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源抗体或能抗新冠

2020-08-25

大众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研究

好消息

牛源抗体或能抗新冠

《科学》报道称,国外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正致力于诱导基因改良的牛,使其排出可用于人的新冠病毒抗体,并计划于今年夏天进行临床试验。该公司宣布,牛源抗体能更好地防止病毒入侵细胞,是人体康复期血浆效力的4倍。具体流程是先让牛接种疫苗,疫苗内包含一部分病毒基因组DNA,可保护牛的免疫系统不受侵害。之后,向牛体内注射含有新冠病毒的刺状蛋白。该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中国科学报》)

女性30多岁时更易怀双胞胎

《自然·生态与进化》上一项国际合作新研究表明,作为对抗胚胎活力下降的进化反应的结果,女性在30多岁时更有可能怀上异卵双胞胎。研究人员称,双排卵是应对与年龄相关胚胎活力下降的进化反应,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排放兩个卵子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大多数女性可能会在生殖生命接近尾声的每个周期排放出两个卵子,但只有一小部分受孕并诞下双胞胎。这项研究对了解“进化如何影响现代生命”提供了重要的见解。(《科技日报》)

早睡有助于孩子保持正常体重

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发现,与那些早睡的孩子比,经常晚睡的孩子在未来几年里体重会明显增加。早睡早起、规律睡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研究人员长期跟踪调查了1258名平均年龄为6岁的澳大利亚儿童。结果显示,与早睡的儿童比,持续晚睡的儿童体重指数(BMI)增加了1.03个单位。研究认为,儿童不仅要保持足够长的睡眠时间,还要早睡,这样才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生命时报》)

人造皮肤可以长出毛发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在《自然》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终于向“治愈”人类秃顶迈出了重要一步。文章介绍了人造皮肤领域的新突破——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出可以长出毛发的皮肤类器官。这一成果使人们离“产生无限量的毛囊更近了一步”,这些毛囊可以“移植到头发稀疏或无发人的头皮上”。研究展现了人造皮肤在伤口愈合、防止疤痕以及头发移植方面的潜力。(澎湃新闻)

温和的瑜伽能缓解偏头痛

《神经病学》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示,在偏头痛的常用药物之余采用温和瑜伽疗法的人,头痛发作的次数是通常的一半。所谓温和的瑜伽,即缓慢的身体姿势、呼吸运动和放松带来的柔和瑜伽效果。研究中,偏头痛患者在一个月内每周跟随瑜伽老师上3次课。之后,他们又在家里用手册练习了两个月。3个月后,他们的平均头痛频率下降了。(《科学日报》)

坏消息

睡眠中断会增加中风风险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并可能通过影响炎症途径增加中风的风险。研究人员基于睡眠实验室的多导睡眠监测仪和一个简单的运动检测器(在多个晚上佩戴在手腕上)测量了睡眠中断。他们使用标准的血细胞计数来测量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水平。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是负责驱动炎症途径的两种白细胞。在考虑了多种已知的导致动脉疾病的因素后,睡眠中断对嗜中性粒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仍然很显著。(《科学日报》)

高血压会促进认知障碍的发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联合青岛市立医院神经内科谭兰教授团队,对209项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前瞻性观察研究中的2214814个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评价、荟萃分析和系统研究后发现,高血压会促进认知障碍的发生。研究团队建立了血压水平与认知障碍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了降压药物的使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年高血压会显著增加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中国科学报》)

绝经女性常喝无糖饮料易中风

美国耶希瓦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常喝无糖饮料的绝经女性中风风险较高。所谓无糖饮料,是以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的饮料。研究人员对8.17万名中老年女性进行了为期3年的评估。结果发现,与平均每周饮用无糖饮料少于一次或完全不喝的女性相比,每天饮用两三瓶无糖饮料的女性中风风险高23%,脑血栓引起缺血性中风的风险高31%,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高29%,全因死亡风险高16%。(《北京日报》)

肥胖的年轻人更易感染新冠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脏病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美国6个不同地区重症监护病房的265位COVID-19患者的相关信息。研究后发现,患者年龄和BMI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入院的年轻个体更可能是肥胖人士,且无性别差异。数据显示,这些患者的中位BMI为29.3,仅25%的患者BMI低于26.0,而25%的人BMI甚至超过了34.7。由于年轻患者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的概率更低,研究人员认为,肥胖的年轻人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生物探索)

