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0-08-26梁建斌何玉琴

甘肃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大肠癌健脾功效

刘 刚,梁建斌,何玉琴

(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肛肠科,甘肃 武威 733000)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可分为直肠癌和结肠癌,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现临床主要治疗大肠癌的手段是手术[1],并结合术后放化疗及生物疗效以提高治疗效果。由于大肠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术后应采取进一步的辅助化疗。可手术及化疗对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化疗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有学者证实[2],中医药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但循证依据不充分,且临床样本较少。因此,文章以武威市中医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的6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对大肠癌术后患者总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纳入68例临床受试者均为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大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2]、《新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大肠癌分册》[3]中大肠癌脾虚湿盛证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接受大肠癌根治切除术,且时间<1个月者;符合脾虚湿盛证的中医症候者[具备主症及次症各2项,加舌诊即可确诊。主症:浮肿(颜面或肢体部),食少纳呆、疲乏无力及便溏;次症:畏寒肢冷、腹痛腹胀,舌紫暗,脉沉细。肿瘤TNM分期为Ⅱ~Ⅲ期;卡氏评分≥70分,无化疗禁忌证者;肿瘤无远处或全身转移、未出现恶病质者;未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者。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1年者;近期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合并其他疾病所致脾虚证者;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依从性差者;精神障碍者;有化疗禁忌证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或需行二次手术者。病例中止及剔除标准:未遵医嘱治疗者;不能坚持治疗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严重疾病或病情恶化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严重不良事件的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n=34)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65.19±2.97)岁;卡氏评分(82.09±5.52)分;TNM分期:Ⅱ期9例,Ⅲ期15例,Ⅳ期10例;对照组(n=34)年龄为 33-77 岁,平均年龄(64.83±0.63)岁;卡氏评分(81.12±4.82)分;TNM 分期:Ⅱ期 11例,Ⅲ期16例,Ⅳ期8例。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化疗前30min使用昂丹司琼 [商品名称:盐酸昂丹司琼片 (欧贝)];规格4mg*12s;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A14202018571]8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60 mL静推,同时予护肝、水化、抑酸剂等基础治疗。第一天奥沙利铂注射液[商品名称:注射用奥沙利铂(艾恒);规格50mg/支;生产厂家: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817]静脉滴注 2h,80mg/m2;第2-15d口服卡培他滨片(商品名称:培他滨片(希罗达);规格:0.5g*12片;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24),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250mg/m2,15d后停药一周为一个疗程。除上述药物外不采用任何止呕、镇静或精神类药物及外治法治疗。2次化疗结束后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治疗。健脾燥湿汤基本组方:黄芪30g,党参 15g,白术 10g,陈皮 10g,茯苓 10g,薏米 30g,苍术 10g,厚朴 10g,半夏 10g,生姜 10g,蛇舌草 30g,山药15g,甘草5g。在上述方药的基础上胁痛者加郁金12g,瓜蒌仁12g;纳差者加鸡内金18g,白豆蔻12g;腹胀较重者加大腹皮12g,枳实12g,腹痛较重者加延胡索12g,白芍12g。1000mL水煎煮成300mL,日1剂,早晚分服,化疗前2d开始口服至化疗结束后继续口服3d;穴位按压及及耳穴压豆10d,按压穴位选穴: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神阙、中脘穴位每天按压10min,耳穴压豆选穴:小肠区和胃区。

1.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病情进展(PD):肿瘤病灶体积增大超过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稳定(SD):肿瘤病灶体积缩小低于30%或增大低于20%;部分缓解(PR):肿瘤组织比较治疗前明显缩小30%或以上,且可以维持4周;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彻底消失并维持4周。总有效率=CR率+PR率。

1.4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生存质量、不良情况发生率及随访。

中医症状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版)中大肠癌的症状积分相关标准拟定,无效:临床症状积分下降<30%或者上升;有效:临床症状积分下降≥30%;显效:临床症状积分下降≥70%。

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4],该量表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在1991年翻译成中文版,通过测试适用于中国人群,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5。该量表共8个维度及1个健康变化自评,共36个条目,各维度评分为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反之相反。

