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2020-08-25王谢祎
王谢祎
婴幼儿对营养情况的反应较为敏感,科学喂养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促进婴幼儿的脑力开发。但婴幼儿若不能获得良好的营养,则会造成其体重减轻、肌肉萎缩,甚至出现贫血。当前,贫血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疾病,其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居多。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众多,喂养方式是其中之一。父母应明确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二者的关系,进而预防疾病。本文通过实验与抽样调查,分析介绍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症状
轻度贫血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婴幼儿经常表现出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等情况,如果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进而发生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疾病,且这类疾病极易反复。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较为多见的是婴幼儿六个月到两岁阶段。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通常发病缓慢,在临床的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有所区别。
(一)一般表现
婴幼儿皮肤黏膜苍白,其中唇、口腔黏膜最为明显。婴幼儿极易疲乏,不喜活动。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可自述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情况。
(二)髓外造血表现
因髓外造血,一些婴幼儿的肝、脾可能发生轻微肿大,患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贫血情况越严重,肝、脾肿大情况越突出。
(三)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一些患儿具有异食癖;患者可存在呕吐、腹泻等情况,或者出现口腔及舌苔疾病;一些重症患儿存在萎缩性胃炎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情况。
2.神经系统。患儿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或智力低于同龄人等。
3.心血管系统。患儿心血管系统多表现为心率加快,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等症状。
4.其他。患儿其他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合并感染等情况,也存在上皮组织异常、反甲严重等情况。
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为了探究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相关试验与调查。
(一)实验对象
在某中心儿保门诊选择定期进行体检的年龄在0~3岁之间的婴幼儿共411例,其中,男性和女性幼儿分别224例和187例。实验对象排除妊娠周期不足、出生体重过低、患有先天性疾病及存在先天性畸形的婴幼儿。
(二)常规资料
将符合实验要求的411例婴幼儿的健康检查记录纳入本次实验。并按照接受体检时的年龄,将这411名婴幼儿划分为0~1岁组和1~3岁组。截至本次实验前,所有选定为实验研究对象的婴幼儿全部完成1周岁内的体检,纳入0~1岁组;184例婴幼儿完成2周岁体检,81例婴幼儿完成3周岁体检,共计265例纳入1~3岁组。
(三)实验方法
1.血常规检测。采集实验对象婴幼儿左手无名指末梢血,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
2.血常规检测时间节点。在计算贫血发生率时,0~1岁年龄段的贫血发病率以6月龄血常规检测结果计算;1~3岁年龄段的贫血发病率则以2岁以及3岁时化验血常规的结果计算。6月龄时已经发生贫血的婴幼儿不再计入1~3岁组。
3.贫血筛查。按照当地妇幼保健部门下发的婴幼儿贫血筛查标准,血常规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低于110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小于27pg,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小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1%或310g/L,白细胞与血小板总数正常,则认定为贫血。
4.喂养方式调查。目前,较为常见的婴幼儿喂养方式包括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三种。具体来说,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以外不给予婴幼儿任何辅食。混合喂养是指在舍弃部分母乳或母乳供给不足的条件下,根据婴幼儿年龄与体质给予适量的乳类或代乳类辅食。人工喂养则是指用乳类或代乳类食物完全替代母乳。针对所有实验对象的喂养方式的调查,全部参考验血前24小时内的喂养情况。对于1~3岁患有贫血的婴幼儿来说,参照前一次体检时的喂养情况问询结果,将两次问询调查都存在挑食、偏食现象的婴幼儿纳入本次实验。
5.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法对各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
两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情况为:0~1岁组,共411例,贫血发病62例,发病率15.09%;1~3岁组,共265例,贫血发病24例,发病率9.06%。
不同月龄婴幼儿喂养方式及饮食习惯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的关系表现为:
1.0~1岁组婴幼儿喂养方式与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的关系。纯母乳喂养107例,贫血发病30例,发病率28.03%;混合喂养222例,贫血发病23例,发病率10.36%;人工喂养82例,贫血发病9例,发病率10.98%。
2.添加辅食月龄段与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的关系。0~1岁组的62名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4月龄及时添加辅食后,其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6.85%)明显低于5、6月龄再添加辅食的婴儿(分别为38.46%和46.95%)。此外,采用混合喂养方式和人工喂养方式的婴儿在不同月龄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3.婴幼儿饮食习惯与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的关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1~3岁年龄段的婴幼儿中抽取265例实验对象。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的共46例,贫血发病15例,发病率32.61%;无不良饮食习惯219例,贫血发病9例,发病率4.11%。
(五)分析与讨论
1.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在本次调查实验中,0~1岁组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为28.03%,明显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此可知,尽管妇幼保健方面提倡纯母乳喂养,但是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长,纯母乳喂养无法保证婴幼儿对铁元素的需求,导致婴幼儿出现缺铁性贫血。与此同时,随着配方奶粉工艺的日益成熟,各类配方奶粉中的铁元素含量基本能够满足婴幼儿的成长需求,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也隨之降低。
另外,通过本次调查实验可知,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在不同月龄及时添加辅食,也可以有效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由此可知,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在4月龄及时添加富含铁元素的辅食,确保婴幼儿机体的均衡发育。
2.婴幼儿饮食习惯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次调查实验研究可知,1~3岁婴幼儿如果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其发生营养性缺鐵性贫血的概率会大幅度提升。为此,父母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指导婴幼儿的饮食,促使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体来说,喂养指导具有直接性、简便性、经济性等优势特征,对于预防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父母应做好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预防,减少婴幼儿患病概率,从源头避免此疾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中含有多种婴幼儿成长所需元素,借助母体很容易被婴幼儿吸收,与此同时,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及乳铁蛋白等营养物质,可以有效提升婴幼儿的免疫力,减少患病可能。
2.扩大疾病预防知识宣传范围,加大疾病预防工作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应举办健康教育活动,向产妇及家属普及辅食知识,使其懂得辅食的必要性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定期体检。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应定期去社区或儿童保健门诊体检,检测其生长发育状况,发现营养元素缺乏情况,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确保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4.给予体重偏低婴幼儿及早产儿特别关注。婴儿出生时体重偏低或早产儿的机体发育相对于足月或正常体重婴儿要差一些,父母应重视其营养的补充,可以在婴幼儿2个月后开始补充铁元素,以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5.其他预防措施。父母应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其定期接种育苗,适当增加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其身体抵抗力,提升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效果,有效减少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
总而言之,婴幼儿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应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给予婴幼儿适量的、营养均衡的辅食。通过加强饮食指导,且定期体检,父母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保证婴幼儿的良好发育。
(作者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