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兰花图”考
2020-08-26冷婧
冷婧
南京大学
一、郑思肖的画艺
郑思肖,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生于临安,元延祐五年(1318年)卒,经历了南宋灭亡,是一位遗民画家。字忆翁,号所南,其秉承父学,忠孝爱国,遗民思想浓厚,喜吟咏诗文,著《心史》,精佛道思想,擅绘画,画艺高超,绘画题材多样,据陈福康先生考据,其曾画过梅、兰、竹、菊、水仙、松柏、屈原肖像等[1]。
最喜作无根兰,同时代人评价很高。《铁网珊瑚》著录有一件《郑所南推蓬竹卷》,卷后有苏州人周寿孙至元五年(1339年)跋:“所南郑翁……善画兰竹,求则不与,不求或与。一枝半朵,片言只字,乘兴而作,兴尽则止。流布人间多矣,然大概用意可测。”[2]从题跋可知,当时所南乘兴作兰,时人求之,却难求一幅。元郑元祐评价:“疏花简叶,不求甚工”[3],元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天真烂漫,超出物表”[4],其画兰不画土多解释为“土为番人夺,忍著耶”[5],寓意了对故国河山的怀念以及对异族统治的悲愤之情。郑思肖的无根兰也影响了后世的徐渭、石涛、八大、齐白石等,清代擅长画兰、竹、石的郑燮云:“兰竹之妙,始于所南翁,继以古白先生”(古白:陈元素)[6],并自制“所南翁后”印章一枚,将所南作为追寻目标。可见郑思肖所创的“无根无土兰”在中国兰花画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画家作兰的影响深远。
学界对郑思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遗民思想和文学作品,而对其绘画作品研究甚少,据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整理,明清著录的郑思肖“兰花图”多达12处。现存世归于郑思肖名下的兰花图共三幅:《墨兰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秋兰图》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国香图卷》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对于三图,高居翰在《隔江山色》中提出了自己对于大阪本上十六字印的理解,并分析了郑思肖大阪本《墨兰图》的丰富含义[7];吴湖帆先生称《国香图》“应与宋椠《梅花喜神谱》同珍之”[8],并考证此图为真;傅熹年曾考证弗利尔本为伪、《国香图》为伪”[9];陈福康先生在《井中奇书新考》中梳理了卷后题跋内容,梳理了一些著录与题画诗,但由于著书时候尚未得到清晰图像,所以结论尚不全面,著录对应的画作与流传仍不清晰。
综上,目前还没有对传世郑思肖兰花图的全面研究,本文将立足于前人成果,梳理传世的所南兰花图,逐一分析每幅兰花图的构图、笔法、题跋、著录、印鉴等,将三幅兰花图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其流传,以便对传世所南兰花图有更清晰的认识。
表1 郑思肖三幅“兰花图”信息
图2 弗利尔本《秋兰图》
图3 耶鲁本《国香图》
二、日本大阪本《墨兰图》
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墨兰图》是目前公认的郑思肖存世绘画的唯一真迹,此图仅24笔画成,兰叶基本左右对称,用笔极具隶书意味,运笔婉转流畅,墨色浓淡干湿变化明显,中间一朵兰花正含香怒放。画右郑思肖自题:“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为规整楷书。画左有木印“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其中表示日月的“正”“十五”三字为手写(图4)。下钤“所南翁”印(图5),再下钤“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十六字印。年款左侧为思肖好友陈深题诗。整幅画诗、书、画、印四者合一,画面端丽秀美,疏而不空。
图4 大阪本印书结合的年款
