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出汗大大学问

2020-08-25杨春霞

大众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肺经气虚阳气

杨春霞

夏天,很多人都有出汗的困扰。

有的人稍微活动则大汗淋漓,有的人情绪着急就会大汗,有的人吃热饭就满头大汗,有的人在房间里静坐也会出汗,有的人几乎从来不出汗……更有甚者,有的人出汗后觉得浑身乏力,有的人出汗后却觉得舒畅痛快。

很多人会疑惑,到底哪一种出汗才是正常的?哪一种出汗需要看医生?出汗代表了身体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出汗和“体虚”是个啥关系?

要弄明白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人体出汗的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出汗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液过度分泌的一种症状,多与情绪紧张有关。中医对于出汗有独特的理论见解。《黄帝内经》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要依据阳气的温煦和阴液的充盛,阳气蒸腾阴液,出现汗出,并通过出汗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因此,人体出现阳气亢盛或水液失调,均易导致汗出异常。

易不易出汗和体质有关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出汗,有的人不易出汗呢?这跟个人的体质有关。

1.体质虚弱的人易出汗。气虚腠理肌表疏松,不能固护阴液,会导致津液外泄,出现多汗。出汗过多又反过来加重气虚的症状,因为气与津、气与血往往相伴行,出汗过多,气随汗脱。因此出汗后往往伴有乏力、气短,严重者出现手足冷、冒冷汗的危境。

另外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心脏病的患者汗出异常,会损及心阴,产生心悸、胸闷等症,一定要及时治疗。比如心梗患者常伴有胸痛、大汗淋漓、休克的临床表现。

2.体质阳亢热盛也极易出汗。但此类患者出汗后往往觉得舒服,因为体内的热、火等邪气会随着汗排除体外。为什么心烦、情绪不佳、燥怒的人在运动以后,全身汗出,觉得心境畅快呢?原因就在这里。

3.体质湿热内蕴也易出汗。因湿热蒸腾,从而导致多汗。

4.小儿较成人更易出汗。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且平素多动,故阳热易迫汗外出。

5.不爱出汗的人多属于寒湿体质。这类人新陈代谢缓慢,平素多喜食冷饮、冰镇食物等,女性患者往往不易减肥,伴有宫寒、不易受孕等。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中药调理等可改善症状。

不同部位出汗含义多

门诊时经常会遇到很多患者主诉特殊的部位出汗,那身体不同部位的出汗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吗?

1.头出汗。有的人“但头汗出”,即全身唯有头部出汗,一般是因为体内有热。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为充盛,热邪蒸腾会迫汗外出。古云:“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

2.手足心出汗。多与肺经有热相关。因手太阴肺经循经手心,若肺经郁热或肺气亏耗,则手足多汗。另有患者明显在精神紧张时手足汗多,多认为肝郁气滞。

3.腋窝出汗。多因腋窝部位分布着大量的汗腺,正常情况下较易出汗,但如果汗出异常,伴有乏力气短等症,考虑与气虚相关。

4.阴囊部位出汗。多与下焦湿热相关。

5.半侧身体出汗。一般多见于脑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患者侧肢体出现汗出异常,与患者侧肢体经络气血瘀阻不通相关。

特殊的“黄汗”与“红汗”

有临床患者主诉出汗的颜色是黄色或红色,名曰“黄汗”或“红汗”,严重者甚至衣服都会染黄或染红。

黄汗属于肝胆湿热所致。红汗通常要去医院就诊,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其皮肤黏膜出血等疾病,以及是否为皮肤上有细菌使汗液变颜色等疾病。中医辨治红汗,根据其伴随症状,往往辨证为气虚或心肝火旺等证。

不要长期待空调房不出汗

夏季也有大部分人长期处在空调房中,整个季度也不怎么出汗。空调房间属湿冷环境,加之夏天阴雨季节相对潮湿,因此很多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工作的人,觉得身体沉重,酸懒无力,精神不振。要注意,这可能是身体有湿,脾虚湿蕴。随之而来的会有冬季免疫力下降,容易外感。所以大家一定要避免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工作。

出汗异常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出汗异常主要以补充维生素B、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为主,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中医根据不同的体质辨证,主要的病因病机在于虚、热、湿,其病位涉及肺、心、脾、肝、肾五脏。治疗主要以益气、祛湿、养阴、清热为主。常用药物有玉屏风散、麦味地黄丸、四妙丸、桂枝汤等。

出汗不仅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中医治疗八法中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比如外感风寒后,六淫邪气阻滞经络关节,出现身体困重酸痛,给予宣散外邪的辛温药物,使机体微微汗出,邪气随汗排出而病愈。在此注意,要全身微微汗出为宜,一定不能大汗,以防伤及阴液出现变症或者坏病,反而进一步加重疾病等。

养生要順应四季,夏季气候炎热,正是我们要借助自然界的阳气,颐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阳热则汗出,因此夏季出汗本身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以上可见,小小的出汗,其实并没有那么的简单。汗的颜色、数量、部位、伴随症状等,反映的是身体阴阳盛衰的状况。我们既不能谈汗色变,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如果出现出汗异常的症状,最好去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相应的辅助检查,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辨识体质,开具处方,调理阴阳,相信会很快解决出汗问题。

猜你喜欢

肺经气虚阳气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