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

2020-08-26胡华南曹小华何文秀

广州化工 2020年16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化工企业本科生

胡华南,李 芬,曹小华,严 平,何文秀

(1 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2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3 九江中星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500)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两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本科生四年大学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总结和提高[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就是要发挥其学科优势,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2]。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再单纯强调专业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而是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实用性,更加突出社会需求、就业导向,实施面向职业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3]。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形势下,如何服务地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找到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加强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在内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地方社会经济的联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地方高校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工类专业是高校实践教学比较强的专业之一,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服务地方建设的化工应用型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有着非常重有的作用,探索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1 现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存在的问题[4]

化学化工类专业毕业生在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还要找工作,使得毕业生无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造成毕业实践环节与就业之间脱节,而且学生多、教师少,实习指导力量不足;计划4~8周的实习时间以及实习质量等均难以保证,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从而导致毕业生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性不高,兴趣缺乏,使得毕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严重滑坡[5-6]。因此,构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2 以毕业实习内容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培养模式产生的可行性

近几年,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引进了一大批双师型的教师,这批教师都有在化工企业工作经历,且通过几年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经验,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工程技术背景和理论知识,有能力完成以企业课题为毕业论文内容的知道工作。同时,本科毕业生第七、八学期在化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过程中,以毕业实习工作内容为课题作为行毕业论文(设计),既可以保证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又可兼顾本科毕业生考研和找工作,是可以形成社会、企业、学院、学生四方共赢局面的最佳方案。

2.1 化工行业研发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完成

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后,国家和地方监管部门环保督察持续加强,使得化工企业优胜劣汰,企业通过合并重组或被大企业收购,化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化工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迫切需要对产品质量提高和成本降低,加快了研发队伍建设,都从国内外高薪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研发技术人员,同时也购买了一批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成立了研发中心,甚至发展成省级和国家级的研究院;另外,化工企业通过中国GMP、美国FDA和欧盟GMP等认证,企业研发管理、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程序都非常规范。上述软件和硬件条件的完善,满足了本科生到化工企业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基本条件。

2.2 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6]

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是指学校导师和化工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模式。化工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主要负责本科生企业课题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背景,则负责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性和过程进行管理,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的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以及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真正融入到所学的专业知识中去,为学生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2.3 来自于毕业实习内容的毕业论文(设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就业,以化工企业毕业实习工作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三者之间的关联和重要性时,学生主观性和能动性加强,创新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来自于毕业实习内容的毕业论文(设计),可以更好的处理好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的矛盾,使本科生毕业时就已积累了与本专业和就业岗位相关的经验,从而缩短了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

3 针对化工企业不同实习岗位,确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课题[7]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毕业实习的岗位工作,企业毕业实习的岗位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部门:

3.1 研发部(RD)

新产品的研发课题,包括新产品的调研、路线的设计及确定、打通合成路线、优化反应条件、合成路线的验证以及新产品的中试研究;新技术的应用课题,包括串联反应、管道反应以及微波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等。

3.2 生产技术部

老产品的工艺改进课题,包括推进先进的新技术、解决生产现场有关生产技术问题;新产品的工艺审核及过程中设备及流程的设计及验证工作。

3.3 质量保证部(QA)

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异常和偏差调查课题,包括生产中的异常或偏差、产品质量的异常或偏差和包装储藏过程中的异常或偏差。

3.4 质量控制部(QC)

对样品检测过程中的异常和偏差分析课题,包括原料、中间体和产品质量的检测,将各种分析报告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有关中间体和产品质量的趋势,从中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方法和建议达到质量控制目的。

3.5 质量研究部(QR)

样品分析方法的验证、稳定性研究及清洁验证等课题,包括起草分析方法验证方案、验证试验数据的处理、完成试验报告和验证结束后,制定出相应检测方法的SOP等。

3.6 工程部

厂房改造和扩建设计、厂区规划等设计课题,包括协助生产车间新建工程及改造工程,配合基建进程,厂房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安装调试,试生产的设备验证工作等。

4 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实施过程的考核结果分析

教师对与化工企业横向合作课题进行筛选,确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合作企业将本科生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去实习。最后确定了如表1所示的课题。根据表1所确定的课题,我们安排了12名学生进行尝试。

表1 课题分布

以化工企业毕业实习工作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本科毕业生对这样的内容激发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学习到大量的化工企业实践经验,还自发地查阅相关文献,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也能提出了一些较好优化的方法,得到了实习企业的认可。通过这种新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袁国宽和文祥留在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武正楠留在九江中星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黄旺和刘春和留在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5 结 语

以毕业实习内容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使得学生与化工企业之间加深了相互理解,减少了就业的盲目性。在实践过程中有下列几点需要注意:(1)确定合适的实习工作内容。既要保证实习工作饱满,又能保证在实习期间获得阶段性的成果。(2)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企业应具有较完善的研发体系和高素质的工程人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且愿意以毕业实习内容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3)完善实习学生三级安全教育,并加强实习管理,尽量避免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化工企业本科生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