,风头盖过上海,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加工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和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商贸体系。文化教育方面,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宁地区的民间制砚也迎来了黄金时期。1929年6月的西湖博览会由浙江省政府主办,目的是纪念北伐战争胜利,倡导实业救国。张学良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推广地方品牌和展示东北实力的机会,十分重视。他下令征集辽东名产参会。在当时的中国,博览会还是新鲜事物,备受社会关注,据称参观者多达2000万人次,盛况空前。
西湖博览会历时137天,各地报送的展品总数达14.76万件,其中3082件展品分别获得特等奖、优质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本溪湖万泰厚商号选送的紫云线石砚以“辽砚”之名亮相并获得一等奖,在名砚辈出的江南崭露头角,从此声名大震。
据本溪桥头制砚老艺人李安民回忆,在20世纪30年代,本溪桥头镇800米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热闹繁华,其中石砚作坊就有十几家,比较著名的有孟凡忱砚台铺、肖家砚台铺、袁景云砚台铺、杨宝信砚台铺,等等。
辽砚成为东北新“三宝”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政府出资组建石材厂,招募曲广勋、袁斌等技艺精湛的制砚名师,收徒传艺,桥头镇制砚重获生机。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以本溪桥头镇为代表的辽宁制砚业又迎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翻开崭新的一页。
2006年,辽砚以“桥头石雕”的名义被正式批准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辽砚文化产业园区奠基。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桥头制砚将由零散的作坊式生产,变身为集生产、研发、博物馆、交易、商务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资源开采、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展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大步迈向一个新时代。江山代有佳砚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参、鹿茸、乌拉草这辽宁地区的“旧三宝”作为渔猎社会的遗物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薪火相传的辽砚正与岫岩玉、阜新玛瑙一起跻身商业社会的“新三宝”,成为辽宁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