不良情况发生率:观察并记录化疗期间2组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其他不良反应。

随访: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电话和门诊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清CEA、CA19-9水平,腹/盆超声、胸片及每半年复查1次,腹/盆CT或MRI,共2年。其中观察组有4例,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不能坚持化疗而退出故剔除,无失访病例。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中医症状疗效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食少纳呆、疲乏无力、腹痛腹胀、便溏、舌紫暗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具体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均显著(P<0.05)。 具体见表 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 3。

2.4 两组患者随访比较

在随访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共3人,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2例患者出现死亡,1例患者死于远处转移,1例患者死于其他原因,除死亡患者,其他出现转移患者均行大肠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均康复;对照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共9人,其中2例患者同时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7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4例患者出现死亡,4例患者均死于远处转移,除死亡患者外,其他出现转移患者均行大肠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均康复。

表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生理职能 生命活力 社交能力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感观察组(n=30)治疗前 50.83±3.83 54.97±4.67 57.08±3.92 52.98±1.86 50.98±3.92 53.17±5.01 52.09±1.93 53.92±3.98治疗后 79.93±0.62ab 77.02±3.02ab82.03±1.78ab 79.07±7.09ab 77.09±3.98ab79.32±6.03ab 79.04±4.92*ab 81.79±2.87ab对照组(n=31)治疗前 51.73±4.05 55.28±3.82 57.93±7.32 53.09±3.86 51.08±6.37 53.94±4.93 53.02±2.73 55.08±2.76治疗后 63.87±2.83a 64.07±2.87a 64.02±5.02a 64.97±4.76a 61.93±2.09a 66.03±3.92a 64.39±3.87a 65.64±3.97a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大肠癌属于“肠蕈”、“锁肛痔”等范畴,《丹溪心法·卷二·肠风脏毒》曰:“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灵枢·水胀》中记载:“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表明该病病机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痰浊生内、聚集于肠腑,日久则邪毒结聚成恶性肿块,由于该病在病变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则以正虚或虚实夹杂为主。术后大肠癌患者伏邪未消、余毒残留而正气不足,而进一步化疗,易致残留毒邪乘机攻进,耗伤气血津液,最终形成痰、瘀、毒,加重病情。现临床常用手术及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等为大肠癌术后常用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强,患者使用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利于化疗的进行,影响预后。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5-6],中医药可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症状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与杨辉[7]研究结果相似,证实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中医症候。同时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降低,这与林巧妹[8]等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且预后较好。分析原因如下:①祖国医学将化疗药物所导致的恶心呕吐归属于“纳呆”“呕吐”等范畴,辨证则多为脾气亏虚,治则应以健脾祛湿、补中益气为主,而方中黄芪具有益气补虚之功效,薏米、白术及苍术均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之功效,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之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和胃生津止泻之功效,陈皮具有辛温行气发散泄水之功效,茯苓具有宁心安神,败毒抗癌之功效,厚朴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之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效,生姜具有温中止呕,解药毒之功效,山药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功效,诸药结合共达健脾燥湿、化瘀解毒之效。穴位按压中合谷是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解表,升清降浊,疏风散表之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等功效;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要穴之一,具有燥湿祛风之功效;神阙是任脉要穴之一,且任、督、冲、带脉直接至脐,脐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相通,共同流向十二经之间,具有调节正经气血、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等功效;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及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诸穴合用具有清热利湿、扶正补虚之功效而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不仅促使药物与腧穴相结合产生一种综合效应,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且无痛苦易被患者接受。②肿瘤的发展过程及预后与机体内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免疫功能受抑制可加速肿瘤患者病情的发展。机体内T淋巴细胞具有监视肿瘤免疫的功能,且经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白术、山药及薏米均具有提高免疫力,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蛇舌草、茯苓可提高免疫能力,并具有抗肿瘤、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党参中的皂苷可调节肠道运动,党参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陈皮具有抗炎、抗溃疡,有抗肿瘤作用;厚朴具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半夏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增殖,可破坏肿瘤的细胞反应,并具有镇吐、催吐、有利于胆汁分泌,具有护肝的作用;生姜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进食欲、杀菌消肿止痛的作用。故本研究中所用健脾燥湿汤与穴位按压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及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术后化疗期间要经历禁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并且伴随着恶心、呕吐等化疗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精神方面的压力及情绪,加重不良反应。而在本研究中患者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下降显著,且安全有效。但由于本次研究病例数偏少,且5年期疗效尚不明确,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样本范围进行研究。

总而言之,在大肠癌术后患者中应用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大肠癌健脾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