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在护生风险预测培训中的效果研究

2020-08-26饶艳华武星君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敏感度情景

饶艳华,权 苑,武星君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 655000)

护理教育中的患者安全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都强调把患者安全内容加入到护理课程中〔1〕。护士要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护理,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对患者的伤害,为了提高个人素质,患者安全教育中引入了各种各样的仿真模拟培训,在仿真模拟培训中护生可以体验各种临床情景,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知识和经验,他们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场景。为了解决这些不足之处,很多教育中采用图示、视频和模特来作为补充〔2〕。角色扮演是特意构造类似临床的真实情景,并提供情景学习而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3-4〕,角色扮演被广泛应用于模拟情景中来训练护生的给药能力、交流技巧和协作能力〔5〕。关于患者安全教育,几乎没有随机对照研究报道过角色扮演和图示法的效果,因此,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法,在实习前护生培训中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研究设计

1.1方法和对象在实习前培训中,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某大学2017级大二护生96名,所有参与者都完成了相关临床课程学习,用电脑随机分为角色扮演组(n=48)和图示组(n=48),再随机分入10个角色小组和10个图示小组,每小组4~5人。

1.2研究工具

1.2.1 风险敏感度量表 研究小组根据文献自行设计了风险敏感度量表〔6-7〕,包含了6大条目和25个小条目,使用Likert评分(1-2-3-4-5-6),6大条目分别是:①有采取安全措施的能力;②有运用风险经验的能力;③有获取风险信息的能力;④做好了预防风险的准备;⑤做好了应对风险的准备;⑥有发现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93,6大条目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85~0.91。内容效度、外部效度、结构效度都很高,使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评价结构效度,6大条目的拟合度较高。

1.2.2 风险预测测试设计 研究小组根据培训内容和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培训后风险预测测试内容:一护士尝试给一位卧床的带有胸腔引流管的患者翻身。把此情景录制成视频,研究小组根据视频情景列出风险预测要点,共5个,每个设为1分,共5分:脱管、坠床、引流液倒流、引流液外渗、引流管周围皮肤损伤。测试前向每位护生说明测试过程,测试时播放两遍视频,护生根据视频情景列出其中存在的风险要点,研究小组对护生列出的风险要点进行统计分析。

1.3实施过程两组培训前进行第一轮基本资料和风险敏感度调查,然后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风险预测测试,并完成第二轮风险敏感度调查,整个过程大概需要90 min,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每一个护理情景的风险预测培训分为4个环节,要求小组成员间相互探讨情景中存在的风险。第一环节,图示小组中,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张A4纸,纸上呈现了某一个具体护理情景的图片和文字,而角色扮演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者分别扮演情景中的患者和护士,之后两组成员都要列出情景中存在的风险要点。第二环节,参与者确定第一环节哪一个是最大的风险。第三环节,参与者针对第二环节中的最大风险提出对策。第四环节,参与者针对第三环节的对策选出最重要的对策。

1.4资料分析所有资料录入电脑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基本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风险敏感度和测试得分的差异性用方差分析,组内风险敏感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资料两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风险预测测试在风险预测测试中,角色扮演组比图示组的护生能找出更多的风险要点,角色扮演组测试总得分(2.89±1.36),图示组测试总得分(1.41±1.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n(%)]

表2 两组培训后风险预测得分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培训后风险预测得分情况比较(,分)

风险预测要点 角色扮演组(n=48) 图示组(n=48)t P脱管坠床引流液外渗引流液倒流引流管周围皮肤损伤总分1.00±0.00 1.00±0.00 0.33±0.47 0.35±0.48 0.21±0.41 2.89±1.36 0.96±0.20 0.21±0.41 0.08±0.28 0.08±0.28 0.08±0.28 1.41±1.44 1.43 13.36 3.34 3.36 1.74 4.65 0.16<0.01<0.01<0.01 0.08 0.02

2.3风险敏感度得分除了角色扮演组的“有采取安全措施的能力”这一项,两组培训后风险敏感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但培训后两组间风险敏感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培训前后风险敏感度得分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培训前后风险敏感度得分情况比较(,分)

角色扮演组(n=48) 图示组(n=48)条目P 培训后36.41±4.11 19.74±2.70 18.41±4.15 17.67±4.01 14.39±2.40 15.00±1.98 121.62±15.88培训前36.02±3.13 17.61±2.88 16.04±3.51 14.00±3.88 12.05±2.02 12.06±2.04 107.78±10.89 MD 0.39 2.13 2.37 3.67 2.34 2.94 13.84 95%CI-0.52~1.35 1.44~2.78 1.37~3.42 2.67~4.59 1.70~2.95 1.24~2.58 9.75~15.55 P有采取安全措施的能力有运用风险经验的能力有获取风险信息的能力做好了预防风险的准备做好了应对风险的准备有发现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总得分0.40<0.01<0.01<0.01<0.01<0.01<0.01培训前36.01±3.35 16.56±4.24 15.70±4.35 13.25±3.88 11.59±2.83 12.27±2.56 105.36±14.56培训后37.54±4.10 18.46±4.32 17.88±4.31 16.64±4.59 13.95±3.25 14.54±2.85 119.01±19.84 MD 1.53 1.9 2.18 3.39 2.36 2.27 13.65 95%CI 0.47~2.19 0.53~3.03 0.97~3.42 1.89~4.42 1.17~2.92 1.33~2.98 7.75~17.76<0.01<0.01<0.01<0.01<0.01<0.01<0.01培训后组间P值0.12 0.64 0.80 0.64 0.60 0.66 0.10

3 讨论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角色扮演和图示法在护生风险预测培训中的效果,角色扮演组的风险测试分数明显高于图示组,培训后两组的风险敏感度明显提高,然而两组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1角色扮演组提出了更多的风险要点在风险预测测试中,角色扮演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图示组。角色扮演就是在特定情境中让某人扮演另外的人,有研究报道,此方法有利于培养新想法、新策略以及价值观,可以提高护生的个人洞察力和临床处置能力〔8〕。本研究中,角色扮演提高了护生识别风险的能力。

3.2培训提高了护生的风险敏感度风险敏感度指的是预测和识别风险的能力〔9〕,有研究报道风险预测培训提高了护生的风险敏感度〔10〕,和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培训后除了角色扮演组的“有采取安全措施的能力”这一项外,两组培训后风险敏感度得分都有所提高,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训中,参与者之间相互讨论并识别风险,找出合适的对策,整个过程可以让护生获得更多患者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处理临床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3.3两组间培训后风险敏感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前假设角色扮演组可以获得更多情景信息,因此会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然而,结果和预期的并不一致。虽然研究设计不能直接解释这种情况,但是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比起图示法,角色扮演不能提供重要的附加的效果;二是图示法可以反复看而获得更多的信息,能让护生静心思考,逐渐提高识别风险能力,而角色扮演是动态式的,情景变化快,不可重复,护生无法记住其中的每个细节,相应的风险点也会被忽略;三是角色扮演虽然能模拟临床情景,但护生扮演还是不能达到真实的临床情景,有些细节未能展现出来,从而影响护生风险点的识别。所以以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敏感度情景
情景交际
角色扮演游戏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楼梯间 要小心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