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启示
2020-08-26董泽天
董泽天
承载着思想智慧的经典文化著作就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历经沧海桑田依然光彩夺目,这其中便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
《孟子》不仅汲取了《论语》的思想精华,还继承了《大学》《中庸》的文学特色,使其成为了儒家经典作品之一,同时,它还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记载“亚圣”孟子的言论和事迹,集中反映了孟子倡导的“德治”哲学思想。该书中诸多篇章被广为传颂,更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多篇文章被选编入当代语文教材,体现了其极具分量的价值和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从文字内容的角度来看,《孟子》的文辞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极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孟子说理善于创设情景,往往先从一般平常事物论起,引人注意,再逐步阐述道理,使听者理解问题所在,从而达到让对方心悦诚服的目的。在《梁惠王》一文中,孟子先提出“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显然,面对这种不符合常理的问题,宣王是难以理解的。引起宣王的疑问后,孟子顺势进行深入剖析,点明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柴火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光观察;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所以大王未能用仁德同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一番生动形象、有理有据的论述,使得对方恍然大悟。这种劝谏方式既有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也顾及到了君王颜面,达到了良好的劝谏效果。
由此,我联想到当前中学教育中的一些现实情況——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心追求“独立自主”,面对外界的“逆耳忠言”,往往不能平心静气地接受,甚至会使其感到沮丧或者表现得更为叛逆,因此使许多老师、家长感到难以管教。了解了孟子的劝谏方式之后,我对这一问题便有了新的思考——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借鉴孟子的说理技巧,当在孩子身上发现某种问题时,不使用直接批评、粗暴干预的方式,而是站到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采取个性化的沟通方案,在解决有关问题的同时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老师、家长对他们的关怀与爱护,引导他们积极配合教育教学活动,激发他们主动寻求成长进步的动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从治国方略角度来看,孟子主张“王道”而反对“霸道”。当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疑问,为何自己对于国家已经尽心尽力,子民却没有增多呢?孟子答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借自然生命的生存规律向梁惠王解释他的疑问,指出了王道和仁政是对于立国的根本作用,建议当政者要注重国民生计,实行仁政;要注重农业经济,解决人民温饱,使其安居乐业。只有在这种以民为主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民生基础才能得到保障,社会运转才能井然有序,社会环境中才能充满正能量,本国子民也才会更加爱戴君王甚至他国子民也愿意迁移而来,政权自然就能够得到巩固。
当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到了当下的“新冠”疫情,更加深刻地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国家要实现安定繁荣与发展,一方面需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角度,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到“忧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顺应时代与人民的呼声,这样才能在发展中凝聚起强大的民意力量;另一方面还要遵循科学规律,在尊重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文明的创造,做到人与自然和谐,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同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也要切实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掌握学生成长规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学生成长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自然能够达到水到渠成的理想效果。
《孟子》一书在彰显巨大的文化思想价值的同时,也生动彰显了孟子的个人魅力。游走在字里行间时,孟子为宣扬儒家思想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的画面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遥想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正是处于礼崩乐坏、狼烟四起的历史阶段,诸侯纷争日益加剧,主张以严刑峻法治世的法家思想因更能有效巩固强权,得到了更多诸侯国的亲睐,而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的儒家思想则与意欲争霸称王的需求显得格格不入,难以得到国君的重视。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继承人,没有被现实困难击倒,依然坚持主张。他常年跋涉于诸国之间,向君王极力宣扬“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虽屡遭挫折但始终坚持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这种对事业的执着与其坚韧不拔的品格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蕴含思想精华的优秀文化作品也总会在不同的时代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穿透力和影响力,说明其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依然能给世界带去不一样的启迪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