图5 大阪本“所南翁”印(左)、弗利尔本所南翁”印(中)、耶鲁本“所南翁”印(右)为三枚不同印
大阪本共有12人题跋,其中本幅有所南好友陈深题诗,卷后有元人9人题跋,分别为王育、烈哲、释余泽天泉、陈昱、郑元祐、释德钦、王冕、胡熙、段天祐,后又有明代韩奕、祝允明2人题跋。这些题跋对于了解郑思肖以及解读画意有重要价值。多人在题跋中直接或间接提到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诗作中多用“香草美人”表达忠君爱国的思想,常以兰的孤高清逸自比,“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0]佩兰种兰饮兰,可见屈原对兰之喜爱,使得兰从屈原开始,便成为清高雅洁代名词。题跋者将所南与屈原相联系,不仅仅因为思肖描绘对象为兰花,更是由于思肖在生前就表达过对屈原的仰慕和追寻,为屈原画像,也曾为屈原写诗,在其 《一百二十图诗集》中,就有两首咏叹屈原的诗,《屈原九歌图》云:“楚人念念爱清湘,苦忆《九歌》频断肠。只道此中皆楚国,还于何处拜东皇!”;《屈原餐菊图》曰:“谁念三闾久陆沉?饱霜犹自傲秋深。年年吞吐说不得,一见黄花一苦心”。[11]所南与屈原所处时代环境相似,经历了亡国之痛的思肖更能感同身受。段天祐跋:“所南心事似灵均”,屈原吟诵兰,思肖绘画兰,两人都是在赞美兰的高洁,也表达了自身的孤高清逸。魏俊民、郑元祐也在题跋中引用了苌弘典故,苌弘是春秋时期周朝人,一生忠诚正义,在晋国“六卿之乱”中,由于站在周王室一边支持范氏而被殃及杀害,传闻其死后三年,其心、血分别化为血玉和碧玉。其二人用苌弘典故意在赞扬所南忠君爱国之高尚情操。纵观卷后题跋,多为表达所南江山易族之后无所归依的哀痛惆怅情绪,赞扬所南在国家沦覆之后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高贵遗民气节。
关于此画鉴藏印,画右有“乾隆鉴赏”和“商丘宋荦审定真迹”,本幅中部从右至左、从上到下分别有“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赏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印,尾部有“则之”印,隔水有“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画右有三个骑缝印,其一印记很淡,已不可认,画左有两个骑缝印,此五印皆因后来重新装裱仅剩半枚,凌利中认为左下角为“春□”白文半印[12],其余四印不可识。
祝允明在卷后题于正德辛未(1511年)的题跋提到了该画的收藏情况:“此纸先藏于衲子,今归吾子鱼。”祝允明在《敕赐苏州府报国禅寺记》提及:“又传亡宋遗老郑君所南久居其中,所南狷独少合,寺多佳僧亦可知矣。”[13]猜测此画曾藏于苏州报国禅院,后吾子鱼收藏,此人今暂不可考。根据卷上印章,又推测其曾经过四人鉴赏或收藏,分别是:1.王肯堂(1549-1613),江苏金坛人,室名“䖇冈斋”,出身于官宦之家,好读书,官至福建参政,精于医,[14]钤“䖇冈居士”印在卷末;2.张孝思,字则之,明末清初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善书法,喜画兰竹,精鉴赏,富收藏,家有培风阁”[15],钤“则之”于画幅之后,又钤“张则之”印于段天佑与韩奕题跋间;3.宋犖(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康熙三十一年(1692)官江苏巡抚,后至吏部尙书。善画墨竹与山水树石,亦精鉴赏。《墨兰图》应是他抚吴时所得,钤“商丘宋犖審定真迹”印在卷首;4.宋至(1656~1725),宋犖之子,康熙进士,官至编修,督学浙江。[16]此画应继承于其父,钤“纬萧草堂画记”印在卷末。
吴其贞在《书画记》里曾记载此图:“纸墨佳。画兰花两丛,共有数叶,左丛开一花,右丛无花。书法高简,意趣有余,信千古妙作。识一十字,曰:‘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卷。’是刻板印成,惟‘正’‘十五’三字是墨笔写成……上有数方古印,未详其文。卷后,元有王育、烈哲、余泽、陈四立、魏俊民、郑元祐、释怀钦、王元章、胡熙、天祐等十人题,明有吴奕、祝枝山等题。此卷于虎丘陈孝将寓观之,时仲秋朔日也。”[17]虽然上述记载中有三处错误, “识一十字”应为“识十一字”,“陈四立”应为“陈昱”,“吴奕”应为“韩奕”,但其余记述皆与大阪本相同,其观图应为大阪本。据陈福康考,吴其贞应于癸巳(1653)年观此画[18],文中提及其在陈孝将家中观之,明人姚希孟(1579—1636)曾在文集《循沧集》中提及此人,姚希孟登尧峰诸山时遇陈孝将与僧人王琬云,之后还与其共同礼佛[19],可见陈孝将也是笃信佛学之人,其有很大的可能性收藏过大阪本,但未钤鉴藏印,推测其收藏时间在张孝思前后。
