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养小学数学待优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2020-08-26朱广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小学数学

朱广辉

摘  要:在班级群体当中,待优生是每一个班级群体当中都会存在的,也就是经常犯错、对道德原则进行违反的一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表现为专注力不集中、难以跟随教师教学思路等,在自学能力方面十分缺乏。所以,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做到不放弃、不抛弃等,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其得到转化,获取到更多。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培养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待优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0-0144-02

新课程倡导,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找寻到教学中的侧重点和方向,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生成等,使得学生在摆脱教师的依赖下,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与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顺畅。所以,在面对待优生这一群体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其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在实际开展中更加有效、更有价值。

1.培养小学数学待优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特别是对于待优生这一群体而言,要想使得其的学习行为得到转变,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发、自觉。而学习能力的培养则是前提条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第一步,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效用。在班级日常教学的开展中,待优生这一群体在数学学习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课程中无法集中专注力、知识体系中存在的漏洞比较多、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得待优生本身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和突破,就应该不断的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让学生的学习逐渐的变得自主和独立起来,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弥补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让学生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向优等生的方向上不断的进行前进。

2.培养小学数学待优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创设趣味情境,培养自学能力

无论在哪一课程教学、哪一学生群体当中,“兴趣至上”都是至理名言。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兴趣的生成也将影响到教学成效的达成。所以,在面对待优生这一学生群体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其得到转化,促使其的自学能力得到生成,教师一定要更好地展现兴趣的导向作用,这是进行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一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生成,教师也应该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探究,使得其在课程实践中得到更多。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由多种图形组成的精美图案,让学生进行观看和欣赏;其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图案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每个图形都是什么?有着怎样的特点?”在这其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待优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最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将这些图形一一分别呈现,使得学生更好地验证和研究。在此模式下,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地调动,使得趣味生成得到实现。

(2)开展分工合作,培养自学能力

针对于待优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的具体表现,除了兴趣比较缺乏之外,在责任意识方面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但在实践教学当中,之所以学生在责任意识上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學习任务的缺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失方向,很难达到实际的教学成效。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改变原本教学的现状,积极的开展分工合作等,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应用”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出示这样一道题目:“在国庆期间,百信鞋店全场都打9折,但是在国庆结束之后,全场物品价格再提升10%,那么现在的物品价格和原价是持平的吗?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深思,并将学生设定成各个小组,让待优生平均的参与到每个小组当中,制定组长分配相应的任务,使得学生在这其中生成更多的责任意识,使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得到实践。在这样的模式下,就能使得学生在分工合作下进行自主学习,使得其在此方面有着更多的收获。

(3)加强个别导学,培养自学能力

在整个班集体当中,待优生这一群体具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在各个方面和其他学生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假如在教学当中只是对学生进行指点,是很难使得待优生得到转变的,只有加强个别指导,才能使得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加强。所以,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该注重个别导学,使得理想成效得到实践。

例如,针对于数学这一课程学习来说,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都是非常紧密的,常常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假如学生在这其中出现漏洞,就很难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使得学生得到转变,教师也可以找寻到适当的契机,加强个别导学,针对于学生知识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引导、讲解,这样能使得指导变得更加针对和有效等,做到对症下药,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真正的生成。

(4)强化学生自信,培养自学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自信心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等,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当中,针对于待优生这一群体,也应该不断的树立起自信心,使得其得到转化,实现自学能力的生成。

例如,在日常的教育和引导当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和微小进步等,并抓住适当的契机,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生成,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借助现代技术,培养自学能力

在现代教育当中,对教师的要求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一味的照搬照抄原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样的行为必然会被教育所淘汰,也是教育在实际推进当中的障碍和阻碍。所以,在当前,在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加强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借助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促使翻转课堂的构建,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加强。

例如,在讲解“认识三角形”一课的过程中,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在哪一情况下是钝角/锐角/直角,使得学生对三角形形成基本的认知。所以,在课前,教师就可以先针对这一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将讲解的过程进行录制,经过后续的资源整合和剪辑形成5-8分钟的微视频,在微信群上传,让学生在课前运用,课中探究,课后复习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无形当中得到不断的加强。

(6)延伸课外活动,培养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开展当中,自学能力的形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当中就可以实现的。所以,由于课程中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为了保障教学进度,教师也可以进行课外延伸,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

例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过程中,由于在课堂内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教师就可以对课外的活动进行延伸。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开展“装沙实验”。借助这样实践活动的拓展让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使得能力的培养得到不断的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待优生这一群体是每个班级当中都会存在的一个群体,不仅在自学能力方面比较低,甚至会影响到课堂秩序等,对教学的开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课程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促使这一现状的积极改善,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对策,秉持着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来真正的致力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51

[2]徐丽莹,彭新爱.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54

[3]王春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86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小学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