新发现

超长时间工作得不偿失

韩国一项横断面研究首次表明,工作时间过久是甲状腺功能障碍的风险因素。韩国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选取了2160名成年人,参试者每周工作时间在36小时~83小时不等。结果发现,每周工作53小时~83小时的人中,甲减概率增加到2.5倍,达到3.5%。周工作时间每增加10小时,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会增加1.5%。研究人员表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影响代谢能力、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降低工作效率,因此超长时间工作得不偿失。(新华社)

每天睡7小时最能保护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最新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与慢性肾病或蛋白尿呈“U”型曲线关系。睡得过长、过短,均会增加慢性肾病和蛋白尿风险,而每晚睡7小时风险最低。这项研究共对11项观察性研究共521242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每晚睡眠≤6小时和≥8小时,分别会增加13%和14%的慢性肾病风险,增加24%和15%的蛋白尿风险。(《医师报》)

阿司匹林能降低消化道癌风险

意大利一项新研究发现,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消化道癌症的风险降低22%~38%,其中包括胰腺癌和肝癌等一些致命癌癥。意大利米兰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考察了113项观察性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定期(定义为每周至少服用1片~2片)服用阿司匹林,肠癌风险降低27%,食管癌风险降低33%,贲门癌风险降低39%,胃癌风险降低36%,肝癌风险降低38%,胰腺癌风险降低22%。(《生命时报》)

爱钱的人更容易孤独

美国心理学家近日研究指出,孤独是抑郁和焦虑的主要诱因之一,现代社会中以金钱为导向、以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更易令人产生孤独感。研究团队针对5项心理学研究展开梳理,涉及2500多人。研究人员对金钱、自我价值、与他人相处的时间及孤独感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将金钱排在自我价值评估标准中的位置越靠前,心理社会脱节程度和孤独感越强。相较之下,“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可能更容易获得健康和安全感。(《生命时报》)

专家说

说法:睡梦中拳打脚踢要重视。

解析: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是发生在快速眼动

睡眠期的,伴随睡梦出现肢体活动的一种疾病。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居多。患者在睡眠期间会出现肢体动作或暴力行为,如拳打脚踢、翻滚跳跃,甚至是殴打同床者、从床上坠落等,在清醒后他们还能记得梦的内容,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相关研究表明,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还与帕金森、路易体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其表现常常是这些疾病的前驱症状。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赖云婕

说法:朝左侧睡对心脏的影响不如跑步大。

解析:朝左侧睡会压迫心脏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换个姿势,我们身体的血液就会重新分配。如果朝左侧睡,心脏处在更低处,回心血量会更多。这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心脏的负担会更重,容易出现憋气等不舒服的感觉。但对心脏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左侧卧位对心脏的影响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跑步或上楼梯时,给心脏增加的负荷远远大于朝左侧睡对心脏的影响。一般建议孕妇朝左侧睡,减少胎位不正和分娩异常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副主任医师 杨红霞)

说法:睡太硬的床,治不了腰突。

解析:很多老人关心腰椎间盘突出是否需要睡硬板床的问题,答案是:床板可以硬,但床垫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薄,厚度10厘米左右最合适。硬床并不能把突出的椎间盘顶回去,这是由于腰椎有一个生理性前凸。人平卧在床上时,主要是背部和臀部受力,床板离腰椎间盘有一定距离,并不直接接触,不可能顶回去。相反,如果床太硬、受力点过于集中、压强增大,会使体弱消瘦的老人更容易形成压疮。中等硬度的床垫是最理想的选择。

(北京老年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 臧传义)

说法:“可食用”级化妆品吃不得。

解析:化妆品与食品属于不同行业,二者使用部位不同,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商家新推出的“可食用”级化妆品概念,实际上是为了宣传效果而使用的市场语言。从现有的标准以及规范来说,化妆品是不可以食用的,可以说不存在“可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

(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主任科员 牛东斌)

说法:不是所有泡腾片都能口服。

解析:泡腾片的使用形式多样,有的是泡水喝的,有的是泡水消毒的,有的是直接使用的。在储存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查看说明书。口服类泡腾片分为药用型和保健型两类。药用型可用于解热、祛痰、抗感冒等病症,保健型主要用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建议使用100毫升~150毫升的凉开水或温水浸泡,待泡腾片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轻轻摇匀再饮用。

(北京回龙观医院 池伟)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