宋至之后大阪本入藏清代内府,著录见于《石渠宝笈》初编,被评定为“上等阳一”。辛亥革命之后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大量文物盗运出宫,大阪本就是其中之一。后来被变卖到了日本人阿部房次郎手中,今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
三、美国弗利尔本《秋兰图》
此图著录于庞元济《虚斋名画续集》中:“图纸本。高八存长二尺九寸六分。水墨春兰两本,一著花,一无花。每本数叶下不画根……”[20]其构图和大阪本基本相似,但两株兰相隔距离较远,兰叶描绘较大阪本较为繁复,画右有摹仿的所南翁自题诗,内容与大阪本相同,但款弱、有复笔,没有大阪本题字工整流畅(图6),左侧年款全为手写(图7),下钤“所南翁”印(图5),据对比,该印与大阪本“所南翁”印并非同一枚印,无16字印。有摹仿的陈深题跋,落款单字“深”,无陈氏子微的印章,因而庞元济在著录中将其误定为陆深题。对比大阪本陈深题跋,弗利尔本“深”字少了两点,“渺”字连笔处抖动明显(图8),缺少书写畅意,有临摹痕迹。由上可知,此图很可能是据大阪本所作的伪作。
图6 大阪本所南自题诗(左)与弗利尔本(右)对比
图7 弗利尔本手写年款
图8 大阪本陈深题跋(左)与弗利尔本(右)对比
卷后有清代5人题跋,分别是翁方纲(1799年题)、赵怀玉(1799年题)、郭麐(1824年题)、彦槐(1829年题)、李振钧(1830年题),均为真迹。翁方纲跋中提及王冕、陈昱的题跋:“王冕题有‘晚年学佛’‘白首南冠’之语。又,吴人陈昱诗有‘家学相承宝祐年,东篱几度菊花天’之句”,内容与大阪本王冕、陈昱题跋内容相同,而大阪本已于乾隆初入清宫收藏,因此翁方纲见到弗利尔本只能为依据大阪本制作的伪作,且翁方纲题跋之时仍可见元明人题跋,推测作伪者曾摹仿过几个元明人的题跋,但可能模仿痕迹严重,漏出破绽太多,后就直接裁去了。郭麐跋:“旧题皆前代胜流,最后北平翁侍郎为之援据题跋甚详。渊北仁弟通守得于邗上,出以见示”,彦槐题跋中也提到:“渊北先生以所藏郑所南真迹见示”,再根据卷上“万渊北宝藏真迹印”“万石君”“承紫私印”可知此卷曾经被万承紫收藏过。画心部分有一枚“孝将氏真赏印”,该印疑为作伪者根据吴其贞《书画记》中著录的情况伪造。卷首有翁方纲题“郑所南墨兰”题字,有庞莱臣三印,可知该画经庞元济流至美国,今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四、耶鲁大学本《国香图》
耶鲁本包首上有吴湖帆题签“宋遗民郑所南国香图卷真迹神品”,画心部分兰叶没有提按顿挫变化,画得很随意,与大阪本对比,水准相差明显,右侧有题字“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字体歪斜,与大阪本所南字迹相差甚远。“所南翁”印(图5)经对比,与大阪本、弗利尔本皆不同。拖尾题跋者诸多,共计30人。
傅熹年曾论此图:“是旧纸新画,墨不入纸,然字有似处,或是曾见《推篷竹》者……韩奕以前均伪,都穆以后似真,需细阅,或是截割来者”,“据我记忆,明都穆以前诸跋均为摹本,以后为真迹。大约此图原有真本,商人做此伪本,并前半段伪跋,而以后半明都穆以后之真跋配入,以为欺人手段。原有真本及韩奕以前诸真跋另行出售。”[1]耶鲁本上韩奕题跋有一段内容与大阪本完全相同,仔细对比笔迹发现,大阪本工整有力,耶鲁本字体整体向右上倾斜,有刻意模仿之意(图9)。且据笔者观察,都穆之后元明人题字仍有问题。王世贞评祝枝山的字“风骨烂漫,天真纵逸”[22],对比祝枝山代表作《饭苓赋》(图10),可见其狂放肆意的笔风,在末笔之处随性恣意,耶鲁本题跋与之相差很大。文徵明的隶书学钟繇、梁鹄,结构严整,转折平硬,其隶书揭笔回锋,如战如刀,但耶鲁本的捺笔短而有力的特点不明显;文氏小楷闻名,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写小楷至八十岁,此时文徵明题字时才59岁,为其书法成熟期,不会出现耶鲁本上多处失误的效果(图11)。且按文徵明嘉靖己丑再题内容来看,都穆题跋之后的徐祯卿、蔡羽、张灵、文壁、朱凯等人均是在沈润卿家观此画,“每有所得,必互相品评以为乐”,且诸人相互交好,不可能出现都穆为真,其余好友为假的情况。笔者综合对比字迹和考证史料来看,判断元明人题跋皆为摹本,樊增祥之后为真。
