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旧材料在幼儿探究式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2020-08-25高昇

幸福家庭 2020年10期
关键词:糖葫芦纸盒瓶盖

高昇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废旧材料的作用及其教育价值,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使废旧材料成为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再利用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多次尝试“变废为宝”的美术活动,笔者发现,让幼儿对熟悉的物品进行改造,他们总会对结果充满期待。

粘粘撕撕制成“大麻糕”

小班的幼儿年龄偏小,我通常会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或是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的事物,来唤起他们的兴趣。跟幼儿一起生活了三个月后,我发现班上的幼儿特别喜欢撕纸,所以我就设计了一堂美术课“常州大麻糕”。大麻糕是常州的一种名小吃,在常州,很多家庭在早上都会吃上一块大麻糕,不仅方便而且味道香甜,孩子们对麻糕的样子都很熟悉。我拿出各种颜色的彩纸,让孩子们撕成大大小小的碎片,将撕出的碎片粘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废旧纸盘里,并用黑色的水彩笔在“麻糕”上点出一粒粒的小芝麻。幼儿在之前的美术区中进行过撕贴类的活动,因此当孩子们拿到彩纸时,都充满好奇。刚开始,幼儿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小班的幼儿空间知觉发展较弱,他们粘贴立体的图形会比较吃力。但在慢慢地尝试和教师的指导后,孩子们掌握了一些方法,能够将手里的彩纸粘贴到纸盘上。当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纸盘“麻糕”时,小脸上洋溢的是自豪的笑容,都迫不及待地想把手里的“麻糕”,拿回家让妈妈“尝一尝”。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就感,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拓拓印印变成“糖葫芦”

11月的一天,幼儿园门口有人卖糖葫芦。班上有两名幼儿买了糖葫芦带进教室里来吃,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围观,他们对糖葫芦感到陌生而又好奇。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次美术活动“彩色糖葫芦”。我本来是想让孩子们用油画棒、水彩笔来画圆的,但是小班幼儿年龄太小,活动效果并不好。偶然,在美工区我發现了几个瓶盖,于是我就想把瓶盖子和颜料结合在一起做美工活动。瓶盖形状有大有小,生活中随处可见可得,幼儿用瓶盖印出一串串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糖葫芦”,在评价作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糖葫芦”是用草莓做的,是用葡萄做的,是用橘子做的,是用山楂做的。在活动中,幼儿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这次活动对幼儿来说不仅尝试学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并且体验了美工活动的快乐。

纸盒变家具

下学期,我们班开展了特色亲子活动“纸盒变‘家具”。活动前,让幼儿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盒子,有牛奶盒、鞋盒、水果包装盒等。幼儿和爸爸妈妈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是无法预知的,他们通过剪、贴、画等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东西。操作的时候越觉得困难,但结果往往越出乎人意料。最后,在作品展示的时候,幼儿利用纸盒这一废旧材料制作出了不同的“家具”。有的幼儿利用比萨盒子及4个小牛奶盒制作纸盒“桌子”,还进行装饰;有的用纸盒和瓶盖做成了“小床”;还有的用纸卷成一根根小棍子,然后拼成一个“小柜子”,作品非常漂亮。

环保时装秀

6月是毕业季,每年的6月,幼儿园都会为大班幼儿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晚会,这是幼儿人生第一个毕业典礼。为了增进家长与幼儿的情感,同时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师让爸爸妈妈和孩子提前在家准备制作服装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包括报纸、杂志、塑料袋、垃圾袋针线;然后,用各种纸和废旧布料进行改造做裙子,用包装袋、易拉罐、小纸盒、塑料袋、报纸、瓶盖、吸管和包装纸等,经过剪切、粘贴和拼接等方法制作一件非同寻常的时装,用毛线或绳子编织小披肩,上面缀上装饰,使这件时装更具有特色;最后,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好作品后到操场进行时装走秀。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创造力,更让环保意识深深扎根在幼儿心里。

变废为宝,让幼儿动手又动脑。废旧材料用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不仅使幼儿的创造能力逐步发展,还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美德。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创作活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玩”自己熟悉的事物,玩得开心,玩得有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

猜你喜欢

糖葫芦纸盒瓶盖
瓶盖配对
设计巧妙的瓶盖
糖葫芦
糖葫芦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Tang' Roulou,la marque chinoise d’un duo de designers français
开瓶盖
小纸盒有大作用
纸盒的奇思妙想
卖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