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州区“农民夜校”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
2020-08-25赵玉生
赵玉生
摘要:叙州区每个行政村都开办了“农民夜校”,有经验,有问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使“农民夜校”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几条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农民夜校;建议
2018年9月宜宾县撤县设叙州区,现有24个乡镇,520个行政村,61个贫困村。为了解叙州区“农民夜校”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专门走访了柏溪、观音、李场、复龙四个乡镇6个村,从走访情况看,每个行政村都已经建立了农民夜校,并拟定了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等内容。全区所有行政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脱贫目标,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利用晚上、农闲等时间开展脱贫培训,为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注入精神正能量,赢得了许多农民群众的欢迎。然而,我们我们必须看到,各村镇在农民夜校工作开展中有经验,有问题。
针对走访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帮人先帮技和能”的原则,在脱贫攻坚战中首先要充分发挥领路人的职责,让贫困群众智有人来扶,愚有人治,技能有人帮,其次如何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培训提高,当好致富领路人
首先召集村镇负责农民夜校的主管负责人培训,让负责人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农民群众的领路人。清楚明白肩上的责任,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只有从上到下认识到位,做好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二、保障资金,确保运行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高效运行是保障。一方面用好区、镇财政补助资金,另一方面引导本地企业、致富能人积极捐赠,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夜校高效运行的机制。
三、精细摸底,把好致贫脉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区统一设置《农民夜校参训对象摸底情况统计表》,按照党员、非党员,贫困户、非贫困户对每个村村民进行细化分类,对这四类人员从业情况、主要种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精细化摸底;尤其是61个贫困村以及贫困户的情况要摸清摸实,贫困村基本状况,翔实记录贫困对象生活生产情况、分析识别致贫原因,分类建立扶贫档案。
四、精准需求,问好脱贫诊
下沉到一线,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问询贫困户所想、所需、所求,充分了解家庭成员、劳动力状况、技术技能、种养殖习惯等个体化实际,列出问诊清单,根据“问诊”清单,按照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力构成等实际因素,精准设立教学课程和教学规划。
五、建好需求账,开好扶贫方
按照内容偏好、时间长短、地点选择、讲师类型等类别设置《叙州区农民夜校调查问卷》,各行政村“农民夜校”负责人详细统计本村贫困户培训需求,建立培训需求台账,特别是“贫困户需求台账”。立足本村产业发展、脱贫实际,开出培训需求清单。按照经济作物种植、蔬菜园艺种植、畜牧养殖等需求因素进行分类施教。
六、创新模式,增强吸引力
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积极适应当前农村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通过夜晚教学、集中上课、送学入户等多种形式,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坚持“课堂+田间”,将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田间地头现场操作紧密结合。场所选择上,做到多面选择。
七、个性定制,有的放矢
针对产业发展意愿强烈的农民,以个体化实际为导向,把握施教与受教相对应关系,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依托种养殖专合社、公司,采取“夜校+专合组织(公司)+基地+农户”教学模式,邀请农技专家、专合组织技术能手、“土专家”“田秀才”到“夜校”现身说法。
八、丰富内容,变被动为主动
课程内容既要有农民群众“点”的种植、养殖、就业技能和农村电商等实用技术,又有“配”的政策、文化、法律法规等理论“大餐”,实现传授富“钱袋”之门道,又配套富“脑袋”之营养,真正符合群众“口味”。
坚持供需结合原则,为贫困村民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夜校开课前,扶贫挂钩干部、村组干部通过下乡入户走访座谈的方式,广泛征集村民意見建议,最终确定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让农民“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办好办实农民夜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思想,真正使农民夜校“本土化”,让农民“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切忌“高大上”“假大空”。力争培训1人、改变1家、脱贫1户。
九、活动有痕,督促到位
做到每期开课,有参与人员签到表,课程结束后,由任课老师填写《农民夜校教学记录表》,记录当天授课情况及学习情况。通过《农民夜校满意度测评表》,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建立问题清单,及时进行整改。
建立“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统计台账,对市级、区开展送教活动的次数、授课教师、课程内容、参学情况、培训学时进行详细统计,对组织有力的单位、积极参与的教师给予表彰,激发工作积极性。
强化督查问责。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不定期深入到各送教贫困村进行监督检查,采取月总结、季汇报的形式,听取“农民夜校”送教活动工作汇报,及时督促指导、有效推进工作。
十、结语
总之,“农民夜校”是农民的学校,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让大家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树新风,消除新时代农民群众“思想空乏”“知识恐慌”“技能缺少”等问题。通过“农民夜校”的学习,培养出遵纪守法的人、文明礼貌的人、致富发展的人、开心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陈丽红.农民夜校接地气增收致富添动力[J].兴安日报,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