图1 大阪本《墨兰图》
图9 大阪本韩奕题跋(左)与耶鲁本(右)对比
图10 耶鲁本祝允明题跋(左)与《饭苓赋》(右)对比
图11 耶鲁本文徵明题跋失误明显
耶鲁本相关著录可见清初康熙时顾复的《平生壮观》卷九《郑思肖》:“《兰卷》,一花二叶。纸二尺,微有霉点。题云:‘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款前所南图书。一花二叶。”[23]顾复为清代著名鉴赏家,其鉴赏眼光可靠,结合傅熹年先生评价,推测顾复所见为所南真迹,耶鲁本依据其伪造,而母本今未见。即使耶鲁本为摹本伪作,但仍可依据其研究母本。根据考证可知,耶鲁本作为依据的母本在元代曾被沈伯新收藏,陈基(1350年题)跋:“予既为沈君伯新跋先生所画兰,又以此卷见示”,根据该题跋推测,沈伯新还收藏了另一幅所南的墨兰,但至今未见。在明初时母本被韩奕收藏过,韩奕跋:“近得此幅”,其后嘉靖年间被苏州沈润卿收藏,都穆、祝枝山、文徵明等人的题跋中都有提到在润卿家中见之。后来被严嵩、严世蕃收藏,严家在嘉靖四十四年被抄家,《钤山堂书画记》中著录了母本:“郑本宋之遗民,其所作兰不写土,人有问之者,答云,土被番人夺去了,此本乃吴中沈氏物”[24],明汪砢玉《珊瑚网》中《严氏画品手卷目》中亦记有著录。
耶鲁本应为明末清初伪造,画左侧钤有“屈保钧藏”“屈氏”“屈氏秘笈”印,加上孙原湘跋:“道光壬午腊月,题于屈氏绣襄书屋”,可推测道光年间耶鲁本为屈竹田收藏。其后可考的收藏者为樊增祥,其在题跋中清楚写到该卷来源:“光绪戊申居京师,从厂肆得此卷,古色辨驳,题墨烂然,遂收入五十麝斋”,据此可知樊增祥1907年从北京购得此画。耶鲁本曾为吴湖帆的藏品,吴湖帆在《丑簃日记》中多次提及此画,曾记云“得宋郑所南画兰卷于曹友卿手……今从樊云门家所出,余倾囊而得,费数千金,亦平生豪举,可与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同宝”,[25]可知该画由樊增祥交予曹友卿,吴湖帆1931年又从曹友卿处购得,吴湖帆视其为珍宝,其斋名“宋梅郑兰之室”的“郑兰”即来源于此,但1933年时就将其寄存于博山处,6月庞元济假观,两日之后又送回,于1934年1月出售至庞元济。[26]吴湖帆对其视为“珍宝”的《国香图卷》仅收藏了短短3年时间,其态度实在可疑,在其收藏期间还求得五位友人:吴郁生、朱孝臧、吴梅、王同愈、夏敬观、冯超然题跋,有刻意抬高该画价值,以便出手之嫌疑。庞元济购入后,未钤一印就由其重要经销商姚昌福卖于美国墨悟夫人( Ada Small Moore,1859-1955)[27],更是印证了吴、庞仅将其视为商品,急于转手之意。墨悟夫人后将《国香图卷》捐赠给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
五、结语
郑思肖为南宋遗民画家,忠君爱国,精通佛理。南宋亡国之后其借物抒怀,问道图画,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据史料记载有梅兰竹菊水仙等题材。尤擅绘兰,其画作构图简洁,疏花简叶,秀美端庄,后人大多认为其喜作无根兰花与其爱国遗民思想密切相关。所幸当时创作了大量兰花图,对明清绘兰影响深远,但今留存极少。
综上分析,现归于郑思肖名下的三幅墨兰图,仅有大阪本为真迹,其用笔极简,疏而不空,清香浮动,印写结合的年款和十六字印极为独特,用意待考,卷后题跋众多,钤印丰富,流传有绪,是今存元画之精品。弗利尔本《秋兰图》流传过程清晰,但其是以大阪本为母本伪造的画作,卷后清代人题跋为真迹,在翁方纲题跋时仍可见伪造的元明人题跋,后被裁去。耶鲁本《国香图》画工不佳,与真迹大阪本水平相差甚远,但考证所南确有相同自题字的兰花图,疑为作伪者依据真本临摹而成。卷后元明人题跋皆为摹本,清樊增祥以后为真迹。通过耶鲁本可以考证其母本流传情况,亦具有研究价值。后世对思肖墨兰图作伪甚多,也恰恰证明了其画艺超群,品格高